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股骨髋臼撞击症的X线、CT及MR的影像研究

作 者: 宋国勇
导 师: 李石玲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关键词: 股骨髋臼撞击症 髋关节 创伤性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CT X线
分类号: R681.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5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对股骨髋臼撞击症(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各种影像学(X线CT及MR)指标、影像征象及临床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于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从而明确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方法:1.研究对象筛选出符合FAI影像定义的髋关节56例,共54名患者,其中男性38名,女性16名,2名男性患者为双侧发病,年龄18~78岁,平均36.2岁,所有患者以髋部、腹股沟或臀部疼痛为主诉就诊,病程在6个月~30年不等,另选取50名无髋关节症状的志愿者进行对比研究,观察正常髋关节各种影像指标的表现。2.检查方法研究对象至少行X线、CT或MR三种检查方法中的两种检查,X线采用普通DR成像系统,常规双髋关节正位投照方法,要求投照条件一致;CT检查采用常规轴位扫描,及普通冠状位、斜冠状位、斜轴位重建,CT机采用的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ensation Somatom 64排螺旋CT扫描仪;MR检查采用常规FSE-T1WI、FSE-T2WI压脂冠状扫描和FSE-T1WI、STIR-T2WI压脂轴位扫描,部分采用了FLASH-2D放射状扫描方法,全部患者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ymphony 1.5T的超导MR扫描仪,体表接受线圈扫描。3.观察指标及分析对符合FAI影像定义的髋关节,进行的临床分析包括性别、年龄、病程、髋关节活动度等,对其X线、CT及MR的各种常见指标给予测量,对异常影像征象进行了分类,研究包括:股骨头颈部及髋臼部的常见测量方法、髋关节骨质异常密度及形态的观察、髋臼及股骨头骨质和软骨的异常信号、各种指标和对照组比较的特异性观察、FAI组内分类间的比较。4.统计学分析对FAI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对FAI组内分型间进行比较分析,合理运用统计学方法,采用了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配对计量资料t检验、四格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通过比较髋关节的异常形态及征象,确定了指标的意义。结果:所有FAI患者进行了短期随访,基本排除其他疾病的的可能性。影像学异常的髋关节非外伤性病变大部分为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次为炎症、结核和创伤性关节炎,FAI即属于创伤性关节炎的范畴,但它与普通所见髋臼发育不良和外伤所致的创伤性关节炎有所不同,它有其自身所对应的理论依据和分型,而且影像表现有明显差异。在所有56例髋关节中,有X线检查44例,CT检查44例,MR检查26例,其中拥有X线和CT检查的30例,拥有X线和MR检查的12例,拥有CT和MR检查的12例,有2例具备X线、CT和MR三种检查。1.临床指标:髋关节活动度是衡量髋关节运动正常与否的最精确标准,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的指标之一。本研究对照FAI组56例髋关节和对照组中20例髋关节,进行了髋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的测量,发现髋关节在屈曲位、外展位的ROM与正常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而在背伸位、内收位上ROM则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2.X线检查指标:FAI组44例髋关节正位片和对照组无症状体检髋关节50例髋关节正位片进行对照,分别进行了CE角、Sharp角、颈干角和头臼指数的测量,结果四项指标的P值均大于0.05,所以认为FAI组X线指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别。3.CT检查指标:FAI组44例髋关节和对照组中的20例髋关节进行了对照,在测量头臼指数时,对FAI组的10例复查髋关节进行了重复性研究,发现普通冠状位比斜冠状位的可重复性稍强,数据相对具有稳定性,所以采用普通冠状位为对照标准位。另外还进行了α角、β角和头颈比的测量,发现α角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CT的测量还包括了髋关节异常影像征象分析,发现44例FAI髋关节中,髋臼缘硬化增生26例,髋关节面失光滑132例,关节面下局限密度异常18例,股骨头缘骨赘或骨突形成12例。4.MR检查指标:对FAI组26例髋关节进行了MR图像分析和总结,其中股骨头骨质信号改变的13例,髋臼骨质信号改变的14例,髋关节面软骨异常信号的13例,关节积液的21例,髋臼缘或唇异常的24例。MR细节的骨质和软骨展现为进一步观察FAI的病变特征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其中部分髋关节只有用MR检查才可以明确诊断。5.FAI组内对照:FAI组56例髋关节,44例X线、44例CT和26例MRI,依照是否具有股骨头或股骨头颈移行处形态异常,分为两组,其中将具有股骨头或股骨头颈移行处形态异常的一组命名为C组(cam group),其余的命名为P组(pincer group),对CT、X线两组的CE角、Sharp角、颈干角、头臼指数、α角、β角和头颈比进行了对照比较,发现其中CE角、颈干角、α角有明显差异。对CT和MR的影像异常征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在股骨头骨赘、髋关节面失光滑、股骨头骨质信号、髋臼骨质信号有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是在国外同类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影像学部分进行了总结和细化,用部分数据印证了FAI的影像特征,其中以CT的斜轴位α角最具有特征性,而直观地观察到头颈交界处的骨突、offset(股骨头颈移行处的正常凹陷)消失、深髋臼现象或MR表现出的髋臼和髋臼唇的创伤性改变也具有相对的特征意义,所以从影像学的观点上细化了FAI的诊断分类。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8
英文摘要  8-12
研究论文 股骨髋臼撞击症的 X 线、CT 及MR 的影像研究  12-68
  前言  12-14
  材料与方法  14-19
  结果  19-22
  附图  22-40
  附表  40-44
  讨论  44-60
  结论  60-62
  参考文献  62-68
综述 股骨髋臼撞击症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68-79
致谢  79-80
个人简历  80

相似论文

  1. Bi3.25La0.75Ti3O12(BLT)纳米管/线的合成工艺研究,TB383.1
  2. 微细线切割往复走丝机构的设计及控制系统的研究,TG484
  3. 基于共面传输线法的高温超导薄膜表面电阻的测试研究,O484.5
  4. 基于DSP的二维准直系统的研究,TH741.14
  5. 铁电薄膜与组分梯度铁电薄膜的性能研究,TM221
  6. 窃电实时监控与欠费管理系统的研究,TM73
  7.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综合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TM73
  8. AVS视频解码器在PC平台上的优化及场解码的改善,TN919.81
  9. 基于智能学习的多传感器目标识别与跟踪系统研究,TP391.41
  10. 多线阵CCD视觉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TP274.2
  11. 空间交会对接运动模拟器线位移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TP273
  12. 基于比对技术的非法网站探测系统的实现与研究,TP393.08
  13. MR导向冷冻消融兔坐骨神经的影像与病理对照实验研究,R445.2
  14. 锥形束CT联合主动呼吸控制系统在肺癌放疗中的临床研究,R734.2
  15. 王嘉麟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及治疗疡性结肠炎的方药分析研究,R259
  16. 螺旋断层加速器MVCT影像质量分析及剂量重算的研究,R730.5
  17. 处理器TI DSP VC33虚拟核的设计与实现,TP332
  18. 传输线型Metamaterials的理论与应用研究,O441.6
  19.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可靠性研究,TM73
  20. 宽频带槽式天线的研究与应用,TN92
  21. 基于OSGi的领域内框架扩展方法研究及应用,TP311.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骨科学(运动系疾病、矫形外科学) > 骨骼疾病 > 下肢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