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楚秦汉简标点符号初探

作 者: 蒋莉
导 师: 管锡华
学 校: 四川师范大学
专 业: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楚简 秦简 汉简 标点符号 研究
分类号: H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4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汉语的标点符号同汉字一样源远流长,在现存最早的汉语书面语——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标点符号。 我国标点符号产生和发展演变的历史,是汉语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之一。先秦两汉时期文献中的标点符号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过去在简帛文献未问世以前,这一课题是不具备研究条件的,因为人们所见的上古文献,绝大部分是传世文献,这些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文献,很难说还保留了多少原貌。现在,我国最早的书籍——简版帛书的出土,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空前良好的条件,使我们可以藉之进行一些研究。 本文选取了部分具有阶段代表性的材料——郭店楚墓竹简、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睡虎地秦墓竹简;张家山汉墓竹简、悬泉置汉简,描写了楚、秦、汉简中的十二种标点符号,分阶段分类描述了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对它们在不同抄本或不同时期的形体、用法、发展进行了比较,就简帛中的标点符号作了初步的探讨。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标点符号的发展是渐进的,有传承性的。先秦是古代标点符号的萌芽期,尽管当时出现的符号种类较少,形制大小也不一,时人在行文的过程中对标点符号的使用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但是,到了古代标点符号发展期的汉代,标点符号在先秦符号的基础上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但种类上有所增加,其形体和写法也较先秦统一,符号的一号多用和异号同用的情况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有些符号诸如二短横号“=”的功能已经基本上稳定下来。 总之,先秦、秦汉时期标点符号的使用和发展,为后世标点符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文目录


一、 引言  9-12
  1.1 简帛标点符号的历史源流  9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9-10
  1.3 关于研究材料及其所反映的时代  10-11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  11-12
    1.4.1 主要内容  11
    1.4.2 研究方法  11
    1.4.3 存在的不足  11-12
二、 楚简中的标点符号  12-53
  2.1 楚简出土情况简介  12
  2.2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标点符号  12-32
    2.2.1 郭店楚墓竹简内容简介  12-13
    2.2.2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标点符号概述  13-25
      2.2.2.1 郭店楚墓竹简标点符号总表  13-14
      2.2.2.2 一短横号“-”和二短横号“=”  14-20
        2.2.2.2.1 一短横号“-”  14-18
        2.2.2.2.2 二短横号“=”  18-20
      2.2.2.3 小方墨块“■”  20-23
      2.2.2.4 长黑方号“(?)”  23-24
      2.2.2.5 勾识号“(?)”  24-25
    2.2.3 郭店楚简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分析  25-26
    2.2.4 郭店楚简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具体表现  26-31
    2.2.5 郭店楚简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原因分析  31
    2.2.6 郭店楚简标点符号小结  31-32
  2.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32-42
    2.3.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内容简介  32-40
      2.3.1.1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的标点符号总表  32-33
      2.3.1.2 一短横号“-”  33-35
      2.3.1.3 二短横号“=”  35-37
      2.3.1.4 小方墨块“■”  37-38
      2.3.1.5 长黑方号“(?)”  38-40
      2.3.1.6 勾识号“(?)”  40
    2.3.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分析  40-41
    2.3.3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使用的不规范性及其具体表现  41-42
  2.4 《郭店楚墓竹简.缁衣》篇与《上博简.缁衣》之比较  42-45
  2.5 《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与《上博简.性情论》之比较  45-47
  2.6 战国楚竹简汇编  47-53
    2.6.1 战国楚竹简汇编简文内容简介  47
    2.6.2 战国楚竹简汇编中标点符号总表  47-50
      2.6.2.1 一短横号“-”  48-49
      2.6.2.2 二短横号“=”  49
      2.6.2.3 长黑方号“(?)”  49
      2.6.2.4 勾识号“(?)”  49-50
      2.6.2.5 竖长点号“(?)”  50
    2.6.3 战国楚竹简汇编中标点符号使用情况分析  50-51
    2.6.4 对以上三批楚简材料的标点符号综合性分析  51-53
三、 秦简中的标点符号  53-66
  3.1 秦简出土情况简介  53
  3.2 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容简介  53
  3.3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标点符号概述  53-62
    3.3.1 小圆点号“.”  53-57
    3.3.2 勾识号“(?)”  57-58
    3.3.3 长粗横线“(?)”  58-61
    3.3.4 二短横号“=”  61-62
  3.4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分析  62-63
  3.5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性的具体体现  63-65
  3.6 睡虎地秦墓竹简与楚简的比较  65-66
四、 汉简中的标点符号  66-89
  4.1 汉简出土情况简介  66
  4.2 张家山汉墓竹简内容简介  66-81
    4.2.1 张家山汉墓竹简中标点符号概述  67-79
      4.2.1.1 大圆点号“●”  67-71
      4.2.1.2 小圆点号“.”  71-73
      4.2.1.3 小勾识号“(?)”  73-76
      4.2.1.4 二短横号“=”  76-78
      4.2.1.5 大方墨块“■”  78
      4.2.1.6 顿点号“、”  78-79
      4.2.1.7 粗横线号“(?)”  79
      4.2.1.8 长竖点号“(?)”  79
    4.2.2 张家山汉墓竹简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分析  79
    4.2.3 张家山汉墓竹简使用不规范性的具体体现  79-81
  4.3 敦煌悬泉汉简  81-89
    4.3.1 敦煌悬泉汉简内容简介  81
    4.3.2 敦煌悬泉汉简中标点符号概述  81-87
      4.3.2.1 小圆点“.”  81-84
      4.3.2.2 斜线号“/”  84-85
      4.3.2.3 “厶”字号和“卩”字号  85-86
      4.3.2.4 钩折号“√”  86-87
      4.3.2.5 大方墨块“■”  87
    4.3.3 汉简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分析  87-89
五、 结论  89-91
参考文献  91-92
后记  92

相似论文

  1. 煤制油连续性模型系统的实现及其液化实验研究,TQ529.1
  2. 我国当代总体城市设计实证研究,TU984
  3. 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TU-05
  4. 二次风射流角度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的影响,TK229
  5.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6.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7.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8. 唐代落第士人心态探析,K242
  9. 高中语文教材古代文学作品编选研究,G633.3
  10.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11. 老年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回顾性研究,R563.1
  12. 止痛促愈膏治疗新鲜肛裂的临床研究,R657.1
  1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1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15. 老子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3
  16. 初中数学学困生‘乐学’课堂的教学研究,G633.6
  17.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18.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19.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20.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变革的研究,F233
  21. 宁波市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S727.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写作、修辞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