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型旋转导向管喷动床干燥机研究

作 者: 李小果
导 师: 徐圣言;刘伟民
学 校: 江苏大学
专 业: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关键词: 喷动床 放大 干燥 旋转导向管 模型
分类号: TS210.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13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喷动床具有传递效率高、适用于热敏性物料、可用于多种单元操作的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喷动床已经具有多种结构形式,但是其大型化和工业化仍然困难。 导向管喷动床是传统喷动床的发展,具有消除喷动区和环形区交互流,提高颗粒适应性,压降减小,最大床层高增加等优点,但是仍然难以达到到工业化应用的程度。针对目前喷动床难以大型化,无法实现工业化应用的现状,在导向管喷动床的基础上提出了旋转导向管喷动床的新型结构。本课题旨在研究该新型结构的可行性及探索放大的前景。 以小麦为物料进行了旋转导向管喷动床空气动力学特性实验,研究了风速—压降关系,风量—循环量关系,以及物料的循环运动。并测到了相应的曲线。 以小麦为实验物料,在该新型喷动床上进行了一系列干燥实验,包括:装料量实验,工艺优化正交实验,变温实验,缓苏干燥实验。得到了各实验的干燥曲线和热耗值,并和以前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装料量对于热耗和粮温、排气温度具有重要影响;本实验条件下最佳装料量为25kg(湿物料)。工艺优化实验考察了入口风温、风量、装料量三个因素对于热耗的影响,其中入口风温和装料量对于热耗具有显著影响,风量的影响不明显;最佳工艺为入口风温90℃,风量98m~3/h(20℃,101.3kPa),装料量25kg。变温干燥实验表明:干燥初期采用较高入口风温然后逐渐降低可以抑制粮温增加,且物料最低含水量低,热耗低。缓苏干燥对于热耗没有明显影响,但是缓苏时间越长粮温越低,有利于保持物料的品质。 进行了旋转导向管喷动床传递模型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喷动区、喷泉区、环形区的数学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较为接近。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3-19
  1.1 喷动床的发展  13
  1.2 喷动床的喷动原理及特点  13-15
    1.2.1 喷动原理  13-14
    1.2.2 喷动床的特点及局限  14-15
  1.3 喷动床的应用  15
  1.4 传统喷动床的局限  15-16
  1.5 喷动床的改进  16-18
    1.5.1 改进气体喷嘴  16
    1.5.2 改进床身形态喷动床  16-17
    1.5.3 改进喷动区状态  17-18
    1.5.4 改进环形区的状态  18
  1.6 喷动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8
  1.7 论文主要内容  18-19
第二章 旋转导向管喷动床结构特征及流体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19-24
  2.1 旋转导向管喷动床的结构特征  19-21
    2.1.1 喷嘴  19-20
    2.1.2 导向管  20-21
    2.1.3 床体  21
  2.2 旋转导向管喷动床流体力学特性实验研究  21
    2.2.1 实验装置、实验方法  21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1-23
    2.3.1 风速-压降关系  21-22
    2.3.2 循环量与喷嘴风速的关系  22-23
    2.3.3 物料的循环  23
  2.4 本章小结  23-24
第三章 旋转导向管喷动床恒温干燥实验研究  24-34
  3.1 概述  24-26
    3.1.1 喷动床干燥的机理  24-25
    3.1.2 旋转导向管喷动床的传热传质  25
    3.1.3 实验设备及材料  25-26
  3.2 装料量对旋转导向管喷动床干燥特性的影响实验  26-29
    3.2.1 实验方法  26
    3.2.2 实验结果曲线  26-28
    3.2.3 实验结果分析  28-29
  3.3 旋转导向管喷动床内粮温分布实验  29-30
    3.3.1 传统喷动床的温度分布  29
    3.3.2 实验  29-30
  3.4 旋转导向管喷动床干燥小麦优化试验  30-33
    3.4.1 试验方法  30
    3.4.2 试验设计  30-31
    3.4.3 试验指标  31
    3.4.4 数据分析与讨论  31-33
  3.5 总结  33-34
第四章 旋转导向管喷动床缓苏干燥和变温干燥实验研究  34-41
  4.1 带缓苏干燥  34-37
    4.1.1 实验方法  34-35
    4.1.2 实验结果  35-36
    4.1.3 热耗分析  36-37
  4.2 变温干燥  37-41
    4.2.1 实验方法  37
    4.2.2 实验结果  37-39
    4.2.3 实验分析  39-40
    4.2.4 总结  40-41
第五章 旋转导向管喷动床数学模型及传递分析  41-53
  5.1 CSB模型的研究进展  41-42
    5.1.1 等温一维轴向模型  41
    5.1.2 流管模型  41
    5.1.3 非等温一维轴向模型  41-42
    5.1.4 非等温流管反应模型  42
    5.1.5 气固流动-反应耦合模型  42
  5.2 旋转导向管喷动床数学模型探索  42-49
    5.2.1 喷动区基本模型  43-45
    5.2.2 喷动区传递系数和有关特性参数模型  45-47
    5.2.3 喷泉区模型  47
    5.2.4 环形区模型  47-49
  5.3 模型验证  49-51
    5.3.1 实验条件  49
    5.3.2 相关特性参数计算  49-51
  5.4 总结  51-53
第六章 结论、存在的问题及展望与建议  53-55
  6.1 结论  53-54
  6.2 存在的问题  54
  6.3 展望与建议  54-55
致谢  55-56
参考文献  56-59
附录:实验数据  59-65
  装料量实验数据  59-60
  正交实验数据  60-62
  变温实验数据  62
  缓苏干燥实验数据  62-65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65

相似论文

  1. 基于巨磁阻抗效应磁测传感器及地磁匹配算法研究,P318
  2. 大豆乳清蛋白的微滤技术研究及蛋白粉的研制,TQ936.2
  3. 电火花加工中的电极损耗机理及控制研究,TG661
  4. 多级喷动脱硫塔内雾化与蒸发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X701.3
  5. 油漆焦油基单颗粒危险废物热解和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X705
  6. 粉末活性炭—超滤工艺处理微污染地表水试验研究,X703
  7. 陀螺稳定吊舱控制系统稳定回路设计与研究,V241.5
  8. 卫星姿态的磁控制方法研究,V448.222
  9. 涡轮S2流面正问题气动优化设计研究,V235.11
  10.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11. 电磁轨道炮外弹道建模与仿真研究,TJ399
  12. 轨道交通引起周围环境竖向振动的振源特性分析,U211.3
  13. RUV4汽车点火线圈工艺参数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U463.64
  14. 基于LIN总线的电动车窗控制方法研究,U463.6
  15. 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研究,TK173
  16. 径向振动模式压电变压器的等效电路模型与应用,TM406
  17. 压电陶瓷驱动器迟滞补偿方法研究,TM282
  18. 基于DSP的感应电动机四象限运行系统的研究,TM346
  19. 基于DSP的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20. 适应多总线通讯模式的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研究,TM346
  21. 基于细胞电生理模型的膜片钳实验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R318.0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轻工业、手工业 > 食品工业 > 粮食加工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机械与设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