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石羊河中下游河岸植被与土壤变化研究

作 者: 富晓松
导 师: 刘世增;王立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关键词: 石羊河中下游 河岸植被变化 土壤变化 植被恢复
分类号: S154.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6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主要运用普通生态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对石羊河流域中下游典型河段的植被特征和土壤特征及其变化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调查,以石羊河中下游不同河段河岸水分状况存在差异为依据,选取四个河段(中游断流段、泉水溢出段、水库以上丰水段和水库以下干涸段)进行比较分析,旨在通过对植被特征、土壤特征的调查统计和空间变异性分析,揭示出河岸植被的空间变异及演替特征以及相应的土壤变化,进而探讨该流域河岸植被特征与土壤变化特征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河岸区植被恢复对策和措施,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共有木本植物14种,草本植物22种。优势种植物以沙蒿、白刺、油蒿、柽柳、芦苇等为主。河岸植物群落类型较少,结构简单,多为聚集生长。不同的地段植物群落差异较大。在距河岸不同距离的不同河段,物种丰富度以及灌木层和草本层的重要值有一定分布特征。土壤与水分条件较好地段物种丰富度较高,草本层有一定重要性,土壤与水分条件差的地段物种丰富度较低,灌木占有较高的重要性。(2)典型河岸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变化规律明显。河岸植被依次为乔-灌-草结构:自然状态植被小乔木为筐柳,灌木为柽柳,草本为芨芨草等;灌-草结构:油蒿半灌木和赖草等;草甸结构:芦苇、赖草、猪毛菜等;灌-草结构(典型荒漠植被):灌木有白刺、沙拐枣,草本为沙米、黄芪、五星蒿等。这种结构变化与群落的地下水埋深变化紧密相关。(3)河岸植被叶片类型以环栅型和全栅型为主。环栅型叶片占有较高的重要性,禾草型叶片植物在土壤水分较好地段有一定的重要性。在距离河岸不同距离的不同河段,植物叶片类型有其适应特定外界环境的分布特征。(4)河岸植被的发展影响区域土壤的发育,同时河岸土壤的形成促进区域植被类型和空间分布及稳定性,不同河段的河岸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在纵向和横向上都呈梯度分布。(5)从代表河岸植被的土壤特性指标变化结果看,河岸植被的生长除与水分含量关系密切外,植被演替过程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差异显著。(6)根据河岸植被退化原因及植被恢复理论,提出植被保护与恢复的对策和措施。

全文目录


摘要  2-3
Summary  3-7
前言  7-9
1 文献综述  9-18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9-11
    1.1.1 研究目的  9-10
    1.1.2 研究意义  10-11
  1.2 河岸带的研究进展  11-13
  1.3 河岸带植被研究  13-15
    1.3.1 河岸带植被的功能  13-14
    1.3.2 河岸带植被退化的原因  14-15
    1.3.3 河岸带植被恢复研究  15
  1.4 河岸带植被演替与土壤因子关系的研究  15-18
2 材料与方法  18-23
  2.1 主要研究内容  18
  2.2 研究方法  18-21
    2.2.1 样地的布设与采样  18-19
    2.2.2 观测指标的选取与测定方法  19-21
  2.3 技术路线  21-22
  2.4 数据分析  22-23
3 结果与分析  23-53
  3.1 研究区域概况  23-26
    3.1.1 地理位置  23-24
    3.1.2 气候  24
    3.1.3 植被  24
    3.1.4 土壤  24-25
    3.1.5 水文  25-26
    3.1.6 社会经济状况  26
  3.2 石羊河流域中下游河岸植被变化特征  26-40
    3.2.1 研究区植被类型  26-27
    3.2.2 河岸植被分布特征  27-28
    3.2.3 植物群落差异性  28-29
    3.2.4 河岸植被物种丰富度的变化  29-31
      3.2.4.1 纵向沿河物种丰富度变化  29-31
      3.2.4.2 横向距河岸物种丰富度变化  31
    3.2.5 河岸植被重要值  31-33
      3.2.5.1 纵向沿河植被重要值  32-33
      3.2.5.2 横向距河植被重要值  33
    3.2.6 距河不同距离的河岸植被特征  33-39
      3.2.6.1 河岸植被叶片类型与土壤  33-35
      3.2.6.2 纵向沿河植被叶片类型  35-36
      3.2.6.3 横向距河植被叶片类型  36-37
      3.2.6.4 植被叶片类型重要值  37
      3.2.6.5 纵向沿河植被重要值  37-38
      3.2.6.6 横向距河植被重要值  38-39
    3.2.7 小结  39-40
  3.3 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特性的变化  40-50
    3.3.1 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40-42
    3.3.2 土壤容重和PH 值的变化  42-43
    3.3.3 土壤养分的变化  43-46
    3.3.4 土壤水溶性盐分组成的变化  46-49
    3.3.5 植被分布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49-50
  3.4 河岸植被的保护与恢复  50-53
    3.4.1 河岸植被保护与修复对策  50-51
    3.4.2 河岸植被保护与修复措施  51-53
4 结论  53-55
参考文献  55-60
致谢  60-61
个人简介  61-62
导师简介  62-63

相似论文

  1. 雅泸高速高寒高海拔山区路段边坡植被恢复探讨,U418.9
  2. 沙地生态系统生态恢复评价,X171.4
  3.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水源涵养效益,S715
  4. 基于TELSA的新疆阿尔泰山小克兰营林区森林景观动态模拟研究,S718.5
  5. 陕北黄土区植被恢复及人工林可持续性评价,X171.4
  6. 长期围封对亚高山草地土壤和植被的影响,S812
  7. 长岭县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X171.4
  8. 宁夏草原围栏对退化草场与野生甘草资源恢复的影响,S567.71
  9. 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体系研究,S812
  10. 呼伦贝尔风蚀沙化草场植被恢复技术途径研究,S812
  11. 北方农牧交错带沙尘源植被恢复决策支持系统研究,X171
  12. 门头沟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理论与技术研究,X171.4
  13.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土壤理化性质研究,S153
  14. 岩溶生态系统土壤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其意义,S154.1
  15. 蛟河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后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研究,S154.5
  16. 福建不同类型矿山废弃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研究,TD88
  17. 多伦县植物资源及生态恢复变化的研究,Q948
  18. 安阳地区不同植被单元花粉组合特征及其在古植被恢复中的应用,Q914
  19. 岷江干旱河谷整地造林植被恢复的长期效果评价,S728
  20. 民勤荒漠绿洲过渡带土地覆被变化的土壤环境效应研究,S158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物学 > 土壤-植物系统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