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宋恕的文化思想

作 者: 徐玉凤
导 师: 孙占元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宋恕 思想文化 传统儒学 西学
分类号: K25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0年
下 载: 171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宋恕是近代中国一位很有影响的维新思想家,他生活在动荡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关心国运,勤奋好学,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尤其是他的文化思想,富有特色,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拟对宋恕的文化思想作一探讨,找出他的思想成因及特征,并与同时期思想家进行一些比较。本文共分以下六个部分: 一、宋恕文化思想的形成。西力东侵、西学东渐和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是其文化思想形成的催化剂;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如儒家的民本思想、交易观、古文经学、永嘉学派、浙东史学等等,促使宋恕面对残酷的现实产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成为其文化思想赖以形成的基本土壤;宋恕个人的努力,最终促成了其文化思想的形成。 二、宋恕的学风倾向。作为一名典型的由传统向近代社会过渡中的知识分子,宋恕治学严谨求实而又开放通达,他注重怀疑、批判与综合,不盲从古人、不迷信外人,兼采各家所长;少年刻苦读书,日以“心身古今缘嗜”六字自课,本末兼到,内外夹持,奠定了他一生的学问功底;他又特重以“恕”字为学、为人、为文,推己及人,以求平实真切,反映人民真实的生活状况。 三、宋恕的孔教复原思想。他认为孔教原本是极好的,但被后世的以叔孙通、董仲舒、韩愈、程颐为首的四大魔所扰乱而变质,神州成为阳儒阴法之天下;孔教的宗旨在于经世、民主,后世儒者中,首推颜元、黄宗羲二氏最得真传;在综合分析对比的基础上,宋恕指出孔教与西方民主学说是一致的,所以其复教的实质在于托古学西;宋恕的复教思想并不孤立,他与康有为、谭嗣同、夏曾佑等共同形成了戊戌时期的孔教复原思潮,成为近代反理学思潮的一部分,推动了儒学在近代的革新进程。 四、宋恕的西学思想。宋恕对西学有广泛的涉猎,了解到包括西方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法律学、医学、哲学、文学、戏剧等方面的知识;他对比中西,指出中国“易服更制,一切从西”乃为上策;同时他又认识到这种全盘西化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进而又提出应“参用西法,徐俟默移”,从政治、经济、教育、法律四个方面阐明他“参用西法”的具体做法。 五、宋恕处理中西文化关系的理论。他创造了“教异心同”论与“调和粹化”论来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认为两种文化虽然形式不同,内容不同,但实质是一致的,应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调和,实现国粹与欧化的融合。 六、宋恕文化思想的价值、地位及局限性所在。他提出了独特的中西文化交流的舰,丰富了近代中国文化思想史的内涵,在近代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同时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所在,宋恕的文化思想也存在互相矛盾的地方,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8
前言  8-9
一、 宋恕文化思想的形成  9-15
  (一) 严酷的现实及西学东渐是宋恕文化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10-11
  (二) 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积极因素是宋恕文化思想的渊源所在  11-14
  (三) 宋恕的个人努力推动了其文化思想的形成  14-15
二、 宋恕的学风倾向  15-24
  (一) 重怀疑、批判与综合  15-17
  (二) “心身古今缘嗜”六字课  17-22
  (三) 为学重在“恕”字  22-24
三、 宋恕“复洙泗之真教”的孔教复原思想  24-38
  (一) 宋恕的“孔教变质”理论  24-31
  (二) 后儒中首推颜习斋、黄宗羲得孔学真传  31-34
  (三) 孔学宗旨在于“经世”  34-36
  (四) 复教的实质  36-38
四、 宋恕的西学思想  38-53
  (一) 广泛涉猎、热情称赞并接受西学  38-41
  (二) “参用西法”进行广泛改革  41-53
    1. 政治三始一始说  41-44
    2. 经济三始一始说  44-46
    3. 学习西方改革教育制度以开民智  46-51
    4. 学习西方改革法律诉讼制度  51-53
五、 宋恕的中西文化观  53-60
  (一) “教异心同”论  54-57
  (二) “调和粹化”论  57-60
六、 宋恕文化思想的价值及内在矛盾  60-69
  (一) 价值  60-66
    1. 宋恕文化思想的可贵性  61
    2. 宋恕文化观的前瞻性  61-63
    3. 宋恕“复洙泗之真教”思想是他为接纳西学采取的特殊手段  63-65
    4. 宋恕学习西方改革内政的思想对近代中国有极强的实用性  65-66
    5. 宋恕反对封建伦理纲常、主张解放妇女的理论是近代反封建的一面旗帜  66
  (二) 内在矛盾  66-69
    1. 托古与学西之间的矛盾  66-67
    2. 思想与行动之间的矛盾  67-69
参考文献  69-72
后记  72

相似论文

  1. 宋恕的佛学思想,B948
  2. “西学东渐”与晚清经济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K252
  3. 毛泽东文化思想对当前文化建设的启示,A841.6
  4. 吴汝纶与西学本土化历程,K252
  5. 《民报》对西学的传播及其对革命合法性舆论的建构,K257
  6. 林风眠“中西调和”理论及其艺术实践,J205
  7. 冯澂的《墨经》研究与晚清“西学中源”说,N09
  8. 论方以智思想及其在融西入中方面的贡献,K248
  9. 李朝后期北学派思想中的西学影响探析,K312.34
  10. 李鸿章教育思想研究,G40-092
  11. 清代畴人之探索,N092
  12. 李问渔与近代西学传播,B978
  13. 容闳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K251
  14. 洪炳文戏曲研究,I207.3
  15. 民国时期西学对中学国文教育的影响,G529
  16. 冯桂芬“采西学”教育思想研究,G40-092
  17. “西学中源”说再探析,K25
  18. 在传统与近代之间,K252
  19. 《六合丛谈》研究,G219.29
  20. 从康熙历狱看清初士人的西学观,K249
  21. 在中学与西学之间:《大同书》解析,K256.5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年) >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时期(1860~1900年) > 戊戌变法(1898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