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人绒毛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物学特性及端粒酶RNA反义寡核苷酸对绒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作 者: 陈丽莉
导 师: 郑伟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妇科肿瘤学
关键词: 绒毛膜癌 裸鼠 移植瘤 端粒酶 hTR hTERT 寡核苷酸 ACTD
分类号: R737.3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5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细胞染色体末端具有特殊序列,该序列具有维持染色体稳定的功能,被命名为“端粒”。端粒序列不含功能基因,但如果没有这一结构,染色体之间就会出现端端融合,降解,重排和染色体结构丢失等变化。而这些变化影响着染色体的正确复制和细胞的生存。端粒酶是一类特殊的核糖核蛋白酶,能够以自身的RNA为模板,通过自身的催化亚单位作用逆转录合成端粒,添加到染色体末端,维持染色体端粒末端结构的稳定性。端粒酶的结构组成端粒酶RNA组分(hTR),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和端粒酶结合蛋白。hTR基因包含了端粒合成的模板序列,hTERT是端粒酶活性的关键调节因子。 各种研究均证实,正常人的体细胞在分裂过程中都会失去也部分端粒,而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的程度,即临界长度,细胞染色体即会失去稳定性,细胞发生凋亡。因此端粒的长度决定细胞的寿命。而当细胞出现端粒酶活性,发挥合成端粒的功能,补偿正常端粒的丢失,端粒将不能达到临界长度,从而细胞获得永生。目前认为这是细胞癌变,能够无限性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表明,人类85%以上的肿瘤细胞均有端粒酶活性。多种实验均证实了端粒酶和癌症的密切相关性。而在绒毛膜癌组织和绒癌细胞株中,也能够检测到端粒酶呈强阳性表达。 由于端粒酶和癌症的密切相关性,使得端粒酶作为肿瘤的治疗靶点成为可能。即通过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导致肿瘤细胞的端粒进行性缩短,有可能通过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诱导分化或凋亡等途径,达到对肿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反义核酸技术的基础是根据核酸杂交原理设计针对特定靶序列的反义核酸,从而抑制特定基因的表达,包括反义 RNA、反义 DNA及核酶(kiboZylne人 己经有很多以端粒酶为治疗靶点的研究利用的是反义核酸技术。 滋养细胞肿瘤是由于妊娠滋养细胞异常发育和增殖所致,由于其对化疗的高度敏感性,是迄今化疗疗效最好的妇科恶性肿瘤。总的治愈率超过90%。但是,高危和耐药的病例治疗效果难以令人满意。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也影响了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化疗药物或是另辟新的治疗靶点。 本课题旨在建立绒毛膜癌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端粒酶RNA反义寡聚核昔酸行皮下移植瘤的治疗,观察针对端粒酶靶点的反义核酸的治疗效果,探讨对绒癌治疗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研究采用绒癌JAR细胞株,接种于BALB/C雌性裸鼠皮下,观察裸鼠成瘤情况及移植瘤生物学特性。至肿瘤生长至 15----75nun‘开始反义寡聚核昔酸的治疗。将裸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6只。l组为am-HTR低浓度组,每日于瘤体内多点注射 ni.HTR Znmoli200ul;2 组为 anti-HTR 高浓度组,剂量为snmol/200ul;3组为随机序列对照组,注射随机寡核昔酸序列 snmol/200ul;4组为药物 ACTD组,SUg/天;5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200ill;每组连续注射 14天,动态观察并测定肿瘤的体积 V=L(长)*W(宽)’/2。第 15天用颈椎脱臼法处死裸鼠,并留取标本快速浸过液氮后保存于-70度低温冰箱待测。部分标本 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切片行 HE染色,部分组织用戊二醛和饿酸双重固定,运用 TECNA透镜观察。采用 TRAP-PCR-ELISA方法测定各组新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采用 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各组新鲜标本的 hTERT蛋白的表达。 研究结果表明,绒癌JAR细胞株于裸鼠皮下移植成瘤的生物学特点和组织学特性与人绒癌相似,可直观的反映绒癌的生长过程。但是移植瘤体内的新生血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管形成丰富,和人绒癌组织不同有差异。 端粒酶RNA反义寡聚核昔酸低浓度、高浓度和药物ACTD组的抑瘤率分别为:76.6O、93.8O、85.4O,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与随机序列组,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尸<O.05。 反义寡聚核昔酸低浓度、高浓度和药物ACTD组端粒酶的相对活性(二士SE)分别为:1312.54士656.27、1755刀3士716.44、2363.sl士557.40,较随机序列组门914.29士2058.91)和生理盐水组(5975.98土367.96)*,尸<0.05。 反义寡聚核昔酸低浓度、高浓度和药物ACTD组hTERT/p-ACtiofl值(又土SE)分别为0.27上0.05、0.08士0.05、0.10士0.06,较随机序列组(0.45士0.05)和生理盐水组*.53士0刀7)低,尸<0刀5。 反义寡聚核昔酸低浓度、高浓度和药物ACTD组对肿瘤的生长抑制,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端粒酶hTERT蛋白的表达均无显著性差异,p n 0刀5。 以上结果提示: 绒癌JAR细胞株建立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可作为人绒癌研究的实验模型。 端粒酶RNA反义寡聚核昔酸对绒癌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对端粒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对端粒酶hTERT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这一抑制作用未见明?

