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几丁糖对扩张后皮瓣纤维包膜影响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作 者: 郭文哲
导 师: 仇树林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外科学
关键词: 几丁糖 纤维包膜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组织学
分类号: R6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课题皆在成功的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将这一实验应用于临床,来进一步探讨几丁糖应用前后纤维包膜的厚度、毛细血管数量、胶原蛋白含量及成纤维细胞的微细结构等的变化规律,阐明几丁糖在扩张器植入术后纤维包膜形成过程中,对成纤维细胞向成肌纤维细胞转化以及胶原纤维的合成与分泌所产生的影响,进一步揭示几丁糖干预纤维包膜形成的作用机理,更好的将几丁糖应用于临床,以解决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应用中因纤维包膜挛缩而导致扩张后皮瓣利用率降低的问题,并成为整形外科的重要课题。方法1.临床资料:2006年至今,每个患者同时应用二个扩张器修复各种病变共24例。其中男性12人,女性12人,年龄22岁至33岁。2分组每个患者病变周围,皮下浅筋膜深层剥离足够大腔隙,两侧各埋植10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一枚;均将其中一侧设为实验组,另一侧设为对照组。3扩张器植入及注水方法实验组在腔隙剥离到位后,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将2%医用几丁糖2ml注入腔隙内,使其涂布均匀,再植入10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一枚;对照组常规植入10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一枚。待术后第三天开始扩张注水,扩张方法采用常规扩张:无麻醉状态下注水,视情况隔日注水扩张一次,每次注水量皮瓣张力大小而定,以皮瓣指压反应4-5秒为限;同一患者的实验侧与对照侧每次注水量相同。每只100ml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注水达到200ml后停止注水。4取材完成扩张后即二期手术时,局部麻醉状态下,手术切取扩张器表面相同部位纤维包膜4cm×4cm大小纤维包膜标本均平铺于无菌纱布上,四角固定,以4%中性戊二醛,制作石蜡切片,其中石蜡切片分别作常规HE染色、Masson染色和CD34染色。切取0.1cm×0.1cm×0.3cm大小纤维包膜标本,以中性甲醛固定,送透射电镜观察。切取的带纤维包膜皮瓣标本置于滴有液体石蜡的玻片表面,在其自然回缩的第5min照相,用图像分析法计算各组织块收缩率。5观测指标(1)光镜下观察常规HE染色切片的组织学变化,并应用纤维标尺测量标本纤维包膜厚度;光镜下观察Masson染色切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中胶原纤维的含量变化,并应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标本进行平均灰度的定量分析,以量化两组中胶原纤维含量对比;光镜下观察CD34染色切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纤维包膜中毛细血管数量的变化。(2)透射电镜下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标本成纤维细胞内的细胞器和微丝的变化,以对比两组中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的成肌纤维细胞转化程度的差异。6统计学处理应用SPASS11.5统计学处理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光镜观察1.1 HE染色及纤维包膜厚度测定光镜下可见:(1)实验组:可见大量的成纤维细胞,并有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散在于视野中;并有大量中幼稚期的成纤维细胞,幼稚期的成纤维细胞胞体较大,两端常有突起,胞浆因略呈嗜碱性而略显蓝色;而对照组中同见大量的成纤维细胞,有大量成熟期的成纤维细胞(纤维细胞),成熟期的成纤维细胞因合成分泌前胶原蛋白在细胞周围形成胶原纤维形态呈长梭形,胞浆渐少,核较实验组深染。比较实验组与对照作可见:实验组中幼稚期的成纤维细胞数目明显比对照组多,而对照组中成熟期的成纤维细胞即纤维细胞数目明显比实验组多,随机选取光镜100倍HE染色切片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个视野,应用显微标尺测量HE染色切片中纤维包膜的厚度。结果:实验组纤维包膜厚度516.000±128.491μm对照组纤维包膜厚度833.000±227.379μm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2 Masson染色及图像定量分析光镜下观察Masson染色切片,实验组:纤维包膜厚度的3/6-5/6呈灰色,其中可见散在的成纤维细胞,核呈灰黑色,卵圆形,排疏松;其余2/6-1/6呈绿色,其中成纤维细胞核呈细梭形,灰黑色,排列疏松,能力及两组中成纤维细胞向里层可见一层内皮细胞样内衬;对照组:纤维包膜全层绿色,成纤维细胞多呈长梭形,松散分布,有散在内皮细胞样梭形细胞。