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3D游戏引擎框架及智能角色行为策略研究

作 者: 王晓哲
导 师: 李从信
学 校: 大庆石油学院
专 业: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关键词: 3D游戏引擎 行为策略 智能角色 适应性 Virtools 强化学习 Q学习
分类号: TP39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596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游戏引擎已经逐渐成熟,尤其是3D游戏引擎。但由于诸多原因,我国对3D游戏引擎的研究相对滞后。国家已经将网络游戏引擎的开发纳入了863计划,这将大大推动我国3D游戏引擎开发的步伐。现在的3D游戏引擎越来越多地加强人工智能来提高游戏的可玩性。目前,智能角色已经成为3D游戏引擎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特别是对智能角色行为策略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针对3D游戏引擎,介绍了其概念,分析并比较了几款著名的3D游戏引擎,结合全球著名的多功能的三维开发工具Virtools,对3D游戏引擎框架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并利用Virtools软件开发了油田虚拟操作仿真演练系统。其次,介绍了3D游戏中的智能角色及其模型,总结了智能角色的行为特点,对智能角色的行为策略经行了深入研究。传统智能角色的开发方法是使用预先编辑的脚本来描述角色的行为,这种开发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弥补这种缺陷,本文提出了适应性智能角色概念。Q学习算法总是选择最优策略,使用它设计的智能角色会一直处于最优状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引入了协调函数,对Q学习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利用改进的Q学习算法,在Virtools中,设计并实现了3D格斗游戏。经过多方面测试,3D格斗游戏中的适应性智能角色能够跟据与玩家的格斗战绩,自我调整智能水平,与玩家水平保持一致,克服了传统智能角色的缺陷,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7
创新点摘要  7-9
引言  9-10
第1章 3D 游戏引擎框架研究  10-25
  1.1 3D 游戏引擎概念  10-11
  1.2 著名3D 游戏引擎的分析和对比  11-13
  1.3 VIRTOOLS 软件的研究与分析  13-21
  1.4 VIRTOOLS 软件在油田项目中的应用  21-25
第2章 智能角色行为策略研究  25-29
  2.1 智能角色介绍  25-27
  2.2 智能角色行为策略研究  27-29
第3章 Q 学习算法的研究与分析  29-34
  3.1 强化学习简介  29-30
  3.2 Q 学习算法的研究与分析  30-34
第4章 基于VIRTOOLS 的3D 格斗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34-55
  4.1 格斗游戏中智能角色的研究  34-36
  4.2 适应性智能角色的设计  36-39
  4.3 3D 格斗游戏的设计与实现  39-52
  4.4 适应性智能角色的评价及改进  52-55
结论  55-57
  一、本文工作总结  55-56
  二、下一步工作  56-57
参考文献  57-60
发表文章目录  60-61
致谢  61-62
详细摘要  62-66

相似论文

  1. 基于多Agent理论的卫星协同定轨技术研究,V474
  2. 基于流形学习的高维流场数据分类研究,V231.3
  3. 英语课堂形成性评估与学生学习态度研究,H319.3
  4.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5. 任务型教学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H319
  6. 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研究,G633.6
  7. 基于智能学习的多传感器目标识别与跟踪系统研究,TP391.41
  8. Q学习在基于内容图像检索技术中的应用,TP391.41
  9. 基于多示例学习的用户关注概念区域发现,TP391.41
  10. 面向文景转换的角色动画生成技术研究,TP391.41
  11. 唇读中的特征提取、选择与融合,TP391.41
  12. 多样性密度学习算法的研究与应用,TP181
  13. 基于过程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G434
  14. 美国“写作教室”理论与实践初探,G633.3
  1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科教电视节目编导策略研究,G222.3
  16. 广州市南沙区农村初中班主任胜任力研究,G635.1
  17. 初中语文小组合作教学探究,G633.3
  18. 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G633.91
  19. 对农村初级中学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G633.6
  20. 提高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研究,G633.8
  21. 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G633.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