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用地协调的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建构研究

作 者: 付而康
导 师: 崔叙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低碳 用地协调 交通结构 交通体系
分类号: TU984.1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8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交通是城市形成的力”,交通技术水平和建设水平的每一次提高,交通方式的每一次突破,都将促进城市空间拓展,改变城市外部形态。在这一过程中,交通系统自身也不断受到城市土地使用变化的强烈影响(尤其是对交通出行模式的影响),二者构成一种“迭代循环”,呈现出螺旋发展的态势。然而,现实中我国城市交通却有逐步走向恶化的迹象,甚至被冠以“城市病的首要症状”和“导致全球变暖的元凶”。这固然和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突然跃迁有着直接的关系,巨大的发展位势差引发的居民出行需求猛增和交通供应释放成为城市交通急剧恶化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城镇化水平提高引发的居民出行刚性需求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与城镇化过程相伴的城市机动化水平提升引起的交通结构失衡便成为了问题的焦点。正是基于以上规律,笔者将“交通结构”作为切入点进行深入思考。尝试从城市规划的视角出发,在“低碳城市”背景下,基于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结构的内在作用机制,建构以合理交通结构为引导的城市低碳交通体系,为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领域更深层次的研究做一些铺垫,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论文写作遵从研究思路的基本逻辑,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论文研究背景、研究立足点、研究框架进行简要说明,界定研究对象并分析比较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第二部分为第二章,是整篇论文的基础研究。首先对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现状特征进行了总结,接着对城市交通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状况进行了较多论述,之后明确指出交通结构失衡是当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与“低碳”目标相悖的症结,并在此基础上反思传统交通规划的局限性,提出基于用地协调的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思路。第三部分为论文主体,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重点研究低碳目标下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结构优化,进而建构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其中第三章首先解析了城市交通结构与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然后用AHP分析法确立了低碳目标下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目标,之后从宏观的城市外部空间增长与交通引导、中观的城市形态结构与交通模式、微观的城市用地开发与交通组织三个层面探讨了低碳目标下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结构优化。第四章承接第三章的研究结论,对城市交通本体进行系统思考,在交通功能目标、环境保护目标、资源利用目标、社会公平目标的指引下,对合理交通结构引导的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规划及设计的关键性要素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建构城市交通供应体系(包括道路网络体系、公共交通体系、慢行交通体系、静态交通体系)和城市交通管理体系。论述重点为城市交通供应体系部分,对于每一个子体系,分别对其在低碳目标下的建构原则、规划流程、规划理念等进行思考,并推荐了几个笔者认为能够实现低碳目标的发展模式。第四部分是实例研究,结合前文研究结论,以德阳市为例建构基于用地协调的德阳市低碳交通体系。论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借助AHP分析方法对我国城市交通结构中各种交通方式在低碳目标下的优先等级进行排列,确立了低碳目标下我国城市交通结构的总体优化目标,并针对每种交通方式提出其在低碳目标下的发展建议。(2)论证了低碳目标下我国城市外部空间增长方式应为区域轨道交通引导的走廊模式;论证了低碳目标下我国城市形态结构和交通模式的转变方向:大城市多中心结构与轨道交通主导模式、中小城市单中心/多中心组团形态与地面公交主导模式、小城镇与慢行交通主导模式;提出了低碳目标下我国城市用地开发与交通组织理想模式"CL—TOD"模式,并提出了该模式的三大设计原则。(3)提出了无小汽车居住组团、“串珠成网”公交线网布设、公交环式支线布设三个利于实现低碳目标的方案模式。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4
第1章 绪论  14-35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5-17
    1.1.1 "低碳城市"理念为国内城市规划界所广泛认同  15
    1.1.2 国家"汽车产业政策"与城市交通环境问题  15-16
    1.1.3 阔步到来的轨道交通时代  16-17
  1.2 概念界定  17-18
    1.2.1 "低碳交通"与"生态交通"、"绿色交通"、"可持续交通"  17-18
    1.2.2 "交通结构"与"交通模式"  18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8-31
    1.3.1 "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18-26
    1.3.2 考虑环境与能耗的城市交通规划研究综述  26-28
    1.3.3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综述  28-31
  1.4 研究立足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31-35
    1.4.1 研究立足点  31-32
    1.4.2 研究思路  32-34
    1.4.3 研究方法  34-35
第2章 我国城市交通现状与低碳化发展思路  35-50
  2.1 我国城市交通系统现状特征  35-37
    2.1.1 车辆特征  35
    2.1.2 交通需求特征  35
    2.1.3 交通设施特征  35-37
    2.1.4 交通运行特征  37
  2.2 我国城市交通污染物排放与能源消耗状况  37-42
    2.2.1 我国城市交通污染物排放状况  37-40
    2.2.2 我国城市交通能源消耗状况  40-42
  2.3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与"低碳"目标相悖的症结  42-46
    2.3.1 城市交通产生"高污染、高能耗"问题的内在关联  42-43
    2.3.2 城市主要交通问题的核心原因分析  43-46
    2.3.3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与"低碳"目标相悖的症结——交通结构失衡  46
  2.4 以城市规划视角出发的我国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思路  46-49
    2.4.1 我国目前交通规划与管理实践  46-47
    2.4.2 "低碳"背景下传统城市交通规划理论的局限性  47-48
    2.4.3 城市规划视角:基于用地协调的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思路  48-49
  本章小结  49-50
第3章 低碳目标下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结构优化  50-102
  3.1 城市交通结构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概述  50-52
