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初中生在欺负情境中的参与者角色与同伴地位

作 者: 张文娟
导 师: 张文新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关键词: 欺负 参与者角色 同伴地位
分类号: B84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236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欺负是一种有意对无力保护自己的个体所重复实施的攻击行为,和一般攻击行为相比,它具有力量的不均衡性和重复发生性。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学校欺负问题已成为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但长期以来,关于欺负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在欺负、受欺负个体特征方面,而忽视了欺负发生的同伴群体背景。本研究从“参与者角色”的角度对欺负发生的群体性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考察了不同参与者角色与同伴地位的关系。本研究运用参与者角色问卷、同伴提名问卷以及对欺负事件的开放性调查问卷,对617 名初中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欺负是一个群体现象,大部分初中生都在其中扮演着一定的参与者角色。最常见的角色为保护者和置身事外者。2、参与者角色之间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孩除了在保护者中少于女孩外,在欺负者、协同欺负者、煽风点火者和受欺负者中均多于女孩,在置身事外者中与女孩无显著差异。3、初中生能够比较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欺负情境中的行为表现,但低估了自己的攻击性行为,夸大了自己的保护倾向。4、在所有参与者角色中,受欺负者的同伴地位最低,保护者的同伴地位最高。欺负者、协同欺负者和煽风点火者也处于较为不利的同伴地位。5、欺负者、置身事外者的同伴地位受性别影响。男孩欺负者的同伴地位较低,女孩欺负者处于相对较高的同伴地位,女孩置身事外者处于较低的同伴地位。6、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保护行为能够正向预测同伴接纳、负向预测同伴拒绝;受欺负行为能够负向预测同伴接纳,正向预测同伴拒绝。男孩的欺负行为能够正向预测同伴拒绝,女孩的欺负行为能够正向预测同伴接纳;女孩的置身事外行为能够负向预测同伴接纳,正向预测同伴拒绝。7、初中生协同欺负的理由主要是朋友义气,煽风点火的理由主要是觉得好玩,保护的理由主要是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以及认为欺负是一种消极行为,置身事外的理由则主要是怕自己受到伤害以及不想多管闲事。本论文的研究发现不仅为更深入地了解欺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而且能够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9-20
  1 基本理论观点  9-12
    1.1 生态学理论  9-10
    1.2 社会学习理论  10-12
  2 欺负研究现状  12-17
    2.1 欺负的界定  12-13
    2.2 欺负是一种群体现象——对欺负的重新审视  13-15
    2.3 欺负/受欺负与同伴地位的关系  15-17
  3 问题提出  17-19
  4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19-20
    4.1 研究问题  19
    4.2 研究假设  19-20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与过程  20-25
  1 被试  20
  2 研究工具  20-24
    2.1 参与者角色问卷(PRQ)  20-24
    2.2 同伴提名  24
    2.3 开放性问题  24
  3 施测方法与研究程序  24-25
    3.1 培训主试  24
    3.2 施测  24-25
    3.3 数据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25
第三部分 结果  25-35
  1 参与者角色的基本特点  25-27
  2 对欺负情境中行为的自我评定  27-29
    2.1 自评与他评的行为得分的相关分析  27
    2.2 自评与他评行为得分的比较  27-29
  3 参与者角色与同伴地位的关系  29-34
    3.1 不同角色的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  29-31
    3.2 不同参与者角色的同伴地位  31-32
    3.3 初中生角色行为与同伴地位的相关分析  32-33
    3.4 不同参与行为对同伴接纳和同伴拒绝的多元回归分析  33-34
  4 对开放性题目的分析  34-35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35-41
  1 欺负情境中参与者角色的基本特点  35-37
  2 不同行为自评与他评得分的比较  37
  3 不同角色与同伴地位  37-39
  4 对欺负干预的启示  39-40
  5 反思及展望  40-41
第五部分 结论  41-42
参考文献  42-45
学术论文目录  45-46
附录:研究工具  46-48
后 记  48

相似论文

  1. 小学生欺负行为干预研究,G627
  2. 大调解机制中的法院角色,D926
  3. 大学生欺负行为与体育干预研究,G807.4
  4. 幼儿在园常规行为与其同伴接纳的相关性研究,G610
  5. 汉语处所宾语把字句的语义限制分析,H146
  6. 儿童心理理论不同方面的发展及其与同伴地位、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B844.1
  7. 幼儿情绪理解的发展及其与社会行为、同伴地位之间关系的研究,B844.1
  8. 移情与后果认知训练对儿童欺负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B842
  9. 不同同伴地位小学生对同伴冲突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B844.1
  10. 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本土化内涵、基本特点及其与同伴背景的关系,B844.1
  11. 企业员工职场欺负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F224
  12. 儿童攻击亚类型、同伴地位与其适应不良的关系,B844.1
  13. 初中生受欺负者的干预研究,G635.5
  14. 不同欺负角色幼儿的情绪表现规则知识比较,B844.1
  15. 4-5岁儿童欺负行为与儿童气质、母亲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G610
  16. 中小学教师对学校欺负的认识与态度,G635.1
  17. 欺负卷入儿童的自我概念及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研究,B844.2
  18. 小学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同伴接纳/拒绝与受欺负的关系研究,B844.2
  19. 初中生校园欺负行为的干预研究,G444
  20. 初中生感知的学校氛围与欺负的关系,B844.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 > 青少年心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