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是在人类历史上、在各个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行为模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希腊文明中的情形,希腊人把同性恋视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同性恋现象可以跟古希腊的情形相提并论。但同性恋在希" />
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同性恋的历史、理论与现状

作 者: 张庆辉
导 师: 邓生庆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同性恋 理解与解释  艾滋病 
分类号: C91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3148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作者发现,恋 的学位论文">同性恋是在人类历史上、在各个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行为模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希腊文明中的情形,希腊人把同性恋视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中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同性恋现象可以跟古希腊的情形相提并论。但同性恋在希腊文明辉煌之后,在欧洲是漫长的受到残酷对待的中世纪。在欧美之外的世界中,也有许多社会曾对同性恋采用严刑峻法。中国同性恋没有象在欧洲那样大起大落,到明清两朝甚至产生了极盛的情势,但这种现象在古代文献中总是时隐时现,忽明忽暗。 随着文明的进程,特别是20世纪席卷西方的同性恋运动,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经历了从认为同性恋是罪恶到同性恋无罪但反常、病态,再到认为同性恋与异性恋一样是一种正常的性取向等三个阶段。 经典的理解和解释同性恋的理论,有先天形成论,认为同性恋是基于生物有机体的性质以及该有机体的机能故障而形成的;创新性越轨论,认为同性恋是对失范的社会结构的一种创新性越轨:亚文化习得论,认为同性恋是在接触了同性恋群体后接受和习得了他们的亚文化;以及最有影响的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认为同性恋是性心理发展中某个阶段的抑制或停顿等等;这些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同性恋行为必然是反常的,必须通过各种方法校正和治疗。然而,对同性恋“转变”、“治疗”实践的失败证明认为同性恋是疾病和倒错的思想及其引申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文章还通过对艾滋病历史的回顾,对同性恋者行为特点的分析,以及统计学数据指出,男同性恋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文章同时指出,抗击艾滋病是全

