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某些无机纳米微粒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

作 者: 王齐
导 师: 刘绍璞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纳米微粒 共振瑞利散射光谱 蒽环类抗癌药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蛋白质 维生素B1
分类号: O65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共振瑞利散射(RRS)和非线性散射(RNLS)技术作为新兴的、简便的、高灵敏的分析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已用于痕量无机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药物及生物化学分析研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以CdS、ZnS和Cu纳米微粒为新型无机纳米探针,研究了研究了它们与某些药物和生物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RRS光谱其分析应用。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硫化镉纳米微粒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1.1硫化镉纳米微粒作探针共振瑞利散射测定某些蒽环类抗癌药物在pH5.0~9.0的水溶液中,硫化镉纳米微粒[(CdS)n]与蒽环类抗生素米托蒽醌(MXT)、表柔比星(DNR)和柔红霉素(EPI)借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结合,形成粒径更大的聚集体,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最大RRS峰位于292nm(MXT体系)、285nm(DNR体系)和315nm(EPI体系)。与此同时也观察到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强度明显提高。其最大SOS峰位于540nm(MXT体系)和560nm(EPI、DNR体系),而最大FDS峰分别位于335nm(MXT体系)、320nm(EPI体系)和330nm(DNR体系)。在一定条件下,三种散射强度(△I)均与药物的浓度成正比,反应具有高灵敏度,对于三种药物的检出限在3.6~9.1ng/mL之间。其中(CdS)n-MXT体系灵敏度最高,对MXT的检出限分别为4.1 ng/mL(RRS)、3.8 ng/mL(SOS)和3.6 ng/mL(FDS)。据此发展了一种用纳米硫化镉作探针,灵敏、简便、快速测定蒽环类抗癌药物的共振瑞利散射新方法。1.2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硫化镉纳米微粒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在pH2.0~7.0的溶液中,硫化镉纳米微粒[(CdS)n]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AMK)、卡那霉素(KANA)、妥布霉素(TOB)和庆大霉素(GEN)借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结合,形成粒径更大的聚集体,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最大RRS峰位于289nm(AMK体系)、291nm(KANA体系)、291nm(TOB体系)和287nm(GEN体系)。在一定条件下,RRS散射强度(△I)均与药物的浓度成正比,反应具有高灵敏度,对于四种药物的检出限在7.7~8.8ng/mL之间。其中(CdS)n-AMK体系灵敏度最高,对AMK的检出限为7.7 ng/mL。据此发展了一种用纳米硫化镉作探针,灵敏、简便、快速测定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的共振瑞利散射新方法。2.硫化镉纳米微粒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在pH3.3~3.8的BR缓冲溶液中,硫化镉纳米微粒[(CdS)n]能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SA)、溶菌酶(Lys)、血红蛋白(HGB)和卵白蛋白(OVA),形成粒径更大的聚集体,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五种蛋白质与(CdS)n的反应产物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最大RRS峰位于280nm左右。反应产物的散射强度(△I)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反应具有高的灵敏度。本文考察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研究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合成样及血清和尿样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3.硫化锌纳米微粒与氨基糖苷抗生素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在pH4.2~5.6的水溶液中,硫化锌纳米微粒[(ZnS)n]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阿米卡星(AMK)、卡那霉素(KANA)和妥布霉素(TOB)借静电引力、疏水作用力结合,形成粒径更大的聚集体,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的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最大RRS峰位于290 nm(TOB)、285 nm(AMK)和280 nm(KANA),同时也观察到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强度明显提高,其最大SOS峰均位于540nm,而它们的最大FDS峰则分别均位于300 nm。在一定条件下,三种散射强度均与药物的浓度成正比,其中(ZnS)n-TOB体系灵敏度最高,对TOB的检出限为6.1ng/mL(RRS)、3.8 ng/mL(SOS)、3.1 ng/mL(FDS)。据此发展了一种用纳米硫化锌作探针,灵敏、简便、快速测定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的共振瑞利散射新方法4.铜纳米微粒与维生素B1相互作用的吸收光谱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在过量碘离子(I-)的存在下,用硼氢化钠还原硫酸铜溶液,得到铜纳米微粒。铜纳米微粒因表面吸附I-而带负电荷。在弱碱性介质中,它能与正电荷的维生素B1(VB1)反应,此时不仅引起吸收光谱的变化,而且导致共振瑞利散射的显著增强,其最大RRS波长位于369 nm处。VB1浓度在0.02~0.40μg/mL范围内与散射强度(△I)强度成正比,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对VB1检出限为6.4 ng/mL;可用于复合维生素中维生素B1含量的测定。据此发展了一种用铜纳米微粒探针用RRS技术灵敏、简便、快捷测定VB1的新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绪论  11-33
  1 纳米微粒的液相化学制备方法  11-14
  2. 纳米微粒的表征方法  14-17
  3. 纳米微粒在共振瑞利散射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17-21
  4 本文研究内容和意义  21-22
  参考文献  22-33
第二章 硫化镉纳米微粒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33-56
  (一) 硫化镉纳米微粒作探针共振瑞利散射测定某些蒽环类抗癌药物  33-46
  (二) 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硫化镉纳米微粒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  46-54
  参考文献  54-56
第三章 硫化镉纳米微粒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56-65
  1 实验部分  56-57
  2 结果与讨论  57-62
  3.分析应用  62-64
  参考文献  64-65
第四章 硫化锌与氨基糖苷抗生素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65-77
  1 实验部分  65-66
  2 结果与讨论  66-74
  3.分析应用  74-76
  参考文献  76-77
第五章 铜纳米微粒与维生素B_1相互作用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及吸收光谱影响及其应用分析  77-88
  1 实验部分  77-78
  2 结果与讨论  78-84
  3 复合维生素片中的VB_1测定  84-86
  参考文献  86-8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8-89
致謝  89-90