全文目录


一 缩略语  3-4
二 论文摘要  4-11
  中文  4-7
  英文  7-11
三 正文:人绒毛膜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物学特性及端粒酶RNA反义寡核苷酸对绒癌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11-37
  前言  11-14
  材料与方法  14-20
  结果  20-30
  讨论  30-33
  结论  33-34
  参考文献  34-37
四 综述一:端粒酶反义核酸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37-45
五 综述二:端粒酶和滋养细胞及相关疾病研究进展  45-52
六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52-53
七 致谢  53

相似论文

  1. 蜂毒素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R735.7
  2. β-榄香烯对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与血管形成的相关性研究,R734.2
  3. 靶向人端粒G-四链体的有机小分子的设计合成和键合作用研究,TQ460.1
  4. 抑制糖皮质激素受体(GR)表达建立肾阳虚小鼠模型,R-332
  5. 蜂毒肽基因的原核重组表达及其在Hela细胞中的靶向转录研究,R346
  6. EL antisense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R543.5
  7. 明胶海绵微粒化疗栓塞兔VX2肝移植瘤的药代动力学研究,R735.7
  8. Balb/c小鼠皮肤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JS-K体内抗肿瘤活性的研究,R739.5
  9. 塞来昔布、丁酸钠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R735.35
  10. 青蒿琥酯对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裸鼠移植瘤放射增敏的实验研究,R737.33
  11. 慢病毒载体介导人LIGHT基因对裸鼠大肠癌移植瘤抑制作用的研究,R735.34
  12. Nav1.5抗体对宫颈癌SiHa、乳腺癌MDA-MB-231和卵巢癌Caov-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R737.9;R737.31
  13. BCRP和TOPOII在裸鼠A549/CDDP多药耐药移植瘤模型中的表达和意义,R730.5
  14. 荷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MR成像与病理对照研究,R735.7
  15. 异常黑胆质成熟剂总酚与化疗药联合对Hela细胞的影响,R737.33
  16. 川芎嗪抗大肠癌sw620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及抑瘤机制的实验研究,R285.5
  17. 梨S基因芯片的试制及分子杂交条件的初步研究,S661.2
  18. 聚丙烯酸酯脂质体复合微粒作为生物技术药物载体的研究,R944
  19. VEGF单克隆抗体对人舌癌细胞Tca-8113及移植瘤的生长影响,R739.88
  20. STAT3和hTERT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R739.7
  21. ~(18)F-FDGPET-CT早期评估鼻咽癌放疗疗效及与Ki67表达相关性分析的动物和临床研究,R739.6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泌尿生殖器肿瘤 > 女性生殖器肿瘤 > 子宫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