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东海营养盐分布特征以及台湾东北部冷涡上升流的初步研究
作 者: 温婷婷
导 师: 石晓勇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海洋化学
关键词: 黄东海 营养盐 台湾 冷涡 上升流 黑潮
分类号: P73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0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长江冲淡水和黑潮次表层水的涌升是黄东海营养盐的两个主要来源。尤其对于东海营养盐而言,其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即为长江冲淡水和东海黑潮水的此消彼长。对于长江冲淡水的营养盐输入,历年来,众多海洋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也得到了许多成果。在黑潮次表层水涌升所带来的影响方面,研究较多的为台湾暖流,关于其季节变化、结构组成甚至营养盐通量已经有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但黑潮次表层水涌升的结果并不仅是台湾暖流,还有黑潮主轴边缘靠近陆架的上升流以及涡旋。为此,作为研究背景,本文简要分析了2006年夏季和2009年春季黄东海区水文化学要素水平及其分布特征,划分了不同季节沿岸水和黑潮对东海海域的影响范围,并研究了不同区域的营养盐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黑潮次表层水涌升造成的重要结果——台湾东北部冷涡上升流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重点对其结构组成、营养盐状况及其对东海区营养盐的贡献做了初步探讨。主要结论如下:(1)对春夏季黄东海生源要素含量的分析表明:春夏季营养盐上层水体含量低,下层水体含量高。由于两季节层化程度的不同,营养盐跃层深度也不同,春季在30m以深,夏季为30m以浅。春季整个水体中DIN和SiO3-Si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88±8.30)μmol/L和(9.96±14.25)μmol/L,均高于夏季的(5.50±5.38)μmol/L和(8.30±9.89)μmol/L,P04-P含量春夏季相当,约为0.30μmol/L左右。而就各个层次而言,由于春夏季水体层化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结果。溶解氧春夏季从表到底逐渐降低,上层水体溶解氧受控于温度和浮游植物活动,春季明显高于夏季,而下层水体(30m以深)中溶解氧主要控制因素为有机物的分解耗氧,两季节差异不大。(2)通过对黄东海春夏季生源要素平面分布的讨论,可知夏季表层长江冲淡水在32°N纬度方向上,能够扩展到125.5°E,扩展范围远大于春季的124°E。黄东海DIN和Si03-Si的分布在表层和10m层主要受长江冲淡水影响,从长江口向黄海中部和东海南部其含量逐渐减小,长江冲淡水对PO4-P的贡献较小,在口门外其含量迅速降至极低(低于0.1μmol/L)。而在30m以下水体中,冲淡水的影响已十分微弱,营养盐含量主要受控于颗粒物的分解以及黑潮次表层水涌升(包括台湾暖流)。台湾暖流在春夏季均能到达长江口附近(123°E,32°N),且在垂直方向上冲至10m层左右的位置,但其受冲淡水混合已经变性。沿岸水对DIN和SiO3-Si的贡献较大,而对PO4-P贡献较小。沿岸上升流和黑潮次表层水的涌升(包括台湾暖流)能够显著影响PO4-P的分布状况。(3)运用温盐点聚法将东海区划分为沿岸水影响区、混合区和黑潮影响区三部分。划分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水深沿岸水(尤其是长江冲淡水)和黑潮水的扩展范围各异。春夏季长江冲淡水均只影响表层和10m层,春季最远能够到达1240E,夏季到达125.5°E左右。春季,黑潮对东海的影响范围较大,且各层次相差较小。而夏季表现出层次差异,30m层以上,黑潮影响区域较小,仅在底层占据较大范围。对三个分区营养盐状况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DIN主要为沿岸水影响区贡献,而PO4-P则为黑潮影响区水体含量最高。(4)2009年春季在台湾东北部海域发现的冷涡位于彭佳屿一带,属于历史上研究最多的“彭花棉”冷涡,且呈双涡现象,整体为偏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南北走向,冷涡厚度小于100m,且北部上升流强于南部。