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差异比较研究

作 者: 郑长海
导 师: 马耀峰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典型区 入境旅游 差异 对比分析
分类号: F5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2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同样是客观普遍存在的,其存在和变化又将对经济、社会、环境等产生多方面复杂的影响,总的来讲既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影响。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业的区域差异已经日益明显,由此而产生的问题和负面影响将阻碍中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对区域旅游差异的深入分析及研究就成为当前旅游领域的一种必然选择。目前国内外对区域旅游发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市场的营销和开拓等方面,而对区域之间旅游发展的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的较少,且往往研究的空间尺度比较单一,大多研究仅仅针对旅游发展差异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内容不够全面;研究方法也仅仅局限在定性研究或简单描述性统计分析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结论缺乏说服力,研究结果片面化,因此现实指导意义不大。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典型区入境旅游流东-西递进空间演化机理研究》,选取中国六大典型旅游区做为研究区域范围,以六大典型旅游区所辖的17个旅游省市做为分析比较对象,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客观、准确、全面地对中国六大典型区入境旅游发展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以期寻求缩小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并促进其整体协调、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通过此种深层次对比分析为中国六大典型区旅游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介绍入境旅游差异的研究意义,国内外对区域差异研究的现状;二是界定中国入境旅游典型区,并确定中国入境旅游差异对比研究的空间范围;三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差异指标对六大典型区所辖的17个省市做了对比分析,从区域角度出发,得出近年来中国入境旅游差异在不同尺度下的变化趋势和特征;四是提出了提升中国入境旅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通过对六大典型旅游区所辖17个省市的不同尺度下和不同指标的对比分析下,本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东西旅游带间旅游外汇收入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迅速扩大,而相对差异在缓慢上升。六大典型区区域内旅游外汇收入的绝对差距(除2003年)整体上呈现扩大的趋势,而六大典型区区域内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对差距变化并不一致,东部三大区域内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对差异整体上呈下降的趋势,其中长三角的相对差异程度最小,环渤海和珠三角的相对差异相对较高。蜀渝旅游区内相对差异波动较大,但变近几年来相对差异有上升趋势,云贵旅游区内相对差异波动较小,区域稳定,甘陕旅游区近几年有增长趋势,总体有上升趋势。(2)东部旅游带旅游外汇收入增长速度除个别时段外,均落后于西部旅游带。东部旅游带与西部旅游带旅游外汇收入增长速度的相对差异变化呈下降趋势。典型区域旅游外汇收入的增长速度在不断上升,但区域间旅游外汇收入增长速度的绝对差距一直在不断缩小,与此同时,区域间旅游外汇收入增长速度的相对差距(除2003、2007两年)也一直比持续下降。(3)环渤海地区的旅游省际差异波动平缓,但是对六大典型区的贡献值偏高,说明环渤海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是造成六大典型区差异的主要原因。云贵地区的省际差异贡献值最小,多年来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珠三角地区的省际差异呈现上升趋势,说明珠三角地区近年来入境旅游也的发展的费均衡性有所加大。长三角地区的差异则有说下降,说明长三角地区的入境旅游业发展趋于均衡。川渝旅游区的贡献值经历了先低后高的变化。甘陕旅游区的值则是2007年以前一直在增大,2008年出现了极低值。(4)东部旅游区中环渤海的集中程度最低,珠三角最高;西部地区中是川渝旅游区的集中程度最低,云贵旅游区集中程度最高。因此,环渤海和川渝地区入境旅游业的专业化集中程度还须进一步努力。本文以国家旅游局历年统计的入境旅游资料为基础,并结合笔者亲自参加的旅游市场问卷调查为辅助参考,在实证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入境旅游差异的对比研究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创新:(1)目前学术界对于入境旅游差异研究主要集中在省域范围内,或者全国范围内,对典型旅游区入境旅游差异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中国六大典型旅游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进行了入境旅游差异的对比分析,选取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等经济指标和Theil系数、区位熵等差异指标进行了不同尺度的对比研究,为全面科学的揭示中国入境旅游流的东西递进演化规律和机理分析做好了铺垫工作。(2)注重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论文撰写依据了作者亲自参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771058)课题组,2008年赴六大典型旅游区对入境游客实际调研以及当面访谈,在此基础上,整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使得结论更具有说服力和科学性。鉴于研究能力有限和资料的限制,在研究区域上,仅仅针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旅游区差异进行了分析研究,没有在全国范围进行差异研究分析,对于全国非典型旅游区未能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得出全国范围的差异成果,因而有待于进一步去完善。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1
第1章 绪论  11-18
  1.1 研究背景  11-13
  1.2 研究目标  13
  1.3 研究意义  13-14
    1.3.1 理论意义  13
    1.3.2 现实意义  13-14
  1.4 研究综述  14-18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15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18
第2章 理论基础  18-21
  2.1 区域增长理论  18
  2.2 均衡增长理论  18-19
  2.3 不均衡增长理论  19
  2.4 增长极理论  19-20
  2.5 区域差异理论  20-21
第3章 研究区界定、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1-27
  3.1 典型区概念  21
  3.2 研究区界定  21-23
  3.3 研究方法  23-25
    3.3.1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23
    3.3.2 文献分析法  23-24
    3.3.3 比较分析法  24
    3.3.4 典型研究方法  24
    3.3.5 时间序列分析法  24-25
  3.4 数据来源  25
  3.5 技术路线  25-27
第4章 中国典型区入境旅游发展水平比较  27-36
  4.1 区域差异的测度指标  27-28
  4.2 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  28-32
    4.2.1 发展水平的省际差异  28-29
    4.2.2 发展水平的区域内差异  29-30
    4.2.3 发展水平的区域间差异  30-31
    4.2.4 发展水平的旅游带间差异  31-32
  4.3 入境旅游经济发展速度的比较  32-36
    4.3.1 发展速度的省际差异  32-33
    4.3.2 发展速度的区域内差异  33-34
    4.3.3 发展速度的区域间差异  34-35
    4.3.4 发展速度的旅游带间差异  35-36
第5章 典型区旅游差异的比较分析  36-44
  5.1 Theil系数  36-38
  5.2 旅游外汇收入波动分析  38-41
  5.3 入境旅游业区位熵对比  41-44
第6章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策略和建议  44-48
  6.1 西部地区突出旅游产业的主体功能地位  44-45
  6.2 东部地区强化人才培训及激励机制  45
  6.3 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旅游服务  45-46
  6.4 探索跨区域旅游合作新方式  46-47
  6.5 树立国家整体形象,拓展宣传渠道  47-48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应用展望  48-51
  7.1 主要研究结论  48-49
  7.2 创新点及其应用  49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49
  7.4 未来研究展望  49-51
参考文献  51-56
致谢  56-5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57

