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悲”

作 者: 杨江涛
导 师: 刘成纪
学 校: 郑州大学
专 业: 美学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悲意识 非道德存在:经验 乐中悲
分类号: B8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1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直面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作品的现实,可以发现一种特殊的艺术经验:即大量诗词和古文中流露出来的人生如寄、韶华不在、“悲从中来”的沉痛之感,并且此一经验脉脉相续,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审美经验的一大特色。由于它饱含着莫可如何而又挥之不去的沉痛意味,可强为之名日“悲”。“悲”植根于人的个体存在,是在古文学中凝出的以人生悲伤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个体存在经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它是一种特殊的审美经验。本文将这种艺术经验从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发掘出来,给予现象上的充分描述,集中地探讨了《诗经》、《楚辞》、汉魏之际和晋唐时期的悲意识,力图揭示出中国古人一种特殊的审美意识状况。 如何从哲学美学的角度解释古典美学这一特殊的审美经验,即有古典美学理论研究暴露出了它的局限。从悲意识产生的根源上来考察,可以将原因追溯到有限个体的原初存在,这也就是从存在论的视角来考察。人首先是作为一个有限个体而存在的,有限个体依凭他的感官得来的就是这么一种悲的体验,即悲是一种人生在世的存在经验。而以道德为主的古代文化传统极力将这一点抹去,它将人的存在定位在道德层面上,以为关涉群体伦理的道德才是人的存在事实,并进一步认定人的道德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在具有鲜明乐生情怀的道德理想的烛照下,整个文化都呈现出一种乐的色调。其实,人之存在的个体事实是难以遮蔽的,它不依主流文化倾向而转移,有限个体之人的非道德存在比道德存在更具有先在性,关于它的经验正是悲。也只有于人的个体存在上才能理解,为何在中国主流道德文化的乐生传统中,会出现沉痛的悲意识。总之,在中国文化和哲学美学中,道德存在生出了乐感,非道德存在生出了悲感;前者居于主流,是显在的,后者则是潜在于深层的个体存在经验;悲和乐的交织构成了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整全。

全文目录


引言  7-8
一、一种特殊的审美经验  8-26
  (一) “悲”之现象  8-20
  (二) 关于“悲”之解释的阙如  20-22
  (三) “悲”是一种审美经验  22-26
二、“悲”之释  26-39
  (一) 存在论视角下的人  26-29
  (二) 非道德存在—悲的哲学之基  29-33
  (三) 乐中之悲—乐中悲结构  33-37
  (四) “悲”之于中国美学的意义  37-39
参考文献  39-40
后记  40

相似论文

  1. 试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三分思维方式,B83-092
  2. 英诗和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形式上的趋同,I106.2
  3. 论刘熙载书论中文学思想的渗透,I206.5
  4. 中国古典美学基本特征的现代阐释,B83-092
  5. 琴声何处不悠扬,I207.6
  6. 方式即意义,I561
  7. 徐复观中国古典美学研究论评,I01
  8. 论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关系,J120.9
  9. 王安忆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当代演绎,I206.7
  10. 论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老”,B83-09
  11. 中国古典美学“厚”范畴论,B83-092
  12. 阿多诺与现代主义,B83-0
  13. 马采的生命美学观研究,B83-0
  14. 《淮南子》美学思想初探,B83-09
  15. 古希腊与先秦美学思想比较,B83-09
  16. 福柯空间理论及空间美学研究,B83-09
  17. 李泽厚历史本体论批判研究,B83
  18. 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审美活动初探,B83-05
  19. 审美走向荒野,B83
  20. 姜夔美学思想初探,B83-0
  21. 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B83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