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四川红景天的组织培养及其抗性基因表达情况的检测

作 者: 白丽莉
导 师: 任正隆
学 校: 电子科技大学
专 业: 生物物理学
关键词: 红景天 植物组织培养 抗性基因 营养条件
分类号: S567.2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0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红景天作为一种珍贵藏药植物,因其具有清热解毒和燥湿的功效,早期主要用于治疗肺炎以及由传染病引起的发烧和清血管热,现认为其还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抗缺氧、抗紫外线辐射等作用,是非常有开发前途的环境适应性药用植物。红景天生长环境极其恶劣且多变,如缺氧、低温干燥、狂风、强紫外线照射、昼夜温差大等,这使其具备了其它植物所罕有的特殊适应性物质,也导致其自然资源极其匮乏。红景天种子繁殖相当困难,由高山引种至低海拔地区进行驯化栽培时病虫害发生很严重,加上人们大量地采挖其野生资源,使得其已濒临灭绝的境地。因此加强红景天的组织培养及其快速繁殖,保护其自然资源及其遗传多样性极其迫切。中国有红景天属植物73种,其中以云南、四川及西藏的种类最多,西藏有32种,四川省有22种。现有不少关于云南和西藏红景天的组织培养报道,但未见有关四川红景天组织培养的报道。本研究首次对四川野生红景天进行组织培养,并成功获得其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在组织培养过程中,我们研究不同的取材时间、不同的外植体以及不同的营养条件对红景天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的分化和生根培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组织培养几个时期抗性基因表达的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一年中最佳的取材时间是10月份,外植体成愈率最高,达到78%以上。2.在大花红景天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茎段显示出比叶片更易于诱导愈伤组织。在长鞭红景天愈伤组织培养过程中,叶片比茎段显示出更易于诱导愈伤组织。3. 2,4-D与NAA比较,其能够较早的启动愈伤化,2,4-D启动愈伤化,只需要5d时间,而NAA启动时间至少需要10 d。2,4-D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结构致密,高浓度(4mg/L)启动愈伤化需要时间更短。NAA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呈现淡黄绿色,而且结构比较蓬松,活性强,很容易诱导分化出芽。用低浓度的2,4-D(2mg/L)和中等浓度的NAA(0.2mg/L)配合诱导愈伤组织,能够较早启动愈伤化,且愈伤组织比较容易分化。植物激素6-BA 2mg/L、NAA 0.2mg/L、2,4-D 2mg/L、KT 0.5mg/L)组合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最好,愈伤组织淡黄绿又有光泽,结构蓬松,容易诱导出芽而且出芽多。4.在植物激素和蔗糖的组合中,最佳的浓度组合是6-BA 2mg/L,NAA 0.2mg/L,蔗糖40g/L。高浓度的蔗糖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分化。5.检测红景天组织培养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培养物的抗性基因表达情况,发现11个特异表达的基因,其中大部分基因与抗病性有关,3个基因未知其功能,这表明组织培养具有特殊的生理活动。利用红景天植物组织培养,我们除了可快速繁殖出大量的红景天种苗及多种代谢物质外,还可获其大量的优良无性系、单倍体、三倍体、多倍体及非整倍体,与细胞融合技术结合打破红景天种属间的界限,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障碍,培育红景天植物新品种和改良其种性。组织培养的植物细胞还是在细胞水平上分析研究的理想材料。因此通过红景天的组织培养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红景天的生理学、遗传学、育种学、胚胎学、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制药、以及生物化学等方面,以期全面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红景天植物。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绪论  11-27
  1.1 红景天属植物研究进展  11-19
    1.1.1 红景天属植物的生态学研究  11-12
    1.1.2 红景天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12-19
  1.2 红景天植物的开发与利用  19-23
    1.2.1 产品开发  19-20
    1.2.2 红景天属植物的栽培研究  20-21
    1.2.3 组织培养研究  21-22
    1.2.4 细胞培养  22
    1.2.5 人工合成红景天苷  22-23
  1.3 红景天濒危原因的分析  23-24
    1.3.1 内因  23
    1.3.2 外因  23-24
  1.4 组织培养设计方法  24
  1.5 组培过程中抗性研究  24-25
  1.6 立题依据和主要内容  25-27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7-39
  2.1 材料  27
  2.2 试验设计  27
  2.3 方法  27-31
    2.3.1 配制培养基  27-30
    2.3.2 取材  30
    2.3.3 接种  30
    2.3.4 培养条件  30
    2.3.5 愈伤组织的诱导  30-31
    2.3.6 愈伤组织的分化  31
    2.3.7 生根培养  31
  2.4 愈伤组织生长情况统计  31-32
    2.4.1 愈伤组织生长势  31-32
    2.4.2 愈伤组织生长情况统计计算公式  32
    2.4.3 愈伤组织分化出芽和生根情况统计  32
  2.5 抗性基因表达情况的检测  32-39
    2.5.1 总DNA 和总RNA 的提取  32-35
    2.5.2 引物设计与合成  35
    2.5.3 PCR 扩增  35-36
    2.5.4 RT-PCR 扩增  36
    2.5.5 RT-PCR 扩增片段回收、克隆及测序  36-39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39-51
  3.1 外植体取材时间和部位  39-41
    3.1.1 不同取材时间对茎段和叶片成活率和愈伤组织启动情况的影响  39-40
    3.1.2 不同取材时间对茎段和叶片成愈率及生长诱导值的影响  40-41
  3.2 植物激素的作用  41-44
    3.2.1 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  41-42
    3.2.2 愈伤组织分化情况  42-43
    3.2.3 生根培养情况  43-44
  3.3 抗性基因的检测  44-51
    3.3.1 PCR 扩增电泳结果  44
    3.3.2 RT-PCR 扩增电泳结果  44-45
    3.3.3 RT-PCR 克隆测序及比对结果  45-51
第四章 讨论  51-60
  4.1 外植体的取材  51-53
  4.2 植物激素的作用  53-55
    4.2.1 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效应  53-54
    4.2.2 6-BA 和2,4-D 对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的效应  54-55
    4.2.3 NAA 对生根培养的效应  55
  4.3 碳源的影响  55-56
  4.4 组织培养过程中抗性基因的表达  56-59
  4.5 结论  59-60
致谢  60-61
参考文献  61-67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7-68