相似论文

  1. 云南高原湖泊底泥堆积区生态条件下磷、氮等污染物的转化规律,X131.2
  2. 马洛—克罗恩社会赞许性量表的修订及相关研究,B841.7
  3. 广州与河源中学地理教育区域差异分析,G633.55
  4. 高中男、女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差异及对其英语词汇学习的影响,G633.41
  5. 基于感性工学的家具把手及拉手设计研究,TS664.01
  6. 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X502
  7. 不同基因型玉米根叶衰老差异及调控研究,S513
  8. 弱光胁迫及光恢复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差异蛋白组分析,S513
  9.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X24
  10. 棉铃虫和烟夜蛾在4个辣椒品种上的寄主适合度差异研究,S436.418
  11. 抗倒伏油菜根、茎解剖结构及木质素含量和木质素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研究,S565.4
  12. 高温胁迫条件下紫花苜蓿抑制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与初步分析,S541.9
  13.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基因差异表达的cDNA-AFLP分析及atp6基因RNA编辑研究,S565.1
  14. 棉纤维起始发育优势基因表达谱和三个新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初步分析,S562
  15. 稻米外观品质氮素效应的解剖学与生化学分析,S511
  16. 水稻叶色敏感基因型筛选及其对氮素响应的生理机制,S511
  17. 萝卜镉胁迫响应相关基因克隆及其表达分析,S631.1
  18. 中国生猪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F323.3
  19. 猪链球菌2型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基因表达谱差异分析,S858.91
  20.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证研究,G633.41
  21. 大学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237.6

中图分类: > 经济 > 旅游经济 > 中国旅游事业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