相似论文

  1. 多转录因子组合调控研究,Q78
  2. 基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疾病相关miRNA挖掘方法的研究,R341
  3. 基于串核的蛋白质分类算法的研究与实现,TP301.6
  4. 罗非鱼分离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TS254.4
  5. 棉铃虫和烟夜蛾生殖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S433
  6.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的磷酸蛋白质组学研究,S562
  7. 烟草花粉管内吞作用机制的细胞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Q942
  8. 棉花纤维初始发育期14-3-3相互作用蛋白的酵母双杂交筛选,S562
  9. 营养调控对猪生产性能及氮磷排放影响的研究,S828.5
  10. 溶藻弧菌耐四种抗生素的蛋白质组学研究,S941
  11. 基于监督流形学习算法的固有不规则蛋白质结构预测研究,Q51
  12. 不同类型亲水性结构表面修饰的聚氨酯材料与凝血十二因子九肽片段及纤维蛋白原P1片段相互作用的计算机模拟,O631.3
  13. 肉制品非烟熏上色增香技术研究,TS251.43
  14. 糙米发芽过程中内源蛋白酶特性及主要含氮物质变化研究,TS210.1
  15. 生鲜鸡肉保水机制及控制技术研究,TS251.55
  16. 山药蛋白质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TS255.1
  17. 米谷蛋白的酶法脱酰胺及其功能性质的研究,TS201.21
  18. 土壤酶活测定及土壤微生物总蛋白的提取、纯化与鉴定,S154
  19. 棉铃虫和烟夜蛾在4个辣椒品种上的寄主适合度差异研究,S436.418
  20. 基于小麦群体指标及氮营养状况的籽粒产量和品质预测研究,S512.1
  21. 小麦麸皮中蛋白质、淀粉的分离技术研究,S512.1

中图分类: > 数理科学和化学 > 化学 > 分析化学 > 仪器分析法(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法) > 光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