相似论文

  1. 基于随机森林的植物抗性基因识别方法研究,Q943
  2. 水稻恢复系明恢63稻瘟病抗性基因Pimh(t)的精细定位及主效QTLs检测,S511.21
  3. 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SC10株系抗性的遗传和抗性基因的定位及标记辅助选择,S565.1
  4. 光环境调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Q945
  5. 茉莉酸甲酯诱导的小麦白粉病抗性和9个抗病相关基因表达间的关系,S512.1
  6. 转萝卜过氧化物酶基因RsPrx1酵母表达条件优化及其抗性机理研究,Q943.2
  7. 番茄黄化卷叶病的抗病性鉴定及其与番茄叶片结构相关性的研究,S436.412
  8. 耐黄龙病寄主植物RGA的分离鉴定及侵染相关序列的表达分析,S436.661
  9. 茶梨组织培养的初步研究,S792.99
  10. 红景天苷及其类似物的合成和初步生物活性研究,R284.1
  11. 中药肉苁蓉多糖和总苷的提取分离及质量控制方法研究,R284
  12. 红景天苷体外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分化及其分子机制,R285.5
  13. 秦岭野生兰属植物组织培养及分子遗传多样性研究,S682.31
  14. 始旋链霉菌普那霉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功能和表达研究,Q933
  15. 可视化HMM抗性基因建模研究,TP391.41
  16. 水稻品种9311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鉴定与精细定位,S511
  17. 隐藏嗜酸菌对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的As~(3+)抗性基因表达与浸矿作用的影响研究,Q93
  18. β-葡萄糖苷酶非水相介质中催化作用的研究,TQ464.3
  19. 茉莉酸甲酯和蚧虫诱导柑橘抗性基因的研究,S666
  20. 粳稻云引稻瘟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学分析及精细定位,S511.22
  21. 分子标记技术在高山红景天性别鉴定中的应用研究,S567.239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药用作物 > 草本 > 多年生 > 其他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