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喷雾热解法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及其亲水性能的研究

作 者: 马铭
导 师: 翁文剑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材料学
关键词: 喷雾热解法 TiO2薄膜 易清洁 超亲水 掺杂
分类号: TB4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29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介绍了TiO2功能薄膜的发展概况。TiO2在光能的作用下能够产生良好的光催化特性和超亲水性。利用TiO2超亲水特性,在普通玻璃上镀一层TiO2薄膜,沾染在其上的污渍能够容易的被水冲走,使玻璃具有易清洁的特性。这种易清洁玻璃易于维护,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TiO2薄膜的亲水性能受到结构形貌及其禁带宽度的影响,锐钛矿相的TiO2具有最好的亲水特性;平整均匀的表面不仅有利于水的铺展,而且透光率高,适于玻璃镀膜;薄膜禁带宽度降低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根据超亲水TiO2薄膜的要求展开了工作,通过对制备方法和原理的研究改进TiO2薄膜的形貌,通过过渡金属离子的掺杂来降低薄膜的禁带宽度。 目前常用的TiO2镀膜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和反应磁控溅射等方法,溶胶凝胶法薄膜厚度难以控制,磁控溅射需要复杂的真空设备,成本较高,限制了TiO2镀膜在工业上的大规模生产。喷雾热解法具有沉积温度、速率容易控制,对基板选择性低,所得薄膜形貌均匀致密等特点。而且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在大规模工业生产方面有很大潜力。 根据防雾易清洁玻璃的性能要求,利用喷雾热解法,以透明载玻片为基板进行薄膜的制备。通过改变工艺参数获得了一系列TiO2薄膜。并且制备了一系列组成的Fe3+或Zn2+掺杂TiO2薄膜。通过XRD,SEM,AFM以及UV-VIS光谱分析等一系列手段对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且测量了不同薄膜在接收光照后接触角的变化。 沉积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薄膜材料的结晶度有较大影响。薄膜的表面形貌随着喷雾参数的改变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喷雾参数的改变使是雾化液滴大小和液流密度随之发生了一定改变。过大的液滴使薄膜表面不均匀,液滴过小又会使薄膜表面形成孔洞,只有液滴直径在一定范围内制备的薄膜才能满足要求。结果表明,在液滴直径为13μm,液流密度在0.10mL/(min·cm2)时制备的薄膜表面平整致密,有利于水滴的铺展。 对掺杂样品的研究结果表明,先驱体成分的改变对成膜过程没有影响,结构和形貌与未掺杂试样基本没有区别。Fe3+掺杂离子的引入能够有效降低薄膜的光学能隙,提高薄膜的光响应范围,从而使薄膜的亲水性能提高;而Zn2+掺杂对薄浙往大’于倾卜、浏亿论文膜的亲水性能没有改善。 本工作表明使用喷雾热解法可以有效的实现Tio:镀膜玻璃的制备,以及薄膜的金属离子掺杂改性。讨论了喷雾参数和液滴大小的关系以及对所得薄膜质量的影响,从而为本方法的工业化应用和推广到其它高质量薄膜的制备提供理论指〔己;J,。

