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村域规划编制内容体系的构建研究

作 者: 李伟
导 师: 袁中金
学 校: 苏州科技学院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村域规划 新农村建设 村庄规划 联村规划 空间布局与组织模式 农业产业链规划 支撑设施规划
分类号: TU982.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99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村域规划村庄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是衔接镇村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域规划的研究虽日益引起学界的重视,但由于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不完善,致使村域规划缺乏针对性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因此,研究村域规划编制的内容体系及相关问题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文在国内外村域规划研究和规划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村庄发展实际,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村域划分为村落、农业、设施、经济、社会5个子系统,以村域规划的共同价值理念营造为核心,构建了发展战略规划、联村规划、空间布局和组织模式、农业产业链规划、支撑设施规划为核心内容的规划框架,并对5个方面规划的内容和重点进行了详细研究。论文在系统框架构建基础上,对联村规划、村域空间布局和组织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联村规划是重点解决村庄的调整、撤并、保留及集中型农村社区规划问题;村域空间布局可以划分为圈层式、团块式、自由式、飞地式等不同模式。最后,选取扬州市陶林村进行实证研究,对村域规划内容进行理论应用探讨。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2
图表目录  12-16
第一章 绪论  16-24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6-17
    1.1.1 研究背景  16
    1.1.2 研究意义  16-17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  17-19
    1.2.1 研究范围  17
    1.2.2 基本概念  17-19
  1.3 村域规划与相关规划的关系  19-22
    1.3.1 村域规划与村庄规划  19-21
    1.3.2 村域规划与镇域规划  21
    1.3.3 村域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  21-22
    1.3.4 村域规划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22
    1.3.5 村域规划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规划  22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22-24
    1.4.1 研究思路  22-24
    1.4.2 研究内容  2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4-48
  2.1 国内外村庄理论研究  25-26
    2.1.1 社会学的村庄研究  25
    2.1.2 地理学的村庄研究  25-26
    2.1.3 经济学的村庄研究  26
  2.2 国内外村域规划理论  26-31
    2.2.1 村域空间结构演变规律  26-27
    2.2.2 生态农村系统结构理论  27-28
    2.2.3 农村产业结构层次理论  28-29
    2.2.4 农业产业链理论  29-31
  2.3 国外关于村域研究  31-34
    2.3.1 村域功能  31-32
    2.3.2 村域经济  32
    2.3.3 村域人地系统  32-33
    2.3.4 村域资源环境  33-34
    2.3.5 村域规模  34
  2.4 国内关于村域研究  34-40
    2.4.1 编制内容与技术规范  34-36
    2.4.2 村域类型与撤并模式  36-38
    2.4.3 村庄性质与村庄文化  38-39
    2.4.4 乡村聚落空间与布局  39-40
  2.5 国内外村庄规划的实践  40-48
    2.5.1 英国西南英格兰乡村规划  40-41
    2.5.2 荷兰的艺术牧场  41
    2.5.3 韩国农地保护和农村综合开发  41-43
    2.5.4 上海郊区中心村建设  43
    2.5.5 安徽“空心村”改造  43-45
    2.5.6 安徽关庙村村庄布点规划  45-46
    2.5.7 本章小结  46-48
第三章 村域规划编制内容  48-70
  3.1 编制思路和内容体系  48-51
    3.1.1 编制思路  48-49
    3.1.2 内容体系  49-51
  3.2 村域发展战略规划  51-55
    3.2.1 农村共同价值理念营造  51-52
    3.2.2 村庄性质  52-53
    3.2.3 村庄功能与发展方向  53-55
    3.2.4 村庄文化发展  55
  3.3 联村规划  55-60
    3.3.1 联村规划的提出  55-59
    3.3.2 联村规划的内容  59
    3.3.3 联村规划的重点  59-60
  3.4 空间布局和组织模式  60-62
    3.4.1 空间布局的内涵  60
    3.4.2 空间布局的重点  60-61
    3.4.3 村域空间布局模式  61-62
  3.5 农业产业链规划  62-64
    3.5.1 村域经济发展定位  62-63
    3.5.2 产业链规划的提出  63
    3.5.3 产业链规划的重点  63-64
  3.6 村域支撑设施规划  64-70
    3.6.1 村域支撑设施类型  65-66
    3.6.2 村域支撑设施规划重点  66-70
第四章 联村规划  70-93
  4.1 村庄撤并动因分析  70-71
    4.1.1 社会生产条件变化  70
    4.1.2 镇村体系空间重组  70-71
  4.2 撤并原则与标准  71-73
    4.2.1 撤并原则  71-72
    4.2.2 撤并标准  72-73
  4.3 联村规划的建设模式  73-79