全文目录


前言  10-14
  1. 闲话  10
  2. 本课题的来历  10-11
  3. 选题的意义  11-12
  4. 研究方法  12-14
第一章 理论综述  14-16
第二章 忽明忽暗—缥缈的恋 的学位论文">同性恋历史  16-25
  2.1 同性恋现象的普遍存在  16-18
    2.1.1 同性恋现象的古代形态  16-17
    2.1.2 同性恋盛行的古希腊文明  17-18
  2.2 中世纪到近代同性恋在西方的遭遇  18-20
    2.2.1 极端仇视和残酷对待同性恋的中世纪  18-19
    2.2.2 少有松动的后中世纪时代  19-20
  2.3 中国历史上的同性恋现象  20-22
    2.3.1 同性恋现象明暗互见的远古时代  20-21
    2.3.2 中古到近代—同性恋再度从暗到明  21-22
  2.4 同性恋争取权利的解放运动  22-25
    2.4.1 同性恋运动历史  22-23
    2.4.2 20世纪70年代轰轰烈烈的同性恋运动及其影响  23
    2.4.3 艾滋病时代的同性恋  23-25
第三章 扑朔迷离—理解和解释同性恋现象  25-34
  3.1 《越轨社会学》理论对同性恋现象理解和解释的九个层次  25-31
    3.1.1 先天论的解释是第一层次  25-26
    3.1.2 社会结构和亚文化的理论解释  26-28
    3.1.3 心理学理论的解释  28-29
    3.1.4 同性恋“转变”、“治疗”的失败和错误  29-31
  3.2 理解和解释同性恋现象的新理论  31-34
    3.2.1 现象学、存在主义的解释  31-32
    3.2.2 后现代主义和“酷儿”理论  32-34
第四章 艾滋病—同性恋面临的漩涡与机遇  34-43
  4.1 两种极端的态度  34
  4.2 艾滋病  34-37
    4.2.1 艾滋病流行现况  34-35
    4.2.2 艾滋病的历史及其与同性恋的关系  35-36
    4.2.3 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确认及其与同性恋的关系  36-37
  4.3 男同性恋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37-41
    4.3.1 同性恋的性行为特点  37-39
    4.3.2 同性恋性行为危险性的生物学原因  39-40
    4.3.3 统计学事实依据  40-41
  4.4 同性恋异性恋在抗艾滋运动中双盈  41-43
第五章 游离在家庭和社会之间—同性恋的感情和性  43-55
  5.1 同性恋的爱情、婚姻与性  43-50
    5.1.1 爱情、婚姻与性的关系  43-44
    5.1.2 同性恋的婚姻没有爱情基础  44-46
    5.1.3 同性恋不得不结婚  46-50
  5.2 同性恋者在“社会”上的“荡”  50-55
    5.2.1 活动场所  50-52
    5.2.2 同性活动面临的危险  52-53
    5.2.3 同性恋人之间的感情  53-55
第六章 注定的飘泊—同性恋者的工作与生活  55-59
  6.1 同性恋者的流动  55-56
  6.2 流动的原因  56-59
    6.2.1 受到外地朋友的邀请  56
    6.2.2 担心身份暴露  56-57
    6.2.3 逃避婚姻家庭生活  57
    6.2.4 求新求异  57-58
    6.2.5 “为生活所迫”  58-59
第七章 结论  59-60
附录1: 同性恋话语解读  60-65
  附1.1 鸡奸(Sodomy)、同性恋(homosexual)同性爱、同志(tongzhi)  60-62
    附1.1.1 从 “鸡奸”到“同性恋”  60
    附1.1.2 从“同性爱”到 “同志”  60-61
    附1.1.3 使用 “同性恋”更合适  61-62
  附1.2 性 (sex)、性别(gender)、性活动(sexuality)解析  62-63
  附1.3 同性恋社区经常听到的词汇  63-65
    附1.3.1 对同性恋者的称呼  63
    附1.3.2 同性恋亚文化用语  63-65
附录2 对同性恋标志的解读  65-69
  附2.1 六色彩虹旗的历史  65-66
    附2.1.1 对六色旗的误读  65
    附2.1.2 六色旗原来是八色  65-66
    附2.1.3 六色彩虹旗将恢复为八色  66
  附2.2 彩虹旗溯源:多样性、团结合作、和睦是真义  66-68
    附2.2.1 七色彩虹旗: 国际合作组织的标志  66-67
    附2.2.2 七色彩虹旗的含义  67-68
  附2.3 八色彩虹旗与七色彩虹旗的关系  68-69
参考文献  69-71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71-72
声明  72-73
鸣谢  73

相似论文

  1.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后腹泻的研究与分析,R657.4
  2. K公司计划及预测改进对于合理库存配置的研究,F224
  3. 自变量分段连续型随机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收敛性及稳定性,O211.63
  4. 天然气脱酸性气体过程中物性研究及数据处理,TE644
  5. Gr/Al-Mg复合材料抗热震与抗烧蚀性能研究,TB332
  6. 超声处理RTM成型酚醛/乙醇在石英纤维表面的竞争吸附,TB332
  7. 新型银基无镉中温钎料组织性能的研究,TG425.2
  8. 煤粉再燃反应条件对NH3非催化还原NOx过程影响的实验研究,X701
  9. 复合添加剂对SNCR脱硝过程的影响,X701
  10. 小型望远镜防抖系统的设计与工程实现,TH743
  11. 行星际间飞行的自主导航方法研究,V448.224
  12. 机载导弹的传递对准研究,V249.322
  13.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14. 偏振光/地磁/GPS/SINS组合导航算法研究,V249.328
  15. 会展建筑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TU242
  16. 博物馆建筑空间整合设计研究,TU242.5
  17. 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TU241.93
  18. 居住区中心绿地开放性设计研究,TU985.125
  19.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0. 什邡市洛水镇灾后永久性住宅重建研究,TU241
  21. 开关磁阻发电机供电系统仿真分析,TM31

中图分类: > 社会科学总论 > 社会学 >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 其他社会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