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古代诗意论

作 者: 刘义军
导 师: 吴兴明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诗意性 诗性智慧 言尽意 言不尽意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3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哲学或是智慧,这是中西诗学思维的原始奠基。西方诗学以追求相同性、真理性、普遍性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而中国文论以追求诗意的朗现为自己的价值目标。中国诗意论的价值重在无限中扩大与延伸,这种扩展与延伸,并不会把我们带入西方诗学的普遍性与本质特征的方向,这种诗意论的意义扩展始终是不确定性和变化性的,并且由于自己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而意义丰富。中国诗意论的原则是注重诗意不在场的那部分的价值,即从有限的言语中能够表达无穷的意味,归根结底,这种诗意论的蕴涵是难以穷尽的“意”。 中国文论的这种诗意论特征起肇于《易经》与老庄哲学的“言意之思”,繁盛于魏晋时期以王弼为首推动的“言意之辨”。这一哲学的思想逐渐被引入中国文艺领域,并将中国的文艺思想不断向前推进。不管是钟嵘的“滋味说”还是刘勰的“隐秀论”,不管是皎然的“意境说”还是严羽的“妙悟说”,不管是袁枚的“性灵说”还是王国维的“境界说”,中国古代思想家与文论家从未停止探索这种诗意论的内在品质特征,在这悠久的探索中都强调诗意论的“韵外之致”、“味外之味”、“言不尽意”以及“象外之象”。这种诗意论的特征是具体活泼、生动气象的意义状态和审美方式,其旨归是通过在场的东西(所谓“状溢目前曰秀”)努力品味、体悟、想象、传达不在场的东西(所谓“情在词外曰隐”),二者的有机融合让读者体味到“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中国诗意论的这种独特品质深深地灌注在中国文艺领域的方方面面。 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中国古代诗意论研究:绪论,分析中国古代诗意论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属性;第一章,言意论的开启——庄子的诗言意义说;第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7
一、绪论  7-16
  1、中西诗学的根本立足点——智慧还是哲学  7-12
  2、中国古代诗意论的价值属性与取向  12-16
第一章 言意论的开启——庄子的诗言意义说  16-24
  1、庄子诗言意义说的基本内涵  16-20
  2、庄子诗言意义论的内在属性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20-21
  3、诗言志与诗意的关系  21-24
第二章 魏晋玄学与诗意论之关连  24-30
第三章 中国古代诗言意义论的重要论说  30-48
  1、诗缘情  30-34
  2、滋味说  34-40
  3、隐秀论  40-42
  4、境界论  42-48
第四章 中国古代诗意论研究的意义和展望  48-51
结语  51-52
参考资料: 专著、论文  52-57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附录  57-58
声明  58-59
致谢  59

相似论文

  1. 诗性智慧视野下翻译文学中译者主体性研究,I046
  2. 魏晋时期“言不尽意”论的逻辑解读,B81
  3. 江南鱼稻文化的诗学研究,I206.09
  4. 《文心雕龙》言意观的语用学分析,H030
  5. 试析“诗性智慧”,B83
  6. 两宋山水画造境之初探,J212
  7. 价值主体性:主体性研究的新视域,B018
  8. 塔尔科夫斯基电影观研究,J905
  9. 维柯的诗性智慧研究,B546
  10. 维柯及其《新科学》研究,I01
  11. 浅析竹林玄学思想在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中的体现,I207.22
  12. 言不尽意论,I206.2
  13. 论王阳明美学思想,B83-092
  14. 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性智慧,J120.9
  15. 庄子寓言与诗性智慧研究略稿,I206.2
  16. 绘画创作体验的诗意思考,J204
  17. 论儿童的诗性智慧,G623.2
  18. 论叶燮的诗性智慧,I206.2
  19. 论维柯的诗性智慧观,I5
  20. 论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形态与价值诉求,J21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