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国民党左派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研究

作 者: 罗春梅
导 师: 张国镛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 国民党 左派 政治主张 第二次国共合作
分类号: K2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团结一致共同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需要。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是国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共产党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国民党左派在这之中也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第二次国共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是对目前就本课题的研究概况和笔者的写作目的作简要的概括。第一章探讨了国民党左派的含义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在中国革命早期,中共及其领导人最早使用了国民党左派一词,并对它的含义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当然,国民党早期领导人也不可避免地有了对国民党左派一词的一些看法和见解,有的与中共的解释有相似之处,有的与中共的看法大相径庭。但不管怎样,谁也不能否认国民党左派在历史的洪流中产生了。虽然国民党左派的演变比较复杂,但我们仍然可以对其进行阶段划分,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和研究,国民党左派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形成、发展、分化几个阶段。第二章剖析了国民党左派对国共两党的态度及其政治主张。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左派逐渐认清了蒋介石、汪精卫之流的假左派面目并与之划清了界限。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加重,国民党左派开始竖起反蒋抗日的旗帜。通过对当时时局的深入分析,他们改变了对中共的态度,并提出了对解决民族危机的各种政治主张。他们始终坚持反帝爱国的原则,密切与中共合作,呼吁抗日,反对投降。第三章分析了国民党左派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在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过程中,从批判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呼吁国共合作,响应中共“逼蒋抗日”方针,支持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创造条件,到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国民党左派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中,国民党左派坚持和拥护中共提出的“三大口号”,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积极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粉碎了日本企图分裂统一战线的阴谋;在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发展过程中,国民党左派始终站在维护国共合作的角度,以民族大义为重,严厉地批判蒋介石的反动行为,帮助共产党渡过一个个难关,积极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发展。第四章探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对国民党左派的影响。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了国民党左派自身的变化:在组织方面,国民党左派力量逐渐发展壮大,民联、民促、民革等组织相继产生,并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奔走呼吁;在思想方面,国民党左派认识到所谓的第三条道路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根本行不通的,他们拥护中共的政治主张,反对蒋介石的一党专政,要求在中国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保障人民的各种利益。结论部分主要讨论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启示,国民党左派作为一股重要的民主力量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天,这种民主力量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忽视的。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文献综述  9-13
  一、关于国民党左派概念的研究  9-10
  二、关于国民党左派(民主派)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研究  10-11
  三、国外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研究  11-13
引言  13-15
一、国民党左派及其发展变化  15-27
  (一) 国民党左派的含义  15-20
    1. 早期共产党领导人对国民党左派的论述  15-17
    2. 早期国民党领导人对左派的论述  17
    3. 有关学者对国民党左派含义的解释  17-18
    4. 国民党左派的含义及构成  18-20
  (二) 国民党左派的形成和发展  20-27
    1. 国民党左派的萌芽——国民党一大前夕  20-21
    2. 国民党左派的形成——国民党一大后  21-22
    3. 国民党左派的发展和受挫——1925年至中山舰事件  22-24
    4. 国民党左派的复兴  24
    5. 国民党左派的分化  24-27
二、国民党左派对国共两党的态度及其政治主张  27-39
  (一)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左派  27-32
    1. "中华革命党"的建立  27-28
    2.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建立  28-29
    3.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建立  29-31
    4. "生产人民党"和"中华民族革命同盟"的建立  31-32
  (二) 国民党左派对国共两党的态度  32-35
    1. 国民党左派对蒋介石的态度  32-33
    2. 国民党左派对共产党的态度  33-35
  (三) 国民党左派的政治主张  35-39
    1. 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政治主张  35-36
    2.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的政治主张  36-37
    3. 中华民族革命同盟的政治主张  37-39
三、国民党左派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  39-49
  (一) 积极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39-43
    1. 批判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呼吁国共合作  39-40
    2. 响应中共"逼蒋抗日"方针,推动国共合作  40-41
    3. 支持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合作创造条件  41-42
    4. 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42-43
  (二) 积极维护第二次国共合作  43-46
    1. 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43-44
    2. 坚持抗战,反对投降  44-45
    3. 坚持团结、反对分裂  45-46
  (三) 积极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发展  46-49
    1. 斡旋国共第一次军事摩擦  46
    2. 调处国共"皖南事变"  46-48
    3. 在国民党中央会议上的斗争  48-49
四、第二次国共合作对国民党左派的影响  49-55
  (一) 国民党左派力量的变化  49-51
    1. "民联"的成立  49-50
    2. "民促"的成立  50
    3. "民革"和"旅美联盟"的成立  50-51
  (二) 国民党左派思想的变化  51-55
    1. 呼吁民主,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51-52
    2. 支持国共和谈,拥护中共的原则立场  52-55
结语  55-57
参考文献  57-61
后记  61-6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课题  63

相似论文

  1. 国民党危亡之秋的应对与反省,K266
  2. 国民党福建省各级党部研究(1937-1945),D693
  3. 1946-1948鲁中地区保甲制度研究,K266
  4.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派系斗争研究,K266
  5. 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共对美国政策的演变,D231
  6. 1935-1941年中国共产党对美政策的发展,D231
  7. 中共对于国民党北伐的态度及其演变,K262
  8. 国共合作视野下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研究,D618
  9. 第一次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研究,D613
  10. 1921-1927年共产国际对国民党性质判定述论,D231
  11. 论抗战时期中共对国民党反共政策的应对,K265
  12. 四川军阀与国共两党关系探微,K263
  13. 第二国际左派理论家的意识形态理论,D14
  14. 中国国民党自身变革及其对台湾政党政治的影响,D675.8
  15. 抗战时期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探析,K265
  16. 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评析,K265
  17. 国共两党抗战纲领比较研究,K265
  18. 论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东北朝鲜人的资产政策,K266
  19. 国民党河北省政府训练团研究,K266
  20. 战后北平敌伪产业接收述论,K266
  21. “文革”时期湖北荆门县域经济研究,F129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