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教化与诠释学:论伽达默尔的教化理论

作 者: 金建红
导 师: 潘德荣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西方哲学
关键词: 伽达默尔 诠释学 教化 精神科学 基本运动 自然科 人文主义传统 科学的本质 实践特质 实践倾向
分类号: B08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3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对伽达默尔理论的研究采取了全新了视角,即从“教化”理论的角度来探讨伽达默尔对“教化”概念的论述,和“教化”理论对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的影响和意义。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与早期的一般诠释学有重大的区别,这与他重视“教化”理论,将“教化”理论运用到诠释学有着必然的联系,伽达默尔的诠释学理论中,尤其在他的诠释学应用的理论中充分体现了“教化”的精神。 本文第一部分论述了“教化”概念对精神科学的重要性。伽达默尔认为,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有本质区别,关注的是精神的基本运动,关注它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因此,自然科学的方法论不适合而且会毁灭精神科学的本质,对于精神科学的研究可以借鉴人文主义传统中“教化”的途径,因为“教化”的本质正好契合了精神科学的本质要求。所以,“教化”概念对精神科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伽达默尔认为它是“18世纪最伟大的概念”,表现了精神科学赖以存在的要素。 第二部分是对“教化”概念的详细考察,包括概念的历史考察和对它的内涵分析。“教化”概念起源于中世纪,原意是指对照范本进行摹写,中世纪的解释是人按照灵魂中所上帝这个范本对自身加以塑造。经过历史的发展,“教化”概念逐渐与自然造就、技术性、操作性等自然性质含义脱离,获得了精神的意蕴,得到了提升,成为精神科学的重要概念。 伽达默尔主要通过分析黑格尔和赫尔姆霍茨的理论,阐释了教化概念的丰富内涵。首先,教化概念对主体的精神、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对精神的塑造体现的是精神的基本运动,即精神舍弃特殊性出发向普遍性提升,最后又回到特殊性,使特殊性得到重新的规定。第二,教化概念具有“机敏”的内涵,教化达到的普遍性不是知性的、概念的纯粹性,而是在实践中逐渐展开的,因此,“教化”概念具有实践性的特征,正是这一点,使“教化”概念与诠释学更紧密的联系起来。 第三部分是本文论述的重点,探讨教化的实践性和诠释学的应用理论。“实践”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多种含义,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实践”的含义逐渐被技术应用所取代。伽达默尔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概念理解,对“实践”概念的内涵界定在人的道德精神领域。实践活动是人的正确行为,成就的是人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实践”概念就具备了精神性、道德性等特质。对于“教化”概念实践性的分析,体现在人文主义概念共通感、判断力和趣味上。这三个概念是教化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具体过程,体现了教化概念的实践特质。教化是一种主体的精神塑造活动,是对人的道德精神境界的提升,使人具有主观情感的力量,从而影响人的行为。 将“教化”概念运用到诊释学中,表明了诊释学的实践倾向。这便是理论本身的应用问题,而“应用由此成为诊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应用始终贯彻诊释过程,“从一开始就规定了理解活动”。应用概念对解释者主体的重视,是教化在诊释学应用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诊释活动同时也是一种对诊释主体的教化活动。 本文对教化理论的讨论和教化概念在诊释学中的作用,目的是阐明伽达默尔的一个重要思想,即诊释学作为精神科学,关注的焦点始终应该是人的主观精神的运动,要落实到主体上来。教化概念对主观精神的塑造在诊释学中的运用,充分体现了诊释学的精神科学的特征。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3-5
Abstract  5-8
引论  8
第一部分 教化概念对精神科学的重要性  8-14
第二部分 教化概念的考察  14-20
  一、 教化概念的历史考察  14-16
  二、 教化概念内涵剖析  16-20
第三部分 教化概念的实践性与诠释学应用  20-38
  一、 教化概念的实践性  21-27
  二、 诠释学的应用性  27-35
  三、 诠释学的教化作用  35-38
余论  38-39
参考书目  39-40

相似论文

  1. 蒋介石的科学技术观,G301
  2. 高中生科学本质观的现状与转变,G633.98
  3. 江泽民的科学技术思想研究,G322.0
  4. 用人文主义方法对待外语学习中的焦虑,H319.3
  5. 灾害学理论与我国可持续发展,X43
  6. 走在理性批判的迷宫里,B516.52
  7. 朱熹科学思想管窥,N092
  8. 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G40
  9. 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锻炼网络模式研究,G807.4
  10. 基于粒子系统的流体模拟在J2ME平台上的研究与实现,TP311.52
  11. 常曲率曲面中凸集的等周亏格的上界估计,O186.11
  12. 试论土家族习俗与恩施州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K892.3
  13. 我国高校大学生科学精神与科学素养研究,G641
  14.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人文精神的建构,B03
  15. 科学精神辨析,N02
  16. 科技异化探析,G301
  17. 任鸿隽科学思想及其教育意义,G40
  18. 论科学精神培养的当代价值,D64
  19. 论任鸿隽的科学思想及其对中国科学的贡献,G322
  20. 狄尔泰精神科学历史观之探究,B516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哲学流派及其研究 > 其他哲学流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