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邵力子与第二次国共合作

作 者: 王建云
导 师: 王晓荣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邵力子 中国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第二次国共合作
分类号: K2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结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式的合作。邵力子作为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人物,发挥着别人无法替代的作用。他无论是在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还是在防止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过程中,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将邵力子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对其行为和思想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无论是在揭示历史的本来面目,还是在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因为如此,在中国革命问题的研究中,对邵力子的研究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邵力子作为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对他进行科学的、历史的研究,是中国革命史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也是正确地、客观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重要途径之一。邵力子复杂的经历,形成了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在第二次国共合作过程中,各种思想精华凝聚升华,形成了他坚持国共合作的思想渊源。研究一个人的作为,必须透过思想才能看得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讲,对邵力子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为和思想的研究,更有利于揭示这一规律。因此,本文试图从邵力子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关系这一角度进行研究,力图从邵力子的作为揭示他坚持国共合作的思想渊源,从而进一步揭示邵力子坚持国共合作的思想渊源对第二次国共合作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这一研究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评价及中国革命问题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当前学术界关于邵力子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研究的现状和主要观点,并阐述从邵力子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关系这一视角,来研究邵力子的作为和思想变化,以及他坚持国共合作的思想渊源的形成和发展,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阐述邵力子在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从西安事变的发生及其和平解决,到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搭起舆论桥梁以及在庐山谈判中的力促合作形成。其过程极其艰难复杂,但邵力子却以特殊的身份、敏锐的政治家的睿智使各种矛盾纷争在他手中轻松化解,为促进国共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二章论述邵力子在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维护国共合作也是一项坚苦卓绝的工作。心系国家民族命运的邵力子,在维护国共合作过程中,以巧妙的手法做到以民族利益为重,致力于国际反侵略运动的宣传和活动,并为抗战的

全文目录


导论  10-14
  一、邵力子作为党史人物研究的必要性  10-11
  二、“邵力子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研究现状  11
  三、“邵力子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研究的意义  11-12
  四、本文设想  12-14
第一章 邵力子在促进第二次国共和作中的作用  14-35
  第一节 邵力子与西安事变  14-28
    一、邵力子与蒋介石  14-18
      1.革命热情促相识,彼此敬慕走一起  14-16
      2.江南才子为感恩,竭尽全力助蒋威  16-18
      3.意见分歧闹矛盾,远走陕西任主席  18
    二、邵力子主持陕政,为西安事变的发生创造有利环境  18-24
      1.与杨虎城和平共处,力创和谐陕西  18-19
      2.围绕“剿共”,调和蒋介石与张学良、杨虎城之间的矛盾  19-22
      3.在陕营造宽松的抗日氛围  22-23
      4.身体力行,率先促进国共合作  23-24
    三、邵力子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作用  24-28
      1.为维护抗战大局,力劝蒋介石回心转意  24-26
      2.肯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伟大意义  26-28
  第二节 充当国共合作桥梁  28-35
    一、宣传部长搭起国共合作的舆论桥梁  29-31
    二、庐山谈判中力促国共合作  31-35
第二章 邵力子在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  35-44
  第一节 舆论宣传上维护抗日救亡大局  35-39
    一、支持《新华日报》的出版  35-38
    二、致力国际反侵略运动的宣传和活动  38-39
  第二节 出使苏联,寻求援助  39-44
    一、为抗战出使苏联  39-41
    二、历尽艰辛争外援  41-44
第三章 邵力子在防止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中的作用  44-55
  第一节 团结抗战,抵制分裂  44-48
    一、抵制国民党的“反共”政策  44-46
    二、防止皖南事变恶化  46-48
  第二节 力促和平建国  48-55
    一、“调和”“折中”促和谈  48-50
    二、力促政治协商会议圆满闭幕  50-52
    三、拒绝“国民大会”的任命  52-55
第四章 邵力子坚持国共合作的思想渊源  55-68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55-59
    一、封建社会忠君思想的影响  55-57
    二、古越先贤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  57-58
    三、孔子中庸之道的影响  58-59
  第二节 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  59-64
    一、蔡元培对邵力子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  59-60
    二、孙中山民主主义革命思想的影响  60-64
      1.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  60-63
      2.“三大政策”的影响  63-64
  第三节 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64-68
结束语  68-69
参考文献  69-71
致谢  71-72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72

相似论文

  1.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2.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3.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5.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6.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7. 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1919-1958),D239
  8.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实践,D261
  9.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比较研究,D231
  10.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文化建设的演进及其经验研究,G122
  11.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核心思想政治工作比较研究,D64
  12. 西方发达国家执政党意识形态中间化及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启示,D25
  13. 国共合作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研究,D618
  14. 代化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早期发展研究(1921-1927),D231
  15. 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研究,D25
  16. 20世纪80年代中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D61
  1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农村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G122
  18.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的作风建设及其启示,D231
  19. 网络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丰富与发展,D252
  20.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的“准司法”职能探析,D262.6
  21. 中国共产党与人大关系问题研究,D62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