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从大卫·卡坦组块理论视角看英语品牌名翻译

作 者: 张慧
导 师: 辛凌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英语语言文学
关键词: 品牌名翻译 框架 神经语言程式学 组块分析
分类号: H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2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每天都有大量新的国外产品和服务进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为保证这些产品和服务能被中国消费者了解并接受,做好它们的英语品牌名翻译便具有了实际意义。基于这一原因,在中国的翻译实践者和研究者中展开了广泛、激烈的关于品牌名翻译的讨论和研究。然而不论英语品牌名翻译的实践还是研究都还存在着不足之处。这使得进一步研究英语品牌名翻译有了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翻译不仅是对意义的阐释,还是一种理解和构建“框架”(一种内在精神状态,它构成我们内心世界图式的一部分)的认知创造。实现这一意义阐释和认知创造的自然而巧妙的方法便是组块分析法。以上观点对于英语品牌名的翻译同样适用。迄今为止从这一视角进行的英语品牌名翻译研究仍然比较鲜见,因此本文试图在这一方面做出尝试。本文采用的理论框架出自于意大利翻译学者大卫·卡坦的组块分析理论(Katan,2004)。该理论起源于神经语言程式学(NLP)专家们常用的组块分析法,是一种相对较新的翻译理论。它将意义的阐释与框架的理解和创造相结合。作者由对品牌名翻译实质的思考切入,随后对组块分析理论的起源,其理论依据以及如何运用这一理论建立品牌名翻译的模型做了一番深入探究。此后,作者以组块分析理论为指导,对英语品牌名翻译的几个的具体实例建立了模型并进行了分析,以检验这一新理论运用于英语品牌名翻译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好的译者不仅应具有良好的分析语义概念的能力,还应具备在不同文化间理解和转换框架的能力。成功的品牌名译名在目的语文化中创造出的框架应当与原品牌名在原语文化中所创造的框架类似。这一结果显示译者在目的语文化和原语文化中理解和创造适当框架的能力在翻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译者这一能力的获得可通过组块分析训练和熟悉目的语文化和原语文化得以实现。组块分析法不仅简单,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这一方法的每一步操作都是在某种翻译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对这些翻译思想和理念的体现和反映。其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特点,避免了中国当前品牌名翻译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即理论框架太过宽泛而无法为具体的翻译实践提供指导,理论与实践分离。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是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品牌名翻译。从本研究中获得的见解使我们得以重新审视翻译作为意义阐释的本原,也使得翻译者认识到加强自身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本研究的发现可为提高英语品牌名翻译的质量提供帮助,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全文目录


Acknowledgements  4-5
摘要  5-7
Abstract  7-11
1. Introduction  11-15
2. Literature Review  15-22
  2.1 The Study of BNT in China  15-17
  2.2 Problems of BNT Study in China  17-22
    2.2.1 Undue Emphasis on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Branding  17-18
    2.2.2 Loopholes in the Theories on Which the Study is Based  18-20
    2.2.3 The Insufficient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Factors  20-22
3. Nature of BNT  22-31
  3.1 Interpretation of Meaning  22-24
  3.2 Culture Mediation  24-27
    3.2.1 Brand Name as Culture-bound Word  24-25
    3.2.2 Brand Name as Culture Identifier  25-26
    3.2.3 Translator's Role as Culture Mediator  26-27
  3.3 Understanding and Creating Frames  27-31
4. David Katan's Chunking Theory  31-44
  4.1 Chunking as an Approach in 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31-32
  4.2 Chunking as a New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32-44
    4.2.1 Chunking as an Effective Tool to Translation  32-33
    4.2.2 Possibility of Applying Chunking to Translation  33-36
    4.2.3 Chunking to Generate Choice in Translation  36-38
    4.2.4 Translating with Chunking Procedure  38-40
    4.2.5 Chunking to Mediate Cultural Values  40-44
5. Application of Chunking Theory to English BNT  44-58
  5.1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Chunking Theory to English BNT  44-49
    5.1.1 Integration of Mature Translation Theories  44-47
    5.1.2 Conformity with the Nature of BNT  47-49
  5.2 Practice of Applying Chunking Theory to English BNT  49-54
  5.3 Advantages of Applying Chunking Theory to English BNT  54-56
  5.4 Limitations of Applying Chunking Theory to English BNT  56
  5.5 Afterthought of Applying Chunking Theory to English BNT  56-58
6. Conclusion  58-60
Bibliography  60-61

相似论文

  1. 带填充墙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TU323.5
  2. 基于OSGi的领域内框架扩展方法研究及应用,TP311.5
  3. 基于SOA的Portal定制系统的优化与实现,TP311.5
  4. 基于框架的课文口头复述训练对初中生英语口头能力的影响,G633.41
  5. 基于框架的词汇教学对高一学生写作中的假朋友现象的影响,G633.41
  6. 基于IAD框架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公共物品的供给影响因素分析,X33
  7. 农业供应链系统网络平台的构建,S126
  8. 自尊类型、自我框架对风险选择影响的实证研究,B849
  9. 大学生风险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研究,B842
  10. 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完备化及其上的知识获取,TP311.13
  11. 基于节点智能交互的物联网数据处理研究,TP391.44
  12. Banach空间上基和框架扰动的研究,O177.2
  13. 基于分布式环境压力测试问题的研究,TP311.52
  14. 汉语框架自动识别中的歧义消解,TP391.1
  15. 内嵌开洞填充墙框架结构有限元非线性分析,TU323.5
  16. 高速公路服务区综合服务建筑标准化设计研究,TU248
  17. 框架理论在英语辩论中的应用研究,H311.9
  18. 面向Seam框架的PIM到PSM转换研究,TP311.52
  19. 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式探索,G633.955
  20. 机械液压约束活塞发动机多学科协同优化设计支持环境研究,TP311.52
  2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常用外国语 > 英语 > 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