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水源涵养效益

作 者: 程良爽
导 师: 宫渊波
学 校: 四川农业大学
专 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关键词: 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 植被恢复 水源涵养 人工降雨
分类号: S7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选取岷江上游理县熊耳山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为研究区,分析油松-臭椿人工林林冠截留、灌草层植被截留,油松-臭椿人工林、灌草层及裸地的土壤水文物理性质、土壤水分蒸发、总体拦蓄能力;研究青冈次生林、杨柳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岷江柏针叶林、次生灌丛、退化荒地等植被类型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及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降雨量的增大,林冠截留量、林内穿透雨量和树干干流量均呈现递增趋势,且穿透雨量随降水量的增长比较迅速。穿透雨量占总降水的50%-80%。(2)灌草层的持水量与其单位面积储量有密切关系,随着蓄积量的增大,持水量也增大。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灌草层的持水率保持在85%左右。(3)枯落物储量顺序为青冈次生林>杨柳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岷江柏幼林>次生灌丛>荒草坡。随着枯落物储量的逐渐降低,持水量也跟着降低,水分条件也随植被分布不同而表现出逐步恶化的特征。(4)各林分枯落物层浸入水中0-2h,其持水量都有一个急速上升的过程,2h后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枯落物层持水量增加变缓并趋于最大值;在0-2h内各林分地表枯落物层吸水速率几乎都呈直线下降,2h后下降速度逐渐变缓并趋于动态平衡。(5)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均是青冈次生林>杨柳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岷江柏幼林>次生灌丛>荒草坡。最大持水量的变化范围是2.1mm-10.1mm,有效拦蓄量的变化范围是1.59mm-7.73 mm.(6)人工模拟降雨过程中,裸地的产流量均远远高于灌草地和乔木林地,而且从开始产流时间上看,裸地开始产流的时间也要早于灌草地和乔木林地,说明灌草地和乔木林地由于林下枯落物覆盖和地表植被覆盖,对地表径流均有有效地拦截作用,表现出更好的水源涵养效益。(7)林地及灌草地的土壤容重较低而孔隙度较大,而裸地的容重则较大而孔隙度较小。土壤的容重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而逐渐增大,且变化趋势明显。乔木和灌草对土壤孔隙度的改变明显,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和提高了孔隙数量,提高了水源涵养的能力。(8)裸地土壤各层最大蓄水量与有效蓄水量均明显小于灌草覆盖下土壤,而乔木林下土壤的最大蓄水量与有效蓄水量则高于前两者,随着植被覆盖状况的改良,土壤的蓄水能力也随之变好。(9)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的入渗速率都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对于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入渗,乔木林和灌木林由于植被覆盖度较大,具有较高的土壤渗透速率,减少了地表径流。而裸地由于放牧和人为活动的破坏,在土壤的水分入渗上表现较差。在入渗初始阶段,土壤入渗速率较大,但随着入渗时间的增加,入渗速率急剧下降,逐渐趋向于平缓,一直持续到稳渗。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前言  10-11
1 文献综述  11-22
  1.1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研究  11-17
    1.1.1 生态交错带  11
    1.1.2 生态交错带研究热点  11-14
    1.1.3 山地森林/干旱河谷生态交错带成因及现状研究  14-17
  1.2 森林植被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17-22
    1.2.1 森林水文的概念  17
    1.2.2 国外森林水文发展  17-18
    1.2.3 中国森林水文研究  18
    1.2.4 森林植被的水文响应研究  18-22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23
3 研究方案  23-29
  3.1 研究区概况  23-25
    3.1.1 地形地貌  23
    3.1.2 河流水系  23
    3.1.3 气候特征  23-24
    3.1.4 土壤与植被  24-25
  3.2 实验设备  25
  3.3 研究方法  25-28
    3.3.1 研究任务及内容  25
    3.3.2 研究方法  25-28
  3.4 数据处理  28-29
  3.5 技术路线  29
4 结果与分析  29-47
  4.1 林冠层及灌草层截留量和树干干流量  29-31
    4.1.1 林冠层截留量  29-31
    4.1.2 灌草层截留量  31
  4.2 枯落物持水能力  31-38
    4.2.1 枯落物蓄积量  31-33
    4.2.2 枯落物持水性能  33-38
  4.3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覆盖类型产流特征  38-40
  4.4 土壤水文效应  40-44
    4.4.1 土壤结构状况分析  40-41
    4.4.2 土壤蓄水能力  41-42
    4.4.3 土壤水分入渗  42-44
  4.5 土壤水分蒸发  44-46
  4.6 植被的水源涵养  46-47
5 结论与讨论  47-51
  5.1 结论  47-49
    5.1.1 林冠及灌草层截留  47
    5.1.2 枯落物截留  47-48
    5.1.3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覆盖类型产流特征  48
    5.1.4 土壤的水文物理性质  48-49
    5.1.5 土壤水分蒸发  49
    5.1.6 植被拦蓄能力  49
  5.2 讨论  49-51
参考文献  51-56
致谢  56

相似论文

  1. 湖南会同毛竹林土壤水源涵养及生物量的研究,S714
  2. 湘北桤木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S792.14
  3.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功能研究,S718.5
  4. 泰山不同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研究,S715.7
  5. 湖南省5种生态公益林的主要生态功能研究,S718.56
  6. 弃耕砂田植被恢复条件试验研究,S651
  7.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坡面径流侵蚀研究,S157.1
  8. 黄土高原退耕地土壤水分养分与碳密度的研究,S714.2
  9. 基于CLUE模型的江西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源涵养服务的影响,F301
  10.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土壤抗蚀力研究,S714.7
  11. 北亚热带毛竹林凋落物的生态效应研究,S795.7
  12. 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植被退化特征,Q948
  13. 辽东山区不同林型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研究,S715
  14. 松华坝水源区典型林型水源涵养功能及其对水质的影响,S715.7
  15. 蓄水保墒措施对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人工幼林生长的影响,S728.2
  16.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碳,S718.5
  17. 水库水源涵养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的生态效益监测与评价,X171.4
  18.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S154.38
  19. 紫金山栓皮栎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S714.7
  20. 水源涵养林生态服务功能评估及优先区划分,X17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水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