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诗人方弘静研究

作 者: 韩开元
导 师: 胡益民
学 校: 安徽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方弘静 徽州地区 诗歌创作 诗歌理论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方弘静是活跃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徽州知名诗人,他在诗歌创作、诗学理论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并以集士大夫、地域性诗社领袖于一体的特殊身份,对这一时期徽州文学及文学社团的发展,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方弘静生于歙县岩镇一个世代商贾之家。幼时“嗜为诗”,弱冠“以著作登坛”。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及第,累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年九十五而终。其诗歌创作持续几达八十年,诗文集《素园存稿》现存诗近千首。就其诗歌内容风格而言:青少年时期,诗歌多抒发建功报国之志,诗风雄劲;宦旅期间,诗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疾苦,讽刺权贵的荒淫无耻以及抒发诗人仕宦生涯的羁旅愁思,诗风深沉委婉;晚年居乡期间,登临山水,游览胜景,诗歌多描绘奇瑰雄伟的徽州山水风光,诗风清新自然。总之,方氏用诗歌这一艺术形式,广泛地反映了明代嘉万时期的社会现实,描绘了祖国的壮美山河。 除创作外,方弘静在诗学理论方面也颇多建树。嘉万之际,复古思潮再次高涨,方氏提出“熟——味——工”的学诗路数,主张取材应广,“不拘泥于唐”的创作方法:并针对当时诗坛上模拟剽窃之弊端,通过自身的创作实践,提出了“化境论”、“风韵论”、“理趣论”等诗学观点。这些对于当时诗歌创作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徽州地区的诗歌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择方弘静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其家世、生平、交游的考察,以便我们对其所处徽州特有历史文化背景,有一整体性把握;通过对其诗歌理论及其创作的考察,从而对嘉万时期文学发展,特别是这一时期徽州地区文学发展情况有一综合性的了解。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7
导言  7-9
第一章 家世生平与著述  9-26
  第一节 家世  9-15
  第二节 生平  15-24
  第三节 著述  24-26
第二章 方弘静交游考论  26-44
第三章 方弘静诗学理论  44-58
  第一节 复古论  45-49
  第二节 化境论  49-53
  第三节 风韵论  53-56
  第四节 理趣论  56-58
第四章 方弘静诗歌创作及其艺术特色  58-75
  第一节 庠中稿——青少年时期的诗歌创作  59-63
  第二节 旅中稿——宦旅时期的诗歌创作  63-66
  第三节 山中稿——晚年时期的诗歌创作  66-69
  第四节 诗歌艺术特色  69-75
附录 方弘静年谱简编  75-90
主要参考文献  90-92
后记  92

相似论文

  1. 试论消费文化语境下的“海子热”现象,I207.25
  2. 陈黎诗歌创作透析,I207.25
  3. 西川诗歌的互文性特征研究,I207.25
  4. 徽州民间装饰图形符号象征意蕴的探究,J522
  5. 徐孚远研究,I207.22
  6. 刘基诗研究,I207.22
  7. 萧颖士诗歌研究,I207.22
  8. 中国古代诗论中的“象”,I206.2
  9. 试论何景明的诗赋创作,I207.22
  10. 为“梦”而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I207.25
  11. 郑振铎诗歌创作与郑译泰诗关系研究,I046
  12. 论元代蒙汉文化交流与元代蒙古族汉文诗歌创作,K247
  13. 海子诗歌的意象谱系及相关问题研究,I207.25
  14. 黄生诗学思想初探,I207.22
  15. 张耒及其诗歌研究,I207.22
  16. 走进盛唐——论张九龄的诗歌创作,I207.22
  17. 新诗史上的流星雨——论“小诗运动”,I207.25
  18. 黄庭坚的诗论与晚年诗歌创作研究,I207.22
  19. 陆机诗歌论,I207.22
  20. 王家新诗歌创作转型论,I207.25
  21. 论郑敏“语言—生命”诗学观,I207.25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