    3.1.1 城市交通结构对土地利用的作用机理  50-51
    3.1.2 城市土地利用对交通结构的作用机理  51-52
  3.2 低碳目标下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目标  52-67
    3.2.1 城市交通结构组成及其目标确立思路  52-53
    3.2.2 低碳目标下城市交通方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53-60
    3.2.3 低碳目标下对我国城市主要交通方式的综合评价  60-61
    3.2.4 低碳目标下我国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目标  61-67
  3.3 宏观层面优化:城市外部空间增长与交通引导  67-79
    3.3.1 引导城市外部空间增长的四种传统方式  67-72
    3.3.2 四种增长方式下的交通污染物排放及能源消耗模拟案例测算  72-77
    3.3.3 低碳目标下我国城市外部空间增长与交通引导的合理选择  77-79
  3.4 中观层面优化:城市形态结构与交通模式  79-90
    3.4.1 几种典型城市形态结构及其交通发展战略  79-83
    3.4.2 与城市形态结构相关的交通维度探讨  83-87
    3.4.3 低碳目标下我国城市适宜形态结构与交通模式  87-90
  3.5 微观层面优化:城市用地开发与交通组织  90-100
    3.5.1 集约化的城市用地开发——"TOD"模式  90-93
    3.5.2 "TOD"模式在我国推行的反思  93-94
    3.5.3 低碳目标下我国城市用地开发与交通组织:"CL—TOD"模式  94-100
  本章小结  100-102
第4章 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建构  102-133
  4.1 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建构目标  102-103
    4.1.1 交通功能目标  102
    4.1.2 环境保护目标  102
    4.1.3 资源利用目标  102
    4.1.4 社会公平目标  102-103
  4.2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一体化设计关键要素  103-104
    4.2.1 作用于城市低碳交通的土地利用特征要素——紧凑复合  103-104
    4.2.2 影响城市低碳土地利用布局的城市交通要素  104
  4.3 城市低碳交通供应体系建构  104-131
    4.3.1 合理交通结构引导的道路网络体系建构  104-113
    4.3.2 引导用地布局的公共交通体系建构  113-121
    4.3.3 功能地位重塑的慢行交通体系建构  121-127
    4.3.4 基于需求管理的静态交通体系建构  127-131
  4.4 城市低碳交通组织与管理框架  131-132
    4.4.1 交通需求管理与土地使用  131
    4.4.2 交通需求管理与城市交通结构  131
    4.4.3 交通需求管理与经济控制政策  131-132
    4.4.4 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流时间、空间均衡  132
    4.4.5 交通需求管理与停车供应  132
    4.4.6 交通需求管理与新技术的应用  132
    4.4.7 交通需求管理与交通动态信息  132
    4.4.8 交通需求管理与城市环境  132
  本章小结  132-133
第5章 实例:基于用地协调的德阳市低碳交通体系建构  133-147
  5.1 德阳市概况  133
  5.2 德阳市交通系统现状特征  133-135
    5.2.1 车辆特征  133
    5.2.2 居民出行特征  133-134
    5.2.3 交通设施特征  134
    5.2.4 交通运行特征  134-135
    5.2.5 交通管理与交通安全  135
  5.3 德阳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人口分布的矛盾  135-136
    5.3.1 交通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  135
    5.3.2 道路功能与城市用地开发  135-136
    5.3.3 道路网络与城市人口分布  136
  5.4 低碳目标下德阳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结构优化  136-139
    5.4.1 总体优化目标  136
    5.4.2 宏观层面优化对策  136-137
    5.4.3 中观层面优化对策  137-138
    5.4.4 微观层面优化对策  138-139
  5.5 德阳市低碳交通供应体系建构  139-144
    5.5.1 道路网络体系建构  139-141
    5.5.2 慢行交通体系建构  141-142
    5.5.3 公共交通体系建构  142-143
    5.5.4 静态交通体系建构  143-144
  5.6 德阳市低碳交通政策和管理措施  144-147
    5.6.1 交通需求管理与城市交通结构  144-145
    5.6.2 交通需求管理与均衡交通流时空分布  145-147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147-151
  6.1 论文研究成果  147-150
    6.1.1 文献总结方面成果  147-148
    6.1.2 分析演绎方面成果  148-150
  6.2 进一步研究方向展望  150-151
致谢  151-152
参考文献  152-159
附录:德阳市居民出行调查分析  159-17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70

相似论文

  1. 超低碳贝氏体钢CO2激光-GMA复合焊接特性研究,TG456.7
  2. 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开展低碳教育的探讨,G633.55
  3.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视阈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研究,A811
  4. 山东半岛风能发电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策略研究,F426.61
  5. 低碳经济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对策,F205
  6. 江西省低碳农业发展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F224
  7. 大学生低碳消费教育探究,G642
  8. 低碳经济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F205
  9. 发达国家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比较,F124;F205
  10.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政策研究,X321;F124
  11.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应对分析,F124;F205
  12. 基于低碳经济的广西产业结构优化研究,F205
  13. 低碳消费模式实现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205;F126.1
  14. 世界银行与中国低碳经济发展,F124;F205
  15.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和对策研究,F124;F205
  16. 低碳经济视角下京津冀产业分工合作探讨,F205
  17. 沈阳推进低碳化建设研究,F205
  18. 低碳经济下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F205
  19. 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的态势分析及对策研究,F205
  20. 低碳经济视角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困境及路径选择,F127
  21. 欧盟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启示,F124;F20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