图像定量分析,实验组平均灰度170.383±14.313,对照组平均灰度159.762±10.623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3 CD34染色及毛细血管数量观察光镜下CD34染色切片中可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被标记成黄褐色,散在于视野中,随机选取光镜100倍CD34染色切片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5个视野,人工计数毛细血管数量,结果:实验组毛细血管数量平均每视野8.200±2.150个,对照组平均每视野7.900±1.729个,两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成纤维细胞内粗面内质网扩张成池状,数量明显减少,脱颗粒现象明显,线粒体部分或大部分嵴融合或消失,偶见正常高尔基氏体,未见或偶见微丝结构,游离核糖体数量减少;对照组:成纤维细胞内可见扩张的粗面内质网,少见脱颗粒现象,线粒体嵴基本完整,可见许多明显的微丝结构,核糖体数量未见明显减少。成纤维细胞长梭形,细胞核长椭圆形,胞质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有许多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度扩张成池状。有一个不典型的高而基复合体。细胞质内有微丝,有许多游离核糖体。常染色质丰富,易染色较少,细胞周围有许多成熟的胶原纤维。结论在成功的动物实验基础上,应用于临床。进一步证实几丁糖可抑制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胶原,同时抑制成纤维细胞向成肌纤维细胞转化,使得纤维包膜变薄,胶原纤维含量降低,收缩性下降,从而减轻了带纤维包膜的扩张后皮瓣的收缩率,同时不影响纤维包膜对扩张后皮瓣的营养作用。因此本研究具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9
英文摘要  9-16
研究论文 几丁糖对扩张后皮瓣纤维包膜影响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16-54
  前言  16-18
  材料与方法  18-25
  结果  25-28
  附图  28-37
  附表  37-38
  讨论  38-49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4
综述几丁糖对扩张后皮瓣纤维包膜形成的影响  54-63
致谢  63-64
个人简历  64

相似论文

  1. 枣叶片再生途径的组织学研究及影响遗传转化因素的分析,S665.1
  2. 乳腺癌钙化X线表现与病理相关性研究,R737.9
  3. 几丁糖—胶原可吸收膜的制备及其物理性能的测定,R318.08
  4. 活动期溃结患者中医证型与病理组织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R259
  5. 龟足核型、白垩腺结构及卵子发生超微结构的研究,Q954
  6. 双峰驼肝脏脂肪瘤病理组织学与比较病理学研究,S858.24
  7. 猴头菇多糖对呼肠孤病毒感染番鸭细胞凋亡及免疫功能的影响,S858.32
  8. 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注射液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R965
  9. 内源性甲状旁腺素对小鼠腮腺形态发育及功能的影响,R780.2
  10. 蛴螬提取物对实验性兔视网膜静脉阻塞新生血管因子HGF、ES表达影响的研究,R774.1
  11. 失神经支配对大鼠胫骨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R683
  12. 异种生物骨钉的实验研究,R687.3
  13.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负重区及非负重区软骨下骨形态学研究及OPG/HIF蛋白的表达实验,R687.3
  14. 肉仔鸡新城疫、禽流感混合感染的综合诊断,S858.31
  15. 不同亚型人隐孢子虫和微小隐孢子虫生物学特性研究,S852.7
  16. 非洲鸵鸟消化管解剖学和组织学观察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S839
  17. 非洲鸵鸟主要免疫器官的解剖组织学观察及生理功能的初步研究,S839.1
  18. 液氮浅低温冷冻对家兔皮肤黑色素细胞影响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研究,R758.51
  19. 氟化物防治漂白术中牙齿敏感的实验和临床研究,R781.2
  20. 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手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R735.3
  21.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四种诊断方法比较及十日序贯疗法的临床研究,R725.7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整形外科学(修复外科学) > 整形手术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