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长安城的文化、经济价值分析与遗产保护

作 者: 张祖群
导 师: 赵荣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汉长安城 大遗址 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遗产保护
分类号: K87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941次
引 用: 1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内外用于价值分析的文化遗产的准确定义需要辨析。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可将文物、建筑群、遗址等界定为文化遗产,其实质是描述那些从祖先那里继承而来的,对现代而言不仅有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还表现了社会文化进步、与社会文化进步有关的事物。文化遗产存在形态有三种:实存形态、虚存形态与复存形态。在进行多个方面的研究综述后,同时鉴于大遗址研究的多学科参与属性,认为文化遗产的研究应从三方面考虑:①考察调研遗产本身的现状、特征、布局,以及历史背景和地理环境等;②认清遗产价值的内涵与构成关系,因而重新评估遗产的文化价值与定量计算遗产的经济价值;③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措施。 大遗址的经济价值源自于其文化价值。文化价值是第一位的、主导的、不可经济衡量的;经济价值是第二位的、派生的、可经济衡量的。重新评估大遗址保护中的社会文化价值后认为:①汉长安城经过几千年的自然与人为破坏,仍然基本完好保存至今。②汉长安城有着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社会文化价值。③应尽一切可能保护中国大遗址,特别是汉长安城,让后人看到前人的智慧与伟大的建筑。从投资和收益上间接计算大遗址的经济价值,建立地价表面,生成城市地价等直线图,得出汉长安城总体保护区划内的总地价漏损P为939.2亿元人民币,总的保护措施费用U为35737.6万元人民币,经济价值E约为935.62624亿元人民币。从福利最大化、文化遗产的利益最大化、零利润时的费用、固定开支减少时的供应、文化遗产的优化利用等方面探讨了大遗址的优化利用理论。 汉长安城遗产保护必须坚持原真性、可读性与可持续性,应该保护其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方面。分析了覆盖保护方法、场馆保护方法、技术保护方法、综合保护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分区保护措施,特别是对于重点保护区给出了基本保护措施、地上遗址保护措施、地下遗址保护措施与城墙、城门、城角遗址保护措施等。在技术层面上还探讨了实施工程措施的技术指标与技术要求。最后还探讨了社会管理层面保护措施与规划期限内不能搬迁的村庄乡村景观整饬措施。 论文研究创新主要体现在:①初步将文化遗产价值划分为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②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初步计算;③提出文化遗产的相应的保护措施;④大遗址价值评估与遗产保护研究可以遵循一定范式。并提出今后需要继续加强研究的问题。

全文目录


1.绪论  8-25
  1.1 概念辨析  8-11
    1.1.1 文化遗产  8-10
    1.1.2 大遗址  10-11
    1.1.3 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  11
  1.2 研究综述  11-20
    1.2.1 汉长安城考古研究综述  11-13
    1.2.2 汉长安城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13-14
    1.2.3 汉长安城规划思想、布局与结构研究综述  14-15
    1.2.4 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  15-16
    1.2.5 国内文物保护研究机构研究综述  16-19
    1.2.6 遗产价值研究综述  19-20
  1.3 研究思路  20-23
  1.4 理论基础  23-24
  1.5 资料获取  24-25
2.汉长安城二重价值分析  25-48
  2.1 重新认识大遗址保护中的社会文化价值  25-31
    2.1.1 社会文化价值再认识的契入  25
    2.1.2 汉长安城的社会文化价值评估  25-30
    2.1.3 社会文化价值评估的小结  30-31
  2.2 大遗址经济价值:投资和收益  31-34
    2.2.1 文化遗产的收益  31-32
    2.2.2 文化遗产的投入  32
    2.2.3 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序列  32-34
    2.2.4 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计算思路  34
  2.3 大遗址的地价漏损  34-38
  2.4 大遗址的保护措施费用  38-42
  2.5 大遗址的优化利用:几个分析模型  42-48
    2.5.1 基本模型:福利最大化  42-43
    2.5.2 文化遗产的利益最大化  43-45
    2.5.3 零利润时的费用  45
    2.5.4 固定开支减少时的供应  45-46
    2.5.5 文化遗产的优化利用  46-48
3.汉长安城遗产保护  48-60
  3.1 保护原则、区划、内容与方法  48-52
    3.1.1 保护原则  48
    3.1.2 保护区划  48-49
    3.1.3 保护内容  49-50
    3.1.4 保护方法  50-52
  3.2 分区保护措施  52-56
    3.2.1 重点保护区保护措施  52-54
    3.2.2 一般保护区保护措施  54-55
    3.2.3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措施  55-56
  3.3 技术层面保护措施  56-57
    3.3.1 实施工程措施的技术指标  56
    3.3.2 实施工程措施的技术要求  56-57
  3.4 社会管理层面保护措施  57
  3.5 规划期限内不能搬迁的村庄景观整饬措施  57-60
    3.5.1 村镇景观整治的目标  57-58
    3.5.2 景观整治方式  58-59
    3.5.3 村庄高度控制与样式  59-60
4.小结与思考  60-68
  4.1 研究创新  60-62
  4.2 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62-68
参考文献  68-75
致谢  75-77
附图  77-79

相似论文

  1.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2. 地方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经济价值研究,S326
  3. 世界自然遗产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中外比较研究,P96
  4. 新世纪好莱坞影片对我国电影的启示,J905
  5. 通识教育的文化透视,G642
  6. 中日两国大学生主题类虚拟社区参与动机的比较研究,G206
  7.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F592.6
  8. 商标权与在先权利冲突问题研究,D923.43
  9. 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G641
  10. 道教场所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B958
  11. 我国文化遗产领域非政府组织生存状态研究,G123
  12. 以笔墨寄情 写宏伟华章,J212
  13. 马街书会中民间组织的角色研究,J826
  14. 从海城高跷秧歌变迁看民间艺人的能动作用,J722.211
  15.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巴渝民歌文化初探,J607
  16. 在汉语口语课上泰国学生倾向听说法的原因分析,H195
  17. 消费文化影响下的群体手机使用情况分析,C912
  18. 广州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TU984.114
  19. 城市紫线划定研究,TU984.114
  20. 青岛纺织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TU984.114
  21. 吉林柴油机厂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研究,TU984.11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美术考古 > 古代建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