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三种治法分别对骨髓抑制小鼠EPO、EPOR及GATA-1 mRNA表达的影响

作 者: 戴汉源
导 师: 陈孝银
学 校: 暨南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基础
关键词: 不同治法 EPO mRNA EPOR mRNA GArA-1mRNA
分类号: R2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补肾、健脾、活血法经典方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复方丹参饮分别对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HGB. PLT及其造血细胞因子EPO、EPOR及GATA-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三法分别对骨髓抑制血虚小鼠所起的治疗作用,以期揭示中医补肾、健脾、活血法促进骨髓抑制血虚小鼠造血的机理,为临床优化选用补肾、健脾、活血法进行化疗后出现骨髓抑制血虚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客观依据和一定的理论支持。方法:将100只小鼠完全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六味地黄汤组,补中益气汤组,复方丹参饮组,每组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于实验第9,11,13天,经常规消毒后,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按100mg/kg剂量给药。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实验第14天与第28天骨髓抑制造模小鼠外周血常规检查(RBC, HGB, PLT等);使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实验第14天与第28天骨髓抑制造模小鼠脾脏EPC、EPOR及GATA-1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实验第14天,模型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外周血RBC、HGB、PLT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造模成功。实验第14天补中益气组、六味地黄组、复方丹参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LT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BC、HGB无显著差别。实验第28天补中益气组、六味地黄组、复方丹参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RBC、HGB、PLT等较模型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显著(P<0.05)。2、实验第14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EPO mRNA与EPOR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别(P>0.05),六味地黄汤和补中益气汤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显著(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六味地黄汤和补中益气汤EPO mRNA与EPOR mRNA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实验第28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六味地黄汤组和补中益气汤组均差异显著(P<0.05);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六味地黄汤组和补中益气汤组EPO mRNA与EPOR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显著(P<0.05),尤以六味地黄汤组对EPO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更为明显;复方丹参饮组EPO mRNA、EPOR 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实验第14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GATA-1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5)。六味地黄汤和补中益气汤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显著(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六味地黄汤和补中益气汤GATA-1 mRNA表达水平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实验第28天,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六味地黄汤组和补中益气汤组GATA-1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差异显著(P<0.05);复方丹参饮组GATA-1 mRNA表达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补肾、健脾、活血法经典方均能促进骨髓抑制血虚小鼠外周血血象的恢复,其中活血法复方丹参饮对RBC、HGB及PLT升高的作用最强。2、六味地黄汤与补中益气汤能够促进骨髓抑制血虚小鼠外周血恢复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EPO的表达,从而使GATA-1和EPOR的表达上调,GATA-1进一步上调EPOR和GATA-1蛋白的表达,从而使外周血各系细胞获得最佳的存活、增殖和分化。3、活血化瘀法的复方丹参饮能够促进化疗后骨髓抑制小鼠的外周血血象的恢复,但却不是通过改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的EPO、EPOR及GATA-1mRNA的表达而实现,可能是通过改善骨髓造血微环境或其它途径从而促进造血功能得以恢复,其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全文目录


主要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4-5
摘要  5-7
ABSTRACT  7-10
目录  10-11
前言  11-13
实验研究  13-40
  1.实验材料  13-15
    1.1 实验动物  13
    1.2 实验用药  13
    1.3 实验仪器  13-14
    1.4 实验试剂  14
    1.5 试剂配制及使用方法  14-15
  2.实验方法  15-20
    2.1 药物配制  15
    2.2 动物分组及药物干预  15-16
    2.3 取材  16
    2.4 指标检测方法  16-20
    2.5 统计方法  20
  3.结果与分析  20-30
    3.1 补肾、健脾、活血法对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的影响  20-23
    3.2 补肾、健脾、活血法对骨髓抑制小鼠EPO、EPOR及GATA-1mRNA表达的影响  23-30
  4.讨论  30-39
    4.1 骨髓抑制小鼠模型的选择  30
    4.2 选用补骨、健脾、活血活及其方药治疗骨骼抑制血虚的依据  30-34
    4.3 补肾、健脾、活血法的升血作用及机制  34-39
  5.结论  39-40
参考文献  40-45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45
参与的科研项目  45-46
致谢  46

相似论文

  1. 不同治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及其生存质量的评价,R259
  2. 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NF-κB p65表达的影响,R285.5
  3. 杨关林教授运用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的经验,R259
  4. 不同治法方药对骨髓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R285.5
  5. 不同治法方药抑制小鼠H_(22)肝癌移植瘤的作用机制,R285
  6. 不同治法方药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影响的比较研究,R285.5
  7. 肺脾同治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研究,R272
  8. 利尿法在温热类温病中运用的探讨,R242
  9. 仲景辨治重脾胃及对后世影响研究,R242
  10. 方剂辨证论治方法体系之建立,R242
  11. “益火补土”法的理论和临床文献研究,R242
  12. “旦助阳、暮益阴”与传统补阴法对阴虚模型动物昼夜节律影响的差异研究,R242
  13. 儒家与中医认知疗法的思想与方法的研究,R242
  14. 方剂辨证论治方法体系之建立—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辨证论治方法研究,R242
  15. 心与小肠脏腑经络证治初探,R242
  16. 中医行为疗法的思想与方法研究,R242
  17. 中医学“因时用药”规律的文献整理研究,R242
  18. 各种辨证方法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意义,R242
  19. 温热类温病辨治法则研究——附:抗瘟合剂治疗家兔温病营血分证的实验研究,R242
  20. 滋阴补肾、养心安神法对老年阴虚大鼠模型学习记忆的影响,R24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中医治疗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