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NBIC会聚技术的社会影响与发展对策研究

作 者: 赵红蕾
导 师: 王树恩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会聚技术 纳米技术 生物技术 信息技术 认知科学 社会影响 发展对策
分类号: N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9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以认知科学为基础的相关技术被世界公认为是发展最快和最具潜力的技术领域,四大技术领域融合形成的会聚技术将成为主导下一轮技术革命的新兴技术。2001年12月,美国组织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八十多位科学带头人、业界专家以及政策制定者集聚一堂,对四大领域会聚可能为人类带来的改变进行了展望和预测。至此,发展NBIC会聚技术已被纳入欧美等国的科技基本战略之中。对该技术现象及其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和研究,对我国今后的技术发展及社会进步有积极意义。本文共包括5章,其中第一章简要分析了技术含义的历史演变和技术体系的历史沿革,并分析了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第二章剖析了会聚技术的内涵,阐述了新趋势下的会聚技术,并系统分析了NBIC四大领域会聚的结构。第三章详细论述了会聚技术对社会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模式、教育改革、人类自身及其生活、可持续发展以及国防安全等方面的积极社会影响,同时也对会聚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作了必要的阐释。第四章着重介绍了美国、欧洲和印度发展会聚技术的对策,以期为制定我国发展会聚技术的对策提供经验和借鉴。最后在第五章剖析了我国发展会聚技术的优势和不足,并从国家、科研部门、企业、公众、教育及国内外科技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发展会聚技术的对策建议。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导论  8-14
  1.1 历史视角下的技术与技术体系  8-11
    1.1.1 技术含义的历史演变  8-9
    1.1.2 技术体系及其历史沿革  9-11
  1.2 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11-14
    1.2.1 技术发展影响社会进步  11
    1.2.2 社会因素制约技术的发展  11-12
    1.2.3 技术发展的社会控制  12-14
第二章 会聚技术的概述  14-20
  2.1 会聚技术的内涵  14
  2.2 新趋势下的会聚技术—NBIC会聚技术  14-18
    2.2.1 NBIC会聚技术概念的提出  15
    2.2.2 NBIC会聚技术的构成  15-16
    2.2.3 NBIC会聚技术的结构  16-18
  2.3 NBIC 会聚技术近十年来的突破与进展  18-20
第三章 NBIC会聚技术的主要社会影响  20-30
  3.1 NBIC会聚技术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20-28
    3.1.1 提高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  20-21
    3.1.2 缔造全新经济增长模式  21-22
    3.1.3 促进科学与教育统一  22-23
    3.1.4 维护国土安全、提高国家威望  23-24
    3.1.5 提升人类自身素质及其社会生活质量  24-27
    3.1.6 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27-28
  3.2 NBIC会聚技术对社会的消极影响  28-29
  3.3 结语  29-30
第四章 美国、欧洲和印度发展NBIC会聚技术的对策分析  30-44
  4.1 美国发展NBIC会聚技术的对策分析  30-35
    4.1.1 吸引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广泛注意  30-31
    4.1.2 统一基础研究领域的科学和工程  31-32
    4.1.3 促进科学技术研究与教育的统一  32-33
    4.1.4 提出转型战略、启动国家计划、进行集体攻关  33-34
    4.1.5 个体和组织面对NBIC会聚技术的建议  34-35
  4.2 欧洲发展NBIC会聚技术的对策分析  35-39
    4.2.1 利用NBIC会聚技术实现欧洲发展目标  36
    4.2.2 利用NBIC会聚技术的优先研究领域  36
    4.2.3 发展会聚技术框架(CTEKS)下的准备性工作  36-38
    4.2.4 具体建议  38-39
  4.3 印度发展NBIC会聚技术的对策分析  39-43
    4.3.1 政府高度重视  39-40
    4.3.2 会聚优势领域  40-41
    4.3.3 利用NBIC会聚技术开发新型社会管理网络  41
    4.3.4 制定与发展NBIC会聚技术相配套的人才措施  41-42
    4.3.5 广泛争取国际合作  42-43
    4.3.6 结合传统文化塑造科学精神  43
  4.4 结语  43-44
第五章 我国发展NBIC会聚技术的对策选择  44-55
  5.1 我国发展NBIC会聚技术的基础和优势  44-46
  5.2 我国发展NBIC会聚技术的差距和不足  46-49
    5.2.1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和不足  46-47
    5.2.2 我国教育培训能力的差距和不足  47-48
    5.2.3 我国科技综合能力的差距和不足  48
    5.2.4 公众科技认知能力的差距和不足  48-49
  5.3 我国发展NBIC会聚技术的对策选择  49-53
    5.3.1 以国家意志推动NBIC会聚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49-50
    5.3.2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NBIC会聚技术创新体系  50
    5.3.3 建立适宜NBIC会聚技术发展的科研体制  50-51
    5.3.4 提高科学素养、提供NBIC会聚技术生长的肥沃土壤  51-52
    5.3.5 改进与NBIC会聚技术相配套的教育模式  52-53
    5.3.6 整合国内外各种科技资源提高科技综合能力  53
  5.4 结语  53-55
参考文献  55-59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59-60
致谢  60

相似论文

  1.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2.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G633.67
  3.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5. 福州市区老年体育开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G812.48
  6. 纳米技术在抗凝血生物材料领域的应用,R318.08
  7. 农村英语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G434
  8. 福建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研究,G434
  9. 广州市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研究,G434
  10.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研究,G719.2
  11. 寿光市信息农业发展研究,F320.1
  12. 山东省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807.4
  13. 博客应用于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G633.41
  14. 依托网络教研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G434
  15. 大学生学习绩效提升研究,G642.0
  16. 信息技术变革对图书馆用户隐私权的影响,G252
  17.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验研究,G633.67
  18. 江西省高校武术散打开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52.4
  19. 江苏省女子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G849.1
  20. C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研究,F270.7
  21. 乡村旅游的社会影响研究,C912.82

中图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 科学的哲学原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