    4.3.1 村落转型模式  73-74
    4.3.2 建设选址模式  74-78
    4.3.3 管理模式  78
    4.3.4 融资模式  78-79
  4.4 集中型农村社区规划  79-87
    4.4.1 功能定位  79-80
    4.4.2 规模定位  80
    4.4.3 建设时序  80-81
    4.4.4 空间布局  81-82
    4.4.5 运作模式  82-84
    4.4.6 农民安置  84-85
    4.4.7 政策措施  85-87
  4.5 发达地区联村规划案例研究  87-93
    4.5.1“1+X”集聚型:扬州市仲墩村  87-88
    4.5.2 保留整治型:苏州市金华村  88-90
    4.5.3 居住组团型:苏州市上巷村  90-91
    4.5.4 镇村主导型:昆山市姜巷村  91-93
第五章 村域空间布局和组织模式  93-116
  5.1 我国村域空间布局现状特征  93-100
    5.1.1 村域聚落分布形式  93-95
    5.1.2 村域聚落群体结构  95-98
    5.1.3 村域产业空间布局  98-99
    5.1.4 村域土地利用结构  99-100
  5.2 村域空间组织影响因素  100-104
    5.2.1 利益主体  100-101
    5.2.2.环境因素  101-102
    5.2.3 物质形态  102-103
    5.2.4 经济因素  103-104
    5.2.5 社会因素  104
  5.3 村域空间布局模式  104-110
    5.3.1 圈层式布局模式  105-108
    5.3.2 团块式布局模式  108-109
    5.3.3 自由保护模式  109
    5.3.4 飞地式布局模式  109
    5.3.5 沿路散布模式  109-110
  5.4 村域空间布局模式案例研究  110-116
    5.4.1 双核圈层式:江都吉孔村  110-111
    5.4.2 单核团块式:昆山绰墩山村  111-112
    5.4.3 双核团块式:安徽丰祥、马河湾新村  112-114
    5.4.4 飞地式:高邮和平村  114-116
第六章 陶林村村域规划案例研究  116-135
  6.1 陶林村村域现状背景  116-122
    6.1.1 自然地理条件  116-117
    6.1.2 经济社会发展  117-120
    6.1.3 村域设施情况  120-122
    6.1.4 现存问题  122
  6.2 陶林村村域发展战略  122-125
    6.2.1 理念营造  122-123
    6.2.2 村庄定位  123
    6.2.3 规划对策  123-124
    6.2.4 规划目标  124-125
  6.3 联村规划  125-127
    6.3.1 功能定位  125
    6.3.2 规模定位  125
    6.3.3 建设时序  125-126
    6.3.4 空间结构  126
    6.3.5 建设模式  126-127
  6.4 空间布局和组织模式  127-129
    6.4.1 空间发展引导  127-128
    6.4.2 用地功能组织  128
    6.4.3 布局规划重点  128-129
  6.5 农业产业链规划  129-130
    6.5.1 村域经济发展定位  129
    6.5.2 产业链规划内容  129-130
    6.5.3 产业链规划重点  130
  6.6 村域支撑设施规划  130-135
    6.6.1 生产设施规划  130-132
    6.6.2 生活设施规划  132-133
    6.6.3 生态设施规划  133-135
结语  135-137
  7.1 主要结论  135-136
  7.2 创新点  136
  7.3 不足与展望  136-137
参考文献  137-142
致谢  142-143
作者简历  143

相似论文

  1. 城郊型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267.2
  2. 乡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研究,X171
  3.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4. 丽江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67
  5. 新农村建设中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研究,D422.6
  6.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法制教育研究,D920.0
  7. 盐城市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422.6
  8. 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研究,G718.5
  9.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F320.1
  10.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F327
  11.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G725
  12. 南马匠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F327
  13. 对随州市吉祥寺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与研究,F327
  14. 现代科学技术与新农村建设研究,F320
  15.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级党建研究,D267.2
  16. 中国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630
  17. 长春市农村地区成人学习资源建设研究,G434
  18. 新农村视野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思路与对策,F323.3
  19. 土右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探索,F327
  20. 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422.6
  21. 一个山村的民居自发更新与设计参与研究,TU241.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区域规划 > 中国区域规划 > 农村乡镇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