全文目录


目录  8-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28
  1.1 TiO_2光电半导体研究的发展及现状  10-11
  1.2 TiO_2的光催化机理  11-13
  1.3 TiO_2表面的超亲水性  13-16
  1.4 TiO_2薄膜的应用  16-17
    1.4.1 TiO_2易清洁薄膜  16
    1.4.2 TiO_2亲水防雾涂层  16-17
    1.4.3 污水处理  17
    1.4.4 医疗卫生  17
  1.5 TiO_2薄膜的制备  17-20
    1.5.1 溶胶凝胶法  17-18
    1.5.2 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  18-19
    1.5.3 CVD法  19
    1.5.4 阴极电沉积法  19
    1.5.5 粘结剂法  19-20
    1.5.6 喷雾热解法  20
  1.6 喷雾热解法介绍  20-26
    1.6.1 喷雾热解发生过程  20-22
    1.6.2 喷雾热解流程  22
    1.6.3 工艺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2-26
  1.7 选题角度的确定  26-28
第二章 实验过程  28-35
  2.1 先驱体的选用  28
  2.2 实验设备与器材  28-30
    2.2.1 设备说明  28-29
    2.2.2 成膜设备的组成  29-30
  2.3 试样制备过程  30-31
    2.3.1 主要原料  30
    2.3.2 先驱体溶液的配制  30
    2.3.3 玻璃基板的清洗  30
    2.3.4 喷雾热解成膜  30-31
    2.3.5 实验流程图  31
  2.4 测试方法  31-35
    2.4.1 膜成分的测试  31-32
    2.4.2 膜结构和表面形貌的测试  32-33
    2.4.3 薄膜的厚度的测定  33
    2.4.4 薄膜的紫外-可见透射/吸收光谱分析  33
    2.4.5 光源的选择  33
    2.4.6 薄膜的亲水性能的测试  33-35
第三章 TiO_2薄膜的形貌、结构和成膜机理的分析  35-53
  3.1 薄膜的厚度分析  35-37
  3.2 薄膜的微观结构分析  37-46
    3.2.1 薄膜的XRD结构分析  37-40
    3.2.2 薄膜的表面形貌分析  40-44
    3.2.3 薄膜的纳米尺度形貌分析  44-46
  3.3 喷雾热解法成膜机理的探讨  46-52
    3.3.1 TiO_2薄膜的成膜过程  46-48
    3.3.2 薄膜的形成机理  48-52
  3.4 本章小结  52-53
第四章 TiO_2薄膜的性能分析  53-65
  4.1 TiO_2薄膜的光学性能分析  53-58
    4.1.1 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分析  53-55
    4.1.2 薄膜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55-57
    4.1.3 薄膜的光学能隙的计算  57-58
  4.2 薄膜的亲水性能测试  58-63
    4.2.1 薄膜的光致亲水性能测试  58-61
    4.2.2 薄膜亲水性能保持时间测试  61
    4.2.3 TiO_2薄膜亲水性能的分析与讨论  61-63
  4.3 本章小结  63-65
第五章 TiO_2薄膜的掺杂改性  65-73
  5.1 掺杂对薄膜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  65-67
  5.2 薄膜的成分分析(EDAX)  67-68
    5.2.1 Fe掺杂薄膜  67-68
    5.2.2 Zn掺杂薄膜  68
  5.3 掺杂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68-71
    5.3.1 薄膜的光性能分析  68-69
    5.3.2 薄膜光学能隙的计算  69-70
    5.3.3 薄膜亲水性能测试  70-71
  5.4 TiO_2薄膜掺杂改性讨论  71-72
  5.5 本章小结  72-73
第六章 结论  73-74
参考文献  74-80
致谢  80-8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1

相似论文

  1. 钛酸盐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分解水性能,O643.36
  2. 稀土元素掺杂Ca3Co4O9与A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热电性能,TQ174.1
  3. 静电纺丝法制备TiO2及其光催化行为的研究,O614.411
  4. 钛酸钡基NTC热敏陶瓷电阻的制备与研究,TQ174.1
  5. 掺杂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光催化性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O643.36
  6. Bi、N共掺杂TiO2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O614.411
  7. 功能化纳米二氧化钛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TB383.1
  8. 有序多孔TiO2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2
  9. 一维纳米TiO2的制备及染料废水脱色研究,TB383.1
  10. 锂离子层状正极材料LiMO2(M=Co,Ni,Mn)的第一性原理的研究,TM912
  11. 铁、镧掺杂纳米TiO2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O614.411
  12. 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O613.71
  13. 基片参数对微带带通滤波器传输特性影响研究,TN713.5
  14. 多维电荷传输基团修饰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电特性,O627.8
  15. ZnO掺杂效应的第一性原理研究,O614.241
  16. Tm和Dy掺杂的YSZ涂层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TG174.442
  17. TiO2光催化剂的掺杂改性及应用,O643.36
  18. 低温快烧结晶釉的制备与性能,TQ174.65
  19. 纳米TiO2光催化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TB383.2
  20. 纳米多孔玻璃基复合发光材料的研究,TB383.1
  21. 磁控溅射制备氮化铜薄膜及其掺杂研究,O48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 > 薄膜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