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1843-1938年间杭嘉湖地区市镇经济的变迁

作 者: 陈倩
导 师: 雷学华
学 校: 中南民族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杭嘉湖地区 市镇经济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交通体系 工业区位论
分类号: F1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1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明清以来,杭嘉湖地区市镇以丝绸为支柱产业,并因此而驰名中外。桐乡县虽然是该区域内的次发达县,但其市镇的经济发展轨迹同样也代表了这一区域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以桐乡县市镇为例,考察其在上海开埠前后这一历史时期市镇经济变迁的过程。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绪论首先介绍了选题范围的界定和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其次总结了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对江南市镇经济史的研究动态。最后在研究思路方面,本文主要采用经济学理论辅之以基础的史学理论来研究探讨问题。第一章主要谈1843以前(主要是明清时期)桐乡县市镇兴盛的原因。这章主要运用了区域经济学中的资源禀赋理论剖析桐乡县市镇丝业生产的兴起。第二章从1843年后谈起,杭嘉湖地区生丝及其产品销售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由明、前清时期的国内市场为主、国外市场为辅的市场格局,发展到主要行销国外市场的新格局,给桐乡县市镇丝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本章主要运用了施坚雅的关于中国19世纪晚期八个层次的经济等级结构的假设,来分析桐乡县区域内的中心市场、中间市场和基层市场及区域内市场之间的联系。用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来分析该地区贸易优势生产要素和区位生产选择因素。第三章主要谈及由于世界丝业生产销售格局的变迁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在本土的进一步渗透,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桐乡县市镇最终因丝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革新,生产工艺落后和品种单一而完全走向衰弱。但同时,又因西方现代工业技术和先进思想的引入,使桐乡县的市镇开始萌发出了一些新的活力。一方面,本章运用瑞典经济学家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来分析国际市场丝业贸易的变化。另一方面,本章再次运用工业区位论来分析上海正逐步取代该地区的区位生产选择因素。从这两方面来说明桐乡县市镇的衰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经济规律自然选择的结果。结语部分指出通过对桐乡县市镇经济变迁的考察,揭示了一个经济区域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因素及其作用,客观评价了市镇经济变迁的性质、程度和局限,分析制约市镇经济变革的内在和外在因素。

全文目录


摘要  7-8
Abstract  8-10
绪论  10-15
  一、选题意义  10
  二、学术前史  10-13
  三、研究思路  13-15
第一章 1843 年以前桐乡县市镇经济概况  15-24
  一、自然资源的影响  16-17
  二、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  17-19
  三、经济社会资源变迁的影响  19-24
    (一) 市镇规模  19-20
    (二) 人口规模和结构  20-21
    (三) 资金和技术资源  21-22
    (四) 社会文化环境  22-24
第二章 1843 年以后桐乡县市镇联系与经济发展  24-40
  一、以上海为区域中心的市镇经济一体化  24-28
    (一) 传统中心城市的衰退  24-26
    (二) 新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  26-28
  二、区域联系的纽带——近代交通体系的形成  28-33
    (一) 桐乡县市镇格局的特点  29-30
    (二) 上海开埠后与桐乡县市镇的联系  30-33
  三、桐乡县市镇经济体系形成中行业区位格局的整合  33-40
    (一) 桐乡县市镇网络的结构——乌青镇的中间市场效能  33-35
    (二) 桐乡县丝绸生产中心——濮院镇的区位因素  35-40
第三章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下的桐乡县市镇  40-51
  一、世界丝业市场的国际贸易理论分析  40-43
    (一) 生产要素禀赋说  40-41
    (二)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对外生丝贸易  41-43
  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冲击下桐乡县市镇衰弱的原因  43-48
    (一) 近代上海丝业工厂的发展  43-45
    (二) 原料来源的扩大  45
    (三) 人口的变化  45-48
  三、桐乡县市镇的近代化变迁  48-51
    (一) 产业格局的变化  48-49
    (二) 社会文化的变迁  49-51
结语  51-53
参考文献  53-57
致谢  57-58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8

相似论文

  1. 杭嘉湖地区引排水工程改善水环境效果分析,TV213.4
  2. 基于用地协调的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建构研究,TU984.191
  3. 清代云南府市镇经济研究,K249
  4. 区域综合交通体系的评价研究,U11
  5.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F512
  6. 大连集装箱港区道路交通网规划设计与研究,U491.12
  7. 高层建筑电梯配置及其附属空间研究,TU857
  8. 明清时期丹江流域市镇经济初探,K248
  9. 新生产力条件下工业区位论述评及探讨,F40
  10. 基于GIS杭嘉湖地区农田氮磷径流流失研究,X592
  11. 城市BRT系统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U491.17
  12. 多元化公共交通模式研究,U491.17
  13. 古城西安市区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TU984.191
  14. 区域综合交通体系战略规划研究,U11
  15. 沈阳经济区交通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F512.7
  16. 大都市区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TU984.191
  17. 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研究,TU984.191
  18. 都市圈交通体系结构演化与优化研究,U12
  19. 大城市住区交通体系基础研究,TU984.12
  20. 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思考,U495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中国经济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