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语叙事中的人物指称策略

作 者: 陈霄
导 师: 何安平
学 校: 华南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指称策略 口语叙事语篇 微型同质语料库研究
分类号: H31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7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于人物指称这一语篇现象,以往的研究从文体分析、认知发展、对比语言研究和语言习得等角度作了深刻的探讨。在汉语方面,前人的研究主要着眼于描述汉语的人物指称系统和与其它语言的比较。国际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LINDSEI(Granger et al 1995)的建成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与英语为本族语的人和其他国家的英语学习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同样的口头叙事语境中如何处理人物指称。本研究基于变体分析(Schiffrin 1994)的理论,根据Klein和von Stutterheim(1987)提出的指称运动的分析框架,把人物指称分为介绍、维持和转移三种指称状态,透过分析同一指称状态下不同语言形式的频率和分布,研究指称策略。具体探讨以下问题: 1) 与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人物指称策略有什么特征? 2) 这些特征是多国学习者共有的还是中国学生特有的? 3) 人物指称的使用和语言水平有无关联? 本研究是一项基于微型同质语料库的中介语对比分析(Granger 1998)。与研究问题相对应,有三组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为本族语者的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法、日英语学习者的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对比。研究首先从大型国际语料库中选择和提取同质语料——即对同一组图画的描述,同时采集相关的汉语样品,建成包括中、法、日英语学习者和英语为本族语者的英语语篇和汉语语篇在内的五种同质语料(共34,244词)。为了比较叙述者如何用不同的指称手段实现同类的指称,我们结合了语法标注工具POStagger CLAWS、词汇分析工具WordSmith和手动分类对语料进行附码和分析,从指称形式的频率和分布来分析指称策略的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在人物为一男一女的特定语境中,本族语者并不遵循指称转移要用名词形式的惯例,而是在指称维持和转移时都大量使用代词(分别占89.71%和84.18%),名词化指称是介绍人物、标志语篇片段的边界和特殊寓意专用的策略。与之相比,中国学生的指称策略有很大差异,过度使用名词是其突出特征。指称名词化的趋势明显表现在指称转移(81.82%)、直接引语后(指称维持=63.16%;指称转移二93.75%)和叙述开始阶段。同时英语第三人称单数代词是中国学生容易出错的项目,对女主角的代词化指称是最大的难点。对照法、日英语学习者语篇发现,以上的特征为中国学生所特有。对汉语同质个案的分析说明,这些特征可能受到汉语指称模式和汉语人称代词语音特征的影响。名词策略的过度使用可能既是汉语指称模式影响的直接结果,也是使用交际策略以避免代词错误的间接结果。最后,中国语料中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学生的对比显示,高分组学生在指称维持的情况下使用代词化策略的频率(7 7.27%)高于低分组的使用频率(67.20%)和中国学生的总体水平(70.88%),他们更倾向为人物起名字,也更可能意识到并修正混淆性别的代词错误。但过度使用名词策略和代词错误是两组学生共有的。没有明显证据表明指称策略和语言水平的相关性。 本研究说明,指称的模式因语境而异。“指称策略的选择应基于听者的需要”(C lancy 1 980)这一基本原则似可进一步引申为:指称应为无歧异的理解提供足够的信息。但在代词足以保证理解的情况下,反复使用名词会造成语篇累赘和不连贯,或产生特殊的修辞含义。这就意味着英语教学不应仅仅简单地教授指称与所指对应的规则,而应同时培养学生对不同指称手段的连贯作用的意识。本文对英语教学的另一个启示是,母语迁移司一能从不同方面影响着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指称策略的选择。对于指称的教学,特别是汉英指称特点的比较是必要的。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7-8
Abstract (English)  8-11
Abstract (Chinese)  11-13
List of abbreviations  13-14
Annotation of transcription and codes  14-16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6-24
  1.1 Overview of the present study  16-21
  1.2 Research questions  21-22
  1.3 Contents of the thesis  22-24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4-36
  2.1 Reference strategies and the general studies of cohesion  24-27
  2.2 Reference strategies in stylistic analysis  27-29
  2.3 Reference strategies in developmental research of L1  29-30
  2.4 Referential strategies in cross-linguistic discourse analysis  30-32
  2.5 Referential strategies in analysis of L2 narrative  32-34
  2.6 Comments on previous studies  34-36
Chapter three Analytical framework  36-46
  3.1 Referential movement  36-38
  3.2 Utterance unit of the spoken data  38-44
  3.3 Types of referential forms  44-46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 and procedures  46-58
  4.1 The research design  47-49
  4.2 Source of data  49-51
  4.3 Personal reference of investigation  51
  4.4 Research procedure  51-58
    4.4.1 Collection of homogeneous data  51-53
    4.4.2 Coding of reference status  53-55
    4.4.3 Classification of reference forms  55-56
    4.4.4 Analysis of data  56-58
Chapter five Findings and discussion  58-94
  5.1 Referential strategies: Chinese EFL learners vs.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58-77
    5.1.1 The general distribution of referential strategies  58-59
    5.1.2 Referential strategies for reference introduction  59-62
    5.1.3 Referential strategies for reference maintenance  62-68
    5.1.4 Referential strategies for reference shift  68-75
    5.1.5 Discussion on research question 1  75-77
  5.2 The universal and Chinese-specific features in referential strategy: Comparison between CH, FR and JP  77-89
    5.2.1 The general comparison in distribution of referential strategies  77-80
    5.2.2 Overuse of nominal strategy  80-82
    5.2.3 The Error-prone third person singular pronouns  82-83
    5.2.4 Single strategy for reference introduction and preference for names  83-84
    5.2.5 Uneven longitudinal dispersion of referential strategies  84-86
    5.2.6 Tendency of nominal reference following direct speech  86-88
    5.2.7 Discussion on research question 2  88-89
  5.3 Referential strategies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 H10 vs. L10 Chinese EFL learners  89-94
Chapter six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  94-100
  6.1 Conclusions  94-97
  6.2 Implications  97-99
  6.3 Limitations  99-100
Bibliography  100-105
Appendices  105-109
  Appendix Ⅰ: Pictures for narration  105-106
  Appendix Ⅱ: Sample of POS-tagged and coded text  106-108
  Appendix Ⅲ: Sample of concordance of reference  108-109

相似论文

  1.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2. 课堂交互活动中教师话语特征的个案分析,H319
  3. 英语专业学生的模糊容忍度和阅读理解成绩的相关研究,H319
  4.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5.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6. 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319
  7. 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高职应用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H319
  8. 高职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研究,H319
  9.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同伴反馈有效性实验研究,H319
  10. 学习策略对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英语口语水平影响的研究,H319
  11. 英语教师话语标记语的元功能分析,H319
  12. 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国际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验研究,H319
  13. 范畴化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319
  14. 高职学校学生英语写作的错误分析,H319
  15. 演绎法和归纳法在高职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比较研究,H319
  16. 情景教学法在高职学前教育英语职业技能培养中的应用研究,H319
  17. 统计方法在我国外语测试领域应用的调查研究,H319
  18.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H319
  19. 英语专业精读课堂师生协商式互动研究,H319
  20. 完形填空应用于口语测试的效度研究,H319
  21. 不同性别大学英语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语用研究,H319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语文教学 > 教学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