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

作 者: 栗蕊蕊
导 师: 孙丹薇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道德选择能力 价值多元化 主体性 学校德育
分类号: B8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403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多元化是20世纪以来社会文化和道德领域的一个主题。尤其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科技和信息发展日益迅速、大众传媒渐趋多样,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道德领域不断带来新问题、新关系与新价值,多元价值的冲突不可避免。个体不断遇到此前未曾遇到过的并常常很难用、或无法用既定的主流价值取向予以合理解释与妥善处理的道德困境,这就要求培养道德主体的选择意识和能力,张扬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个体面对道德混乱、冲突或困境时的选择决断能力。不可否认,当今的时代是“选择的时代”,当今的学生是“选择的学生”。因此,当今学校的道德教育理应教会学生选择,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新理念与新追求,这是多元道德价值观并存的现实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然选择,是“选择的学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根本需求,是帮助学生解决自身道德矛盾、实现道德超越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多元价值为背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目标,着重探讨学校德育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客观描绘多元价值碰撞和冲突的状况,学校德育由此面临现实的挑战,所以,教会选择、学会选择成为学校德育的时代课题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现实期待;第二章独创性地提出“解决道德冲突境遇的能力系统”,厘清了影响道德选择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道德选择能力系统的要素,即道德选择前的思维能力、道德选择中的实施能力和道德选择后的反思能力;第三章探究如何培养具有自主选择能力的道德主体,并从微观、实践的层面对学校德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和方案策略。所以,作为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一个组成部分,道德选择决定人们生活的道德方向以及道德水平的高低。现代社会是价值多元、道德多样化的社会,知何实现合理的道德选择,推动社会与个人趋向完善,已成为当代道德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2
一、学会选择与教会选择:应对多元价值挑战的现实路径  12-25
  (一) 挑战与回应:教会选择成为学校德育的时代课题  12-19
  (二) 变迁与转型:学会选择成为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现实期待  19-22
  (三) 趋势与走向:培养选择能力是学校德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22-25
二、道德选择能力:解决道德冲突境遇的能力系统  25-42
  (一) 道德选择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厘定  26-30
    1. 道德冲突—道德选择能力形成的起点和现实根源  26
    2. 道德需要—道德选择能力形成的源泉和动力系统  26-27
    3. 道德标准—道德选择能力形成的灵魂和内在尺度  27-28
    4. 道德评价—道德选择能力形成的约束和调控机制  28-29
    5. 道德环境—道德选择能力形成的舞台和客观条件  29-30
  (二) 道德选择能力系统的要素分析  30-40
    1. 基础:道德选择前的思维能力  30-32
      (1) 道德选择意识  30-31
      (2) 果断定向能力  31-32
    2. 核心:道德选择中的实施能力  32-38
      (1) 道德辨析能力  32-33
      (2) 道德推理能力  33
      (3) 道德决断能力  33-34
      (4) 道德意志能力  34-35
      (5) 道德应变能力  35-36
      (6) 道德创新能力  36-37
      (7) 道德践履能力  37-38
    3. 升华:道德选择后的反思能力  38-40
      (1) 对各种矛盾评价的承受能力  38-39
      (2) 自我调适能力  39-40
  (三) 道德选择能力形成过程的特征  40-42
    1. 选择主体的体验性和自主性  40-41
    2. 选择过程的长期性和反复性  41-42
三、授人以渔:培养具有自主选择能力的道德主体  42-65
  (一) 培养道德选择能力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42-49
    1. 一元价值导向与多元价值取向  42-44
    2. 道德自由与道德责任  44-45
    3. 道德选择的个体差异性与层次性  45-46
    4. 道德选择的情境性与变动性  46-47
    5. 反对道德相对主义和道德功利主义  47-49
  (二) 在整体社会生活环境中培养道德选择能力  49-53
    1. 正视冲突情境,打破道德困惑  49-50
    2. 激发道德需要,提升选择层次  50
    3. 明确价值导向,确立选择依据  50-51
    4. 完善评价机制,调节选择行为  51-52
    5. 优化道德环境,实现双向互动  52-53
  (三) 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的策略  53-65
    1. 捕捉冲突情境,增强道德敏感性和选择意识  55-57
    2. 给予选择权利,提升矛盾体验中的价值甄别能力  57-58
    3. 激发选择活力,引导学生对各种选择的可能后果预测  58-61
    4. 留足选择空间,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觉实践  61-63
    5. 帮助实现省察,允许学生改变选择和道德立场  63-64
    6. 鼓励价值创新,发展学生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64
    7. 回顾选择过程,强化学生对主导价值的认可态度  64-65
主要参考文献  65-69
后记  69

相似论文

  1. 党员主体性视域下的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262.11
  2.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3. 农民主体性问题探微,D420
  4. 新时期我国工人主体性发展研究,D663.1
  5. 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人的主体性,B038
  6. 发展大学生主体性与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研究,G647.38
  7. 学校规训话语的批判人种志研究,G521
  8. 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G633.3
  9.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培养探究,G633.2
  10. 主体性教育的文化比较与现实选择,G40-01
  11. 艺术留白在高中语文课堂建构中的实践探索,G633.3
  12. 新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创新研究,G711
  13.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批判研究,B83
  14. 杨宪益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315.9
  15. 后殖民译论视角下英译《水浒传》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H315.9
  16. 许渊冲诗歌英译中的主体性研究,H315.9
  17. 从文化角度解读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I046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背景下医患关系研究,R197.1
  19. 南阳汉画像石“符号化”图像艺术的主体性研究及人本设计理念启示,K879.4
  20. 从接受美学角度看傅雷翻译思想在《高老头》中的体现,I046
  21. 文化翻译视角下的林语堂《浮生六记》英译本研究,I046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伦理学(道德哲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