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构建广饶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作 者: 邓兴彦
导 师: 张凯;崔兆杰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工业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工业代谢 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循环经济链网 共生关系
分类号: F2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286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随着资源能源的日益缺乏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21世纪的迫切要求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循环经济在产业维度上、工业系统中的具体体现,它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为基础,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的一种工业发展模式。构建并运营实施循环经济型工业发展模式,是解决当今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 广饶县工业基础较好,工业门类较多,但大多是制浆造纸、石油化工、纺织印染、橡胶轮胎等高物耗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刻不容缓,因此,论文选择广饶县进行构建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例研究。 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确定研究的技术路线,提出构建区域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分成四个步骤,即工业现状调查、工业系统分析、工业循环经济体系评价与调控体系建立、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立,并提出了构建和分析工业循环经济系统的相关理论方法与措施。 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工业代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饶县工业主要物质代谢过程、资源能源消耗、废物产生情况等。分析表明,广饶县工业资源能源消耗量大、废物循环利用率不高。 为合理评价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发展过程进行实时调控,建立起评价和调控体系,并确定以熵技术支持下的层次分析法作为指标权重赋值方法,以距离函数模型作为评价方法。对广饶县的评价结果表明:广饶县的工业循环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一般;资源利用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和环境管理水平是发展的限制因素。 在对广饶县工业系统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思路,从“点、线、面”三个层次,因地制宜,建立起适合广饶县工业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减量化方面,论文重点论述了造纸和石化行业的清洁生产;再利用方面,论文重点以造纸、石油化工、农副产品加工、纺织印染、氯碱化工、热电联产为例,构建循环经济链条;再循环方面,论文重点以废纸、废橡胶、废旧

全文目录


摘要  7-9
ABSTRACT  9-11
第一章 引言  11-26
  1.1 论文选题背景  11-12
  1.2 工业循环经济及其发展模式  12-16
    1.2.1 工业循环经济的概念  12
    1.2.2 国内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  12-13
    1.2.3 国内外典型工业循环经济模式  13-16
  1.3 工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16-24
    1.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6
    1.3.2 循环经济理论  16-20
    1.3.3 工业生态学理论  20-23
    1.3.4 清洁生产理论  23
    1.3.5 系统工程理论  23-24
  1.4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4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4-26
第二章 构建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技术路线  26-34
  2.1 工业现状调查  27
  2.2 工业系统分析  27-28
  2.3 工业循环经济评价调控体系建立  28
  2.4 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28-34
    2.4.1 减量化的实现  28-30
    2.4.2 再利用的实现  30-32
    2.4.3 再循环的实现  32-34
第三章 广饶县工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34-44
  3.1 广饶县工业现状及调查  34-35
    3.1.1 工业总体现状  34-35
    3.1.2 相关企业调查  35
  3.2 工业现状分析  35-44
    3.2.1 工业代谢分析  35-38
    3.2.2 企业水耗分析  38-40
    3.2.3 企业能耗分析  40-41
    3.2.4 企业废水分析  41-42
    3.2.5 固体废物分析  42-44
第四章 广饶县工业循环经济评价调控体系研究  44-56
  4.1 评价调控体系的功能及原理  44-46
    4.1.1 评价调控体系的功能  44
    4.1.2 评价调控模型及其原理  44-46
  4.2 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6-47
    4.2.1 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原则  46
    4.2.2 工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46-47
  4.3 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方法建立  47-51
    4.3.1 指标权重确定  47-49
    4.3.2 评价数学模型  49-50
    4.3.3 评价等级划分  50-51
  4.4 广饶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51-56
    4.4.1 评价过程  51-54
    4.4.2 评价结果  54
    4.4.3 限制因子辨析  54-55
    4.4.4 调节措施  55-56
第五章 广饶县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  56-81
  5.1 减量化模式  56-59
    5.1.1 造纸行业清洁生产  57-58
    5.1.2 石油化工行业清洁生产  58-59
  5.2 再利用模式  59-72
    5.2.1 造纸印刷为中心的链条  60-62
    5.2.2 石油化工为中心的链条  62-64
    5.2.3 食品加工为中心的链条  64-66
    5.2.4 纺织印染为中心的链条  66-68
    5.2.5 橡胶轮胎为中心的链条  68-69
    5.2.6 氯碱化工为中心的链条  69-70
    5.2.7 热电联产为中心的链条  70-72
  5.3 再循环模式  72-76
    5.3.1 废纸资源化利用  72
    5.3.2 废橡胶资源化利用  72-73
    5.3.3 废旧塑料资源化利用  73-74
    5.3.4 废玻璃资源化利用  74-75
    5.3.5 粉煤灰资源化利用  75-76
  5.4 区域工业循环经济系统共生模式  76-81
    5.4.1 共生网络运作模式  76-77
    5.4.2 共生关系分析  77-79
    5.4.3 柔性分析  79-81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81-84
  6.1 结论  81-82
  6.2 建议  82-84
参考文献  84-89
致谢  89-90
硕士期间的论文成果  90-91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91

相似论文

  1. 城市商品住宅开发风险分析与应对研究,F293.35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4. 基于GIS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研究,X321
  5.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6. 黄磷储罐区安全评价方法研究,TQ126.317
  7.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8.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9.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10.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11. 高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G647
  12. 应急物流通道的选择与评价研究,X43
  13. 苏中地区镇域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研究,X826
  14.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S344
  15. 中国的教育公平监测: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G521
  16. LNGF公司硼泥综合利用项目投资机会研究,F426.72
  17. 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G643
  18. 中职生通用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及实施研究,G712.0
  19.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高校图书馆危机评价研究,G258.6
  20. 阳城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评价与安全投入优化,X936
  21. 青年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构建,C964.2

中图分类: > 经济 > 经济计划与管理 > 国民经济管理 >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