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夹杂物对16MnR钢埋弧焊缝常温冲击值的影响

作 者: 刘燕
导 师: 陆亚珍
学 校: 河海大学
专 业: 材料加工工程
关键词: 16MnR 夹杂物 冲击值 针状铁素体 形核机理
分类号: TG4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6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焊缝冲击值的高低是反映接头质量好坏的重要因素,而夹杂物又是影响焊缝冲击值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焊缝形成过程中,夹杂物可以为晶粒提供形核核心,促进针状铁素体的形成,提高焊缝的冲击值;在熔池冷却过程中,夹杂物又会成为裂纹的起裂源,引起裂纹开裂,降低焊缝的冲击值。因此,夹杂物与焊缝冲击值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本文首先针对16MnR钢埋弧焊焊缝夏比V型缺口冲击值偏低的问题,对冲击试样进行化学成分、宏微观断口、显微组织等分析,发现焊缝中大颗粒夹杂物是引起16MnR钢焊缝冲击值偏低的主要原因;提出新的试验方案,并现场施焊,取得较好的效果。 然后用HJ431和SJ101两种焊剂焊接16MnR钢板,制备焊缝的对比冲击试样。对试样进行一系列试验,发现冲击值高的SJ101焊缝中针状铁素体含量也高。因此,文章提出一种新的观点:由于SJ101焊剂能为焊缝提供更多适合针状铁素体形核的夹杂物粒子,因而能提高焊缝的冲击值。采用SEM、TEM等先进分析方法对两种焊缝进行分析,证实了以上新观点的正确性。以试验结果为基础,文章提出了一种更适合本试验的针状铁素体形核机理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7-12
  1.1 前言  7
  1.2 文献综述  7-10
    1.2.1 非金属夹杂物的分类  7-8
    1.2.2 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  8
    1.2.3 非金属夹杂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8-10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0-12
    1.3.1 研究内容简介  10
    1.3.2 课题的研究意义  10-12
第二章 16MNR钢埋弧焊缝常温V型冲击值偏低的原因分析  12-27
  2.1 背景介绍  12-14
  2.2 失效分析过程  14-22
    2.2.1 母材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金相分析  14-15
    2.2.2 焊缝化学成分分析  15-16
    2.2.3 冲击试样断口分析  16-20
    2.2.4 焊缝金相组织观察  20-22
    2.2.5 失效分析结果  22
  2.3 理论分析及讨论  22-27
    2.3.1 夹杂物来源分析  22-23
    2.3.2 夹杂物在焊缝金属断裂过程中的作用  23-24
    2.3.3 夹杂物对焊缝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  24-26
    2.3.4 讨论  26-27
第三章 新方案的选择及试验过程  27-29
  3.1 试验目的  27
  3.2 试验过程  27-29
    3.2.1 新方案确定的主要依据  27
    3.2.2 试验方案简介  27-28
    3.2.3 试验结果及结论  28-29
第四章 新旧方案结果对比及理论分析  29-47
  4.1 试验目的  29
  4.2 试验准备  29-30
  4.3 对比试验  30-45
    4.3.1 焊缝金属化学成分对比  30
    4.3.2 冲击试样断口形貌对比  30-32
    4.3.3 焊缝中金相组织对比  32-43
    4.3.4 焊缝显微硬度对比  43-45
  4.4 对比结果整理及讨论  45-47
    4.4.1 结果整理  45-46
    4.4.2 讨论  46-47
第五章 烧结焊剂提高焊缝冲击值的新观点  47-65
  5.1 新观点的提出  47-49
    5.1.1 理论分析  47-48
    5.1.2 新观点的提出  48-49
  5.2 新观点的证明过程  49-59
    5.2.1 两类焊缝中夹杂物的理论差异  49
    5.2.2 试验思路介绍  49
    5.2.3 夹杂物定量分析  49-50
    5.2.4 夹杂物电子衍射分析  50-54
    5.2.5 夹杂物能谱分析  54-56
    5.2.5 夹杂物透射电镜电子衍射花样标定  56-59
  5.3 试验结果分析  59-61
    5.3.1 试验结果  59-60
    5.3.2 结果分析  60-61
  5.4 焊缝中夹杂物诱发针状铁素体的机理探讨  61-65
    5.4.1 现存机理的适用性分析  61-62
    5.4.2 夹杂物的化学成分对针状铁素体形核的影响  62-63
    5.4.3 小尺寸夹杂物对针状铁素体形核的作用  63
    5.4.4 新形核机理的探讨与总结  63-65
第六章 结论  65-66
参考文献  66-68
致谢  68

相似论文

  1. LF热态渣循环利用过程中脱硫行为的研究,X757
  2. 汽车板用IF钢夹杂物控制研究,TF777
  3. 稀土Ce对大热输入埋弧焊焊缝金属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TG445
  4. 粗镁直接熔炼AM50镁合金中的夹杂物分析,TF822
  5. 粗镁直接熔炼AM60镁合金中夹杂物分析,TF822
  6. 精炼渣对帘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形态的影响,TF703.54
  7. LF精炼炉夹杂物行为的模拟研究,TF769.2
  8. 含铝冷镦钢的冶炼工艺及质量优化,TF777.2
  9. X70管线钢组织及钢中夹杂物的控制研究,TF777
  10. 7Cr14Mo双真空不锈轴承钢的组织和接触疲劳寿命的研究,TG142.71
  11. 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及强韧性机制研究,TG142.2
  12. 夹杂物离面位移场的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O344.1
  13. 精炼渣对不锈钢夹杂物的影响研究,TF764.1
  14. 连铸过程中钢包底吹氩新工艺的物理模拟,TF777
  15. 重轨钢(U71Mn)夹杂物行为研究,TF777
  16. 漩流中间包夹杂物去除的水模拟实验研究,TF777
  17. 60Si2CrA弹簧钢夹杂物行为及对疲劳性能影响的研究,TG142.13
  18. 430铁素体不锈钢中稀土作用机理的研究,TG142.71
  19. 低碳钢中超细夹杂物控制技术研究,TG142.15
  20. X70级管线钢热变形行为及控轧控冷工艺研究,TG335
  21. X80管线钢宽厚板控轧控冷工艺研究,TG335.5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 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 > 焊接工艺 > 埋弧焊(焊剂层下焊)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