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路易斯·格吕克在诗集《新生》中如何寻找新生

作 者: 黄芬芬
导 师: 黄洪玲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路易斯·格吕克 古典神话 新生 浪漫爱情 婚姻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著名美国诗人路易斯·格吕克的作品以敏锐的见解和深刻的批评描绘了作者面临恐惧、困境和悲伤时所表现出的勇敢。曾获普利策奖等众多诗歌奖项、2003—2004年度美国桂冠诗人的她,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熟读圣经故事和古希腊罗马神话等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在她的诗歌中,她创造性地把神话中的故事和原型人物与具有强烈自传性内容及其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把神话中的故事和其中的人物嫁接到当代语境和现实中,首创了“组诗体”诗集(book-length poetic sequence)这一独特的诗集形式。她1999年出版的诗集《新生》(Vita Nova)就是这一形式得到运用并得到完善的体现。贯穿诗集始终的主题是逝去的爱情、情感的死亡和心灵的重生,描绘了作者脱胎换骨的经历,探索了作者在经历失败的婚姻之后如何摆脱笼罩她多年的悲伤、绝望和孤独,最终走上新生的道路。诗人把女姓比作躺在婴儿车里毫无分辨能力的婴儿,强烈地表达了女姓对待爱情时缺乏主动意识,像婴儿一样任人摆布,对自己的命运和归宿毫无把握。一旦美好的爱情流逝,一切负面情绪就会吞噬她们,使她们在痛苦的漩涡中难以自拔,甚至颓废。最终诗人凭借冷静的思考走出了痛苦的漩涡,不再迷失于惨淡之中。诗人表明,过去她对爱情和幸福的概念仅仅是幻觉,致使她的生活呈现出种种神秘色彩,而这种神秘色彩正是她暗淡生活的源泉。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来劝慰人们要正视失败,并在失败中成长。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新生》这部诗集,进而探讨诗人是如何从“死亡”走向新生,并探讨这一过程及其蕴含的深层含义。全文由引言、主体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从分析路易斯·格吕克的诗歌显著特点和独特风格着手,结合国内外对其诗歌的研究状况,点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节首先从分析格吕克的诗歌风格变化入手,提出把古典神话和自传成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格吕克诗歌最显著的特点—:既不是完全的自传形式也不是全盘依赖于古典神话,是介于自白派与后自白派的特殊形式,进而分析其诗歌呈现的主题特点及其原因;第二章从分析格吕克深陷失败婚姻的情感状态为切入点,论述作者是如何从情感的死亡走向心灵的新生;第三章主要分析研究格吕克诗集《新生》的意义和价值:其一:格吕克诗歌的“组诗体”形式是对后自白诗歌发展的重要贡献,代表了后自白诗歌发展的一个方向;其二:诗歌反映了格吕克对美国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强烈批判,批判了父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同时也批判了女性对男性过度依赖这一残酷现实,表达了一名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一种悲哀和无奈。借此诗集,她呼吁所有女性遭遇感情或婚姻失败时能积极面对,不要沉溺于痛苦的旋涡中无法自拔,应该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迎接全新的生活。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Abstract  5-7
摘要  7-10
Chapte One Introduction  10-17
  1.1 Introducing the Author  10-11
  1.2 Her Creation of Book-length Poetic Sequence  11-13
  1.3 World Recognition about the Author  13-14
  1.4 Introducing the Issue  14-15
  1.5 Methological Considerations  15-17
Chapter Two Classical Myths in Louise Gluck's Poetry  17-28
  2.1 Louise Gluck and Classical Myths  17
  2.2 Gluck's Style  17-20
  2.3 Classical Myths in Vita Nova  20-21
  2.4 The Reasons of Her Changes in Style  21-23
  2.5 The Stylistic Development in Her Volume of Poetry  23-28
Chapter Three The Search for Rebirth  28-54
  3.1 The Volume of Vita Nova  28-30
  3.2 The Death of Love  30-33
  3.3 The Source of "Death"  33-42
  3.4 The Rebirth of Self  42-45
  3.5 The Process of Gaining Rebirth  45-54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54-58
  4.1 The Poet's Contributions to the Postconfessional lyric  54-56
  4.2 Her Criticism of Patriarchal Culture and her claim  56-58
Notes  58-60
Bibliography  60-6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4

相似论文

  1.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2.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3.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412.6
  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412.6
  5. 大学新生内隐、外显自我概念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B844.2
  6. 两性经济行为与婚姻家庭制度的关系研究,C913.14
  7. 寄宿制学校指导一年级学生适应寄宿生活的策略研究,G622.4
  8. EAN脑保护与脑损伤修复三细胞模型系统中的内皮细胞及神经元形态特征,R651.1
  9. 血清及房水中VEGF、IL-6水平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相关性研究,R775
  10.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研究,G249.2
  11. 大学新生心理弹性及其对记忆偏向的影响研究,B844.2
  12. 伊斯兰家庭文化的当代价值研究,B968
  13. 生存在接纳边缘,C924.2
  14.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几个问题研究,G641
  15. 清代满族婚姻习俗变迁,K892.22
  16.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在大肠埃希菌诱导新生大鼠败血症中的意义,R363
  17. 溶酶体酶抑制剂对新生期反复惊厥大鼠急性期和远期基因表达和行为改变的影响,R720.597
  18. 小学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适应性调查及研究,G623.2
  19. H大学本科新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B844.2
  20. 新生代农民工生育意愿探析,C924.21
  21. 粉防己碱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中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影响,R779.1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