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戛尔尼使华与天主教传教士

作 者: 袁墨香
导 师: 陈尚胜
学 校: 山东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马戛尔尼 天主教传教士 中英关系
分类号: K249.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1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793年,马戛尔尼勋爵率领的英国使团,以向乾隆皇帝祝寿为名出使清朝。这是中英之间第一次正式的国家间交往。 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让英国急于向外扩张,寻求倾销市场。他将目光投向了东方的中国;由于当时的清廷国势正盛,英政府不可能采取武力措施打开中国市场;因而英国政府决定派遣使团访华,希望同清廷谈判,改善两国贸易存在的问题,进而建立经常的外交关系。 从16世纪开始,西方天主教传教士东来。在以后的大约200年间,传教士向西方介绍中国社会、风俗、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将西方的文化、科学传入中国,促成了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繁荣阶段。这些传教士成为最早的“汉学家”,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了解中国的西方人。 葡、西、荷等西方国家逐渐与明清政府发生接触。他们多次组织商团或者使团来华。作为了解东方的西方人,传教士就成为中西交往的媒介。他们不仅仅作为双方的翻译,也是西方使者入华的“引路人”。 马戛尔尼使华不可避免的与这些在华的传教士发生联系和接触。那么这些传教士在第一次英使入华过程中起到了何种作用?是仅仅作为中英双方的语言翻译而存在的?还是起到了更多的影响?本论文正是试图对这个问题做一个初步探讨。 文章凡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导论,主要总结了以往学者对马戛尔尼使华问题的研究。指出一些学者从清朝角度出发,认为马戛尔尼出使的失败是由于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另有一些学者从礼仪、文化、贸易等角度出发,研究马戛尔尼的出使。多数学者将问题的研究集中在中英双方。很少提及第三方在这次出使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因此本文就此提出问题:传教士在马戛尔尼的出使中究竟是起到了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是叙述和分析马戛尔尼出使前的准备工作与传教士的关系。首先是分析英国政府派遣马戛尔尼使华的背景与目的,指出中英贸易的发展演变和英国国内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是马戛尔尼使华的背景;而通过外交途径,来改善中英贸易的状况和在华的英商的待遇,进而建立经常的外交关系,就是此次出使的目的。接着论述马戛尔尼的出使准备工作,尤其是详细论述使团需要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9
一、导论  9-12
二、出使前的准备工作与天主教传教士  12-22
  1、英国派遣马戛尔尼使华的背景和目的  12-14
  2、马戛尔尼使华前的准备工作和天主教传教士  14-19
  3、天主教传教士在乾隆朝  19-22
三、马戛尔尼使团与在华的天主教传教士  22-38
  1、马戛尔尼使团抵达北京前与在华传教士的接触  22-26
  2、马戛尔尼使团与在京的天主教传教士  26-38
四、结论  38-44
  1、马戛尔尼使华失败与传教士的关系问题  38-41
  2、从马戛尔尼使华一案看传教士在清前期中西外交活动中的作用  41-44
注释  44-48
参考书目  48-49
参考论文  49-50
致谢  50-51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1

相似论文

  1. 对新中国成立前后中英建交问题的历史考察,D829
  2. 明末清初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史研究,B979
  3. 西方传教士与清康熙朝政关系述论,K249
  4. 意识形态的冲突,K249.3
  5. 明末遗民李世熊及西学之关联研究,I207.7
  6. 近代以来天主教传教士在内蒙古的社会活动及其影响(1865-1950),B976.1
  7.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研究(1833-1838),K249.3
  8. 1950年北京美国兵营地产事件研究,K27
  9. 新中国成立前后英国对华外交政策及其演变,K561.5
  10. 帝国的想象和现实,K249
  11. 从认知视角看正常化过程中的中英关系(1949-1972),D829
  12. 论英国在华领事裁判权,D929
  13. 太平洋战争时期中英在缅甸的合作与分歧,K152
  14. 莫理循的中国观(1897-1911),K257
  15. 同治八年中英新修条约与中英关系,K256
  16. 英国均势外交传统对中英建交的影响,D829.561
  17. 太平洋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英外交,K265
  18. 巴夏礼与中英关系(1841-1861),K252
  19. 汤斌治苏初探,K249
  20. 清代前期旌表制度研究,K249
  21. 清代江南寺田初探,K249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清前期(1616~1840年) > 乾隆至道光(1736~1840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