该调查区域是由西侧的台湾海峡和陆架水混合水、东侧及上层的黑潮表层水所包围的上升流系统。上升流水体中NO3-N、PO4-P和SiO3-Si含量分别是是陆架区混合水体的4.3倍、2.6倍和2倍;同时它们分别是黑潮水体的3倍、2.4倍和2.4倍。且上升流水体中N/P为14.76,Si/N为1.44,相对于DIN,上升流水体可能为东海陆架区提供更多的PO4-P和SiO3-Si,对缓解东海区浮游植物生长的磷限制状况有所帮助。上升流区春季DIN通量稍低于80年代末长江口年通量,是90年代末年通量的27%;SiO3-Si春季通量约为长江口年通量的2倍;而PO4-P的春季通量达到了长江口年通量的3-5倍。与中国海典型上升流区营养盐垂直通量相比,本文研究区域上升流强度与舟山渔场、渔山渔场共同处于相似且较高的强度。
|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0 前言 12-13 1 文献综述 13-32 1.1 中国近海自然环境 13-14 1.2 黄东海水文特征 14-22 1.2.1 黄海环流 15-17 1.2.2 东海环流及主要水团 17-22 1.3 黄东海生源要素研究状况 22-30 1.3.1 黄东海生源要素分布特征及变化情况 24-28 1.3.2 黄东海生源要素的外部输入研究 28-30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30-32 2 现场调查部分 32-34 2.1 研究区域 32-33 2.2 样品采集与测定 33-34 3 春夏季黄东海生源要素的平面分布特征 34-58 3.1 黄东海温盐平面分布状况 34-38 3.2 黄东海生源要素的季节变化 38-40 3.3 春夏季黄东海温盐及生源要素的平面分布特征 40-48 3.4 黄东海典型断面温盐及营养盐分布特征 48-57 3.5 本章小结 57-58 4 东海沿岸水及黑潮影响区域的季节变化及营养盐特征 58-62 4.1 沿岸水和黑潮影响区域的季节变化 58-60 4.2 沿岸水影响区、混合区和黑潮区营养盐特征 60-61 4.3 本章小结 61-62 5 台湾东北部冷涡上升流 62-94 5.1 研究区域 62-63 5.2 结果与讨论 63-93 5.2.1 各要素平面分布特征 63-70 5.2.2 冷涡中心的变迁 70-71 5.2.3 各要素断面分布特征 71-77 5.2.4 研究区域不同水体营养盐状况、结构特征及其与上升流位置的关系 77-85 5.2.5 上升流海区生源要素断面分布状况 85-90 5.2.6 上升流区营养盐通量估算 90-93 5.3 结论 93-94 6 结论 94-96 参考文献 96-103 致谢 103-104 个人简历 104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4
|
相似论文
- 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研究,G124
- 三峡库区水环境中营养盐磷分布规律的数值研究,X832
- 罗非鱼死鱼厌氧发酵处理技术研究,TS254.4
- 台湾地区大学系所评鉴制度研究,G647
- 对台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策略研究,G222
-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水环境管理中的应用,X824
- 三种大型海藻对海水中营养盐供应变化的生理响应研究,S917.3
-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 东、黄海大气沉降中营养盐的研究,P734.2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汉英对译本疑问句对比分析,H315.9
- 三体海峡客滚船总体设计研究,U662
- 浅析日据时期台湾油画发展,J213
- 韩剧在台湾热销的关键因素之研究,J943
- 陈黎诗歌创作透析,I207.25
- 台湾文学的文化形象与身份认同,I206.7
- 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实证研究,D925.1
- 中国台湾地区股指期货与现货交易的互动关系分析,F224
- 黄河口及附近海域碳参数与营养盐调查研究,X55
- 吕宋海峡东侧海区中尺度涡旋的统计特征及对黑潮平均流的影响初探,P731.27
- 营养盐对微生物降解海水中石油污染物的影响及条件优化,X55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 海洋化学 > 海水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