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抗坏血酸和DL-苹果酸

作 者: 徐小娜
导 师: 范世华
学 校: 东北大学
专 业: 分析化学
关键词: 顺序注射分析 化学发光法 抗坏血酸 DL-苹果酸
分类号: TQ460.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将顺序注射(SI)进样技术与化学发光(CL)检测技术相结合,进样和检测都由计算机控制,提高了测定方法的自动化程度,使得操作更加简便,并首次用于抗坏血酸和DL-苹果酸含量的测定。 论文第一部分介绍化学发光检测技术的原理、特点、流动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及化学发光分析法的最新进展与应用。 第二部分介绍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药物中的抗坏血酸。实验基于甲醛增敏作用下盐酸介质中,高锰酸钾氧化抗坏血酸产生较强的化学发光的原理。用单因素法对各参数如进样体积、物质浓度、流速等进行了优化。方法测定抗坏血酸的线性范围为1.0x10-9~2.0×10-6mol/L,检出限(3σ)为5.0x10-10 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3%(1.0×10-7mol/L,n=11)。用于药物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一致。 第三部分介绍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DL-苹果酸的初步研究。在硫酸介质中,高锰酸钾直接氧化DL-苹果酸产生很强的化学发光。采用单因素法对实验各参数进行了优化,在156μL的进样体积和84样/h的采样频率下得到DL-苹果酸的浓度在1.0x10-4~1.0x10-2mol/L范围内与发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为5.0×10-5mol/L,相对标准偏差为1.3%(5.0×10-3mol/L,n=11)。 第四部分对顺序注射和化学发光联用技术的特点及实验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总结。

全文目录


独创性声明  4-5
中文摘要  5-6
ABSTRACT  6-11
第一章 概述  11-26
  1.1 引言  11
  1.2 化学发光分析法原理  11-12
  1.3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  12-14
  1.4 化学发光分析法中常用的反应体系  14-19
    1.4.1 鲁米诺化学发光反应体系  14-15
    1.4.2 使用光泽精和吖啶类反应体系  15-16
    1.4.3 联吡啶钌(Ⅱ)反应体系  16-17
    1.4.4 高锰酸盐反应体系  17-18
    1.4.5 其他反应体系  18-19
  1.5 化学发光分析法中的应用进展  19-25
    1.5.1 无机化合物的发光分析  19-21
    1.5.2 有机化合物的发光分析  21-25
  1.6 展望  25-26
第二章 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药物中的抗坏血酸  26-42
  2.1 引言  26-27
  2.2 实验部分  27-30
    2.2.1 仪器装置  27-29
    2.2.2 试剂及配制  29
    2.2.3 顺序注射系统的操作过程  29-30
  2.3 结果与讨论  30-38
    2.3.1 进样顺序  30-32
    2.3.2 盐酸溶液的浓度  32
    2.3.3 甲醛溶液的浓度  32-33
    2.3.4 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33
    2.3.5 抗坏血酸溶液的进样体积  33-35
    2.3.6 高锰酸钾溶液的进样体积  35-36
    2.3.7 系统流速  36
    2.3.8 实验参数  36-37
    2.3.9 共存物质的影响  37-38
  2.4 分析性能  38-39
    2.4.1 校正曲线  38
    2.4.2 精密度  38-39
    2.4.3 检出限  39
  2.5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  39-41
  2.6 样品分析  41-42
第三章 顺序注射化学发光联用技术测定DL-苹果酸  42-56
  3.1 引言  42-43
  3.2 实验部分  43-46
    3.2.1 仪器与装置  43-44
    3.2.2 试剂及配制  44-45
    3.2.3 顺序注射系统的操作程序  45-46
  3.3 结果与讨论  46-55
    3.3.1 实验参数优化  46-52
    3.3.2 共存物质的影响  52
    3.3.3 分析性能  52-55
  3.4 实际样品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55-56
第四章 结论  56-57
参考文献  57-66
致谢  66

相似论文

  1.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TS221
  2. 洋葱假单胞菌S31脂肪酶的分离提取及其在食品中应用,TS201.25
  3. 腌肉中挥发性N-亚硝胺的形成与控制研究,TS251.51
  4. 外源H2O2和AsA对大蒜试管苗玻璃化及内源活性氧代谢特征的影响,S633.4
  5. 酸雨对油菜的胁迫机理及外源抗坏血酸的缓解效应研究,S565.4
  6. 丛枝菌根真菌(AMF)对黄瓜植株盐胁迫伤害的缓解及其生理效应研究,S642.2
  7. 不结球白菜抗坏血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BcPMI2的功能分析,S634.3
  8. 预阳极化超薄碳糊膜电极的构建及应用研究,O657.1
  9. 外源抗坏血酸对镉胁迫下油菜生长及产量影响,S565.4
  10. 第二代化学发光试剂检测乙肝表面抗原的多中心评估,R446.6
  11. 高压脉冲电场在消毒奶加工中的应用及其对脂质的影响研究,TS252.2
  12. 基于Raman光谱的DNA辐射损伤及其保护的研究,Q691
  13. 异抗坏血酸钠一次结晶母液回收利用研究,X703
  14. 顺序注射光度分析法测定环境水中总有机碳和钼的研究,X832
  15. 顺序注射光度法测定食品中NaFeEDTA和酒石酸,TS207.3
  16. 基于碳纳米管复合物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小分子检测中的应用,TB383.1
  17. β-环糊精与几种客体的分子识别及药物包结研究,TQ461
  18. 热辅助解吸常压化学离子化源的构建与应用,O657.63
  19. 电极修饰特性与某些药物的电化学分析,R927.2
  20. 顺序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甲醛和盐酸克伦特罗,R115
  21. 海水介质中一氧化氮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X83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制药化学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产品检验及分析鉴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