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什邡市洛水镇灾后永久性住宅重建研究

作 者: 王燕
导 师: 廖琴
学 校: 南昌大学
专 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永久性住宅 灾后可持续重建
分类号: TU2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4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受灾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此次地震中城乡居民住房大量损毁,部分城镇和村庄几乎被夷为平地。灾后重建面临时间紧迫、受灾人口众多、受灾地形损毁严重、灾区物资匮乏、受灾居民近乎破产等一系列难题。纵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住宅重建是所有重建项目中最受重视的项目。住宅重建分为紧急避难所、临时避难所、临时性住宅以及永久性住宅四个阶段。农村经济的独特性使得农村住宅不仅有居住职能,还肩负生产功能,因此建筑设计应尽可能考虑农村的实际生活情况,在满足农民生活的条件下,使住宅成为经济复苏的载体。文章通过国内外地震灾后永久性住宅重建的研究,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重建的问题,结合什邡市洛水镇震后民居重建工作,探索地震灾区永久性住宅设计方法。对村镇建设进行综合布局与规划协调,为村镇居民提供适合当地特点、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同时通过使用当地材料、一次设计分期建造等方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逐步建造符合灾民需求的住宅。最后,为加快洛水镇灾后重建规划建设步伐,提出灾后重建规划建设指导性意见,希望对将来可能发生类似灾难后住宅重建的工作有所帮助。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引言  10-19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0-14
    1.1.1 社会背景  10-11
    1.1.2 理论背景  11-14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5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4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15
  1.3 课题研究的范围及方法  15-16
    1.3.1 研究范围  15
    1.3.2 研究依据  15-16
    1.3.3 研究方法  16
    1.3.4 论文框架  16
  1.4 有关概念的界定  16-19
    1.4.1 灾害  16
    1.4.2 重建  16-17
    1.4.3 原址重建  17-18
    1.4.4 异地重建  18-19
第2章 国内外地震灾后重建研究现状  19-37
  2.1 地震对人类的威胁  19-22
    2.1.1 世界历史上的大地震  19-21
    2.1.2 我国农村地区受地震灾害影响  21-22
  2.2 国内地震灾后重建研究现状  22-23
    2.2.1 国内震后重建研究的发展  22
    2.2.2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相关政策及规范  22-23
  2.3 国内震后重建实例分析  23-30
    2.3.1 唐山大地震震后住宅重建  23-25
    2.3.2 台湾九二一震后住宅重建——台湾日月潭邵族部落重建  25-30
  2.4 国外地震灾后重建研究现状  30-37
    2.4.1 国外震后重建研究的发展  30-32
    2.4.2 国外地震灾后重建经验——日本阪神地震震后重建  32-34
    2.4.3 国外永久性住宅重建实例——巴基斯坦农村住宅重建  34-37
第3章 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永久性住宅重建  37-46
  3.1 四川省灾后重建概况  37-39
    3.1.1 汶川地震灾害损失  37
    3.1.2 地震中村镇房屋产生破坏的原因  37-38
    3.1.3 灾后重建工作进展  38-39
  3.2 农村永久性住宅灾后重建  39-42
    3.2.1 重建面临的困难  39
    3.2.2 解决的方法  39-41
    3.2.3 具体指导方针  41
    3.2.4 重建设计依据——川西民居  41-42
  3.3 永久性住宅重建实例——绵竹市九龙镇轻钢示范房建设  42-46
    3.3.1 项目概况  42-44
    3.3.2 方案设计  44-45
    3.3.3 小结  45-46
第4章 什邡市洛水镇调研  46-64
  4.1 什邡市洛水镇概况  46-48
    4.1.1 概述  46-47
    4.1.2 自然地理特点  47-48
  4.2 洛水镇村镇建设  48-51
    4.2.1 洛水镇震前建设概况  48-49
    4.2.2 村镇住宅设计特点  49-50
    4.2.3 洛水镇汶川地震灾害损失及现状  50-51
  4.3 洛水镇灾后总体规划设计  51-56
    4.3.1 现状分析  51-52
    4.3.2 重建方向  52-53
    4.3.3 规划原则  53
    4.3.4 用地区域划分  53-54
    4.3.5 村庄建设规划  54
    4.3.6 镇区总体规划功能布局设计  54-55
    4.3.7 永久性住宅重建设计意向  55-56
  4.4 传统农宅重建设计实例——鲁先生的家  56-59
    4.4.1 设计对象基本情况  56-57
    4.4.2 设计思路  57-58
    4.4.3 具体建造方案  58-59
    4.4.4 小结  59
  4.5 村镇住宅重建设计实例——南元村五组  59-64
    4.5.1 设计对象基本情况  59-60
    4.5.2 规划布局  60
    4.5.3 住宅设计  60-64
第5章 什邡市洛水镇灾后重建规划建设指导性意见  64-74
  5.1 规划设计  64-68
    5.1.1 前提  64-65
    5.1.2 镇区公共中心规划设计  65
    5.1.3 居住区规划设计  65-67
    5.1.4 景观规划设计  67
    5.1.5 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设计  67
    5.1.6 工业园区规划设计  67-68
    5.1.7 防灾减灾设计  68
  5.2 住宅设计  68-74
    5.2.1 设计原则  68-69
    5.2.2 具体功能空间设计  69-70
    5.2.3 户型设计  70-73
    5.2.4 无障碍设计  73
    5.2.5 造型设计  73-74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74-76
致谢  76-77
参考文献  77-80
图标目录  80-84
附录A 2007年什邡市社会发展基本情况表  84-85
附录B 什邡市汶川地震灾后建设用地损毁情况表  85-86
附录C 什邡市汶川地震灾后农用地损毁情况表  86-87
附录D 洛水镇灾后重建(2008-2010)村庄人口规模规划一览表  87-89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9

相似论文

  1. 从西方修辞的角度评析新华网对外报道的有效性,H315
  2. 汶川灾后社会救助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D632.1
  3. 灾后重建中地方政府间合作研究,D630
  4.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研究,D630
  5. 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害救助研究,D632
  6. 汶川地震典型框架结构震害分析和防倒塌对策研究,TU352.11
  7. 突发自然灾害事件电视现场报道研究,G222
  8. 地震灾害遥感特征分析与信息提取技术研究,P237
  9. 成都平原卵砾石层地震响应研究,P315
  10. 重大灾难后收养问题研究,D923
  11. 汶川地震区映秀至耿达公路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及其危险性评价,P642.23
  12. 从汶川5·12特大地震学校建筑倒塌看我国工程伦理问题,B82-057
  13. 强震作用下堆积体边坡变形特征和稳定性分析,P315.9
  14. 汶川地震前的遥感信息异常及其机理研究,P315.72
  15. 汶川地震报道中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探究,G212
  16.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的羌文化保护,G122
  17. 人民日报国际舆论引导研究,G206
  18. 汶川地震中村镇建筑的震害分析及抗震减灾措施研究,TU352.11
  19. 《中国日报》关于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中的情感资源分析,G212
  20. 基于高层结构反应的破坏性地震影响范围研究,P31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民用建筑 > 居住建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