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英汉语用领域中不合作现象研究

作 者: 罗媛
导 师: 罗亦君;??段成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合作原则 不合作现象 语境 假信息 社会语言差异
分类号: H03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8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不合作现象普遍存在于汉语,英语及跨文化交际中。这一现象是由于语境的介入而产生的。本文对英汉语用领域中的不和作现象进行了初步研究。文章认为Grice的合作原则必须放在语境中来研究,因为语境干涉了语言符号及合作原则。因此,日常对话中有大量的不合作现象产生并违背了Grice提出的四大会话准则(即质量准则,数量准则,关系准则和方式准则),然而,并未影响对话和交流的顺利进行,在汉语对话中这一情况犹为多见。鉴于此,我们开始意识到汉语文化对语用原则及策略的影响。由于绝大多数语用理论都源于西方(特别是英语国家)并基于英语语料之上,当移植到汉语中时就会不可避免地遇到阻碍。合作原则就是一个例子。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合作原则是否有助于所有会话和交流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第一章:语境中的合作原则主要是相关理论的引述。文章首先介绍了Grice的合作原则及四大会话准则,即质的准则(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关系准则(要有关联)和方式准则(要清楚明白,即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井井有条。);其次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语境的概念,即语境的定义,语境的分类以及语境的实质。最后阐述了合作原则和语境的关系:非语言语境和语言语境介入语言符号,进而介入合作原则并产生了好的结果——语境填补粗疏,补充指示语的含义,创造了话语的前提,解释了隐性行事性语句,会话含义也在语境上推导出来,因此,导致了不合作现象的产生成为可能。 第二章:英汉中存在的不合作现象作为全文的核心主要从四个方面对英汉日常会话及交际中存在的大量不合作的事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数量的不合作,关系的不合作,方式的不合作及质量的不合作。这些不合作不仅未导致交际失败甚至促使了交际成功。这种成功归因于语境的帮助,即非语言媒介,常识逻辑和常规以及活的语境。 第三章:文化对语用原理的影响从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首先,列举了合作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造成的语用失误。其次,分析了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对社会语言差异的敏感度低,无意识的语用迁移。最后,总结了文化对语用原则的运用的影响,指出了语用原则要建立在语料的基础之上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一些基于英汉语料上的具体的语用原则及策略的运用。 结论:从三个方面指出了研究文化对语用原理的影响的意义。首先,简要重述了英汉语言交际中存在的不合作现象;接着,指出了意识到文化对语用原理的影响的好处;最后,提出了作者对于如何更好地运用语用原理以减少语用失误及交际失误进而促进交际成功的建议。

全文目录


Abstract  5-7
摘要  7-10
Introduction  10-12
Chapter One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Context  12-26
  1.1 COOPERATIVE PRINCIPLE  12-14
    1.1.1 Definition  12-13
    1.1.2 The Maxim of Quality  13
    1.1.3 The Maxim of Quantity  13-14
    1.1.4 The Maxim of Relevance  14
    1.1.5 The Maxim of Manner  14
  1.2 CONTEXT  14-19
    1.2.1 Definition  14-15
    1.2.2 Categorization  15-18
    1.2.3 The Substance of Context  18-19
  1.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CONTEXT  19-26
    1.3.1 The Contextual Interference in Language Signs  19-20
    1.3.2 The Contextual Interference in the Cooperative Princlple  20-26
      1.2.3.1 The Results of Contextual Interference  21-25
      1.3.2.2 The Existence of Non-cooperation Being Possible  25-26
Chapter Two The Existence of Non-cooperation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26-46
  2.1 THE NON-COOPERATION IN QUANTITY  26-31
    2.1.1 The Inadequacy of Information  26-28
    2.1.2 The Redundancy of Information  28-31
  2.2 THE NON-COOPERATION IN RELEVANCE  31-32
    2.2.1 The Skip of Thought  31-32
    2.2.2 Avoidance  32
  2.3 THE NON-COOPERATION IN MANNER  32-37
    2.3.1 Reason One:Ambiguous Thoughts  33-36
    2.3.2 Reason Two:Vague Mentality  36-37
  2.4 THE NON-COOPERATION IN QUALITY  37-42
    2.4.1 The False Message in a Speech Act  38
    2.4.2 The Effect of False Message in Communication  38-42
  2.5 THE SUCCESS OF COMMUNICATION WITH NON-COOPERATION  42-46
    2.5.1 The Reasons for Success  42
    2.5.2 The Ways to Achieve Success  42-46
      2.5.2.1 Extra-linguistic Medium  42-44
      2.5.2.2 Common Sense, Logic and Convention  44
      2.5.2.3 Context Alive  44-46
Chapter Three Cultural Influence on Pragmatic Theories  46-53
  3.1 PRAGMATIC FAILURE OF CP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47-48
  3.2 THE CAUSES OF PRAGMATIC FAILURE OF CP  48-50
    3.2.1 The Insensibility of the Sociolinguistic Diversities  48
    3.2.2 The Unconscious Pragmatic Transfer  48-50
  3.3 THE CULTURAL INFLUENC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AGMATIC THEORIES  50-53
    3.3.1 The Necessity of Pragmatic Theories to Be Based on Language Materials  50-51
    3.3.2 Specific Pragmatic Theory Based on Chinese and English Materials  51-53
Conclusion  53-55
Bibliography  55-56

相似论文

  1. 科学语境论浅析,N02
  2. 模糊性问题的语境论解释,N02
  3. 维特根斯坦语境论探究,B521
  4.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语境分析及哲学意义,B842.1
  5. 碎片化语境下的消费者信息选择路径研究,G206
  6. 合作原则框架下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G633.41
  7. 小学语文语境式词语教学探究,G623.2
  8.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语境的运用,H195
  9. 关联—顺应模式下英汉词语文化联想意义的翻译研究,H315.9
  10. 从语境顺应看《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I046
  11. 英汉双关修辞格对比浅析,H15
  12. 语用关联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理解,H319
  13. 现代汉语语境的解释功能与对外汉语教学,H195
  14. 翻译中的文化语境与词义选择,H35
  15. 从描述翻译学视角比较《论语》的两个英译本,H315.9
  16. 从篇章语言学角度分析德国网络上的租房广告,H33
  17. 社区口译中的语境顺应,H059
  18. 常熟话体范畴研究,H173
  19. 顺应论视角下政治外交辞令的语用策略研究,H030
  20. 论社会语言学视野下的网络语言,H109.4
  21. 评语类网络流行语的语用意义研究,H030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 语义学、语用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