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仲景辨治重脾胃及对后世影响研究

作 者: 刘春阳
导 师: 吴修符
学 校: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临床基础
关键词: 辨治重脾胃 学术源流
分类号: R2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系统地研究、归纳、整理《伤寒杂病论》中仲景辨治重脾胃的学术思想的源流、临床辨治特色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以期明彰仲景的学术对后世的脾胃学说影响和传承络脉。仲景的学术思想上承《内经》、《难经》,其辨治重脾胃的思想也是建立在《内经》《难经》的生理和病理的基础之上的。仲景的贡献主要在于将此二经的理论运用到了临床的辨证和治疗之中去,是对经旨的继承和发展。仲景对脾胃的辨治归纳整理为太阴和阳明两篇,而且在六经病和杂病的辨治中始终注意了调理和顾护脾胃的思想。后世的医家继承和效法仲景又多有创新,虽临证配伍用方各具特色,灵活多变,但在临床上辨治重脾胃多受到《内经》、《难经》和仲景的影响。著名的补土派、攻下派即是对仲景学术的继承发展的典型例子。后来的脾阴说,胃阴说等脾胃的学说也是对仲景学说的发展。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填补了国内对仲景辨治重脾胃系统研究的不足,从整体上把握仲景的辨治重脾胃思想和用药的特点;另一方面探讨了仲景的学术思想的传承脉络的问题,可为仲景学术和中医脾胃学说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全文目录


提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8
第一部分 仲景辨治重脾胃思想的渊源  8-15
  1 《内经》中对脾胃的论述及对仲景的影响  8-12
    1.1 脾胃的生理及对仲景的影响  8-9
    1.2 脾胃的病因和病理及对仲景的影响  9-11
    1.3 脾胃病的预防及对仲景的影响  11
    1.4 脾胃病的治疗及对仲景的影响  11-12
  2 《难经》中的脾胃学说及对仲景的影响  12-15
    2.1 《难经》在脾胃生理方面的论述及对仲景的影响  12-13
    2.2 《难经》中对脾胃病理的论述及对仲景的影响  13-14
    2.3 《难经》中对治未病的论述及对仲景的影响  14-15
第二部分 仲景辨治重脾胃学说的研究  15-26
  1 仲景辨治重脾胃思想概述  15-16
  2 仲景辨治重脾胃思想论述  16-26
    2.1 仲景在六经发病中体现的辨治重脾胃思想  16-19
    2.2 仲景在六经病治疗用药中体现的辨治重脾胃思想  19-22
    2.3 仲景在调护中体现的辨治重脾胃思想  22-23
    2.4 仲景在预后传变中体现的辨治重脾胃思想  23-26
第三部分 仲景辨治重脾胃对后世的影响  26-34
  1 李东垣对仲景的脾胃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主在升脾阳  26-28
    1.1 李东垣的脾胃学说的学术渊源  26-27
    1.2 李东垣对脾胃学说的贡献在升脾阳  27-28
  2 张子和的攻下派对仲景的脾胃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主在降胃气  28-30
    2.1 张子和的脾胃学说的学术渊源  28-29
    2.2 张子和对脾胃学说的主要贡献在于降胃气  29-30
  3 后世其他对仲景辨治重脾胃思想有发展贡献的医家  30-32
    3.1 薛立斋对仲景辨治重脾胃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30
    3.2 缪希雍对仲景脾胃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30-31
    3.3 李中梓对仲景辨治重脾胃的继承和发展  31
    3.4 张景岳对仲景辨治重脾胃的继承和发展  31
    3.5 吴澄对仲景辨治重脾胃的继承和发展  31
    3.6 叶天士对仲景辨治重脾胃的继承和发展  31-32
  4 仲景辨治重脾胃对现今临床的指导价值  32-34
结语  34-35
参考文献  35-37
致谢  37-38
发表论文  38-48
详细摘要  48-55

相似论文

  1. 金代儒学研究,B244
  2. 中医诊治胃脘痛学术源流探讨,R256.3
  3. 翁方纲诗论及其学术源流探析,I207.22
  4. 岭南医家妇科学术源流及临证经验整理研究,R-092
  5. 哮病的古代内科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R256.12
  6. 《眼科龙木论》学术源流研究,R276.7
  7. 《汉书·艺文志·诸子略》研究,I206.2
  8. 利尿法在温热类温病中运用的探讨,R242
  9. 方剂辨证论治方法体系之建立,R242
  10. “益火补土”法的理论和临床文献研究,R242
  11. “旦助阳、暮益阴”与传统补阴法对阴虚模型动物昼夜节律影响的差异研究,R242
  12. 儒家与中医认知疗法的思想与方法的研究,R242
  13. 方剂辨证论治方法体系之建立—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辨证论治方法研究,R242
  14. 心与小肠脏腑经络证治初探,R242
  15. 三种治法分别对骨髓抑制小鼠EPO、EPOR及GATA-1 mRNA表达的影响,R242
  16. 中医行为疗法的思想与方法研究,R242
  17. 中医学“因时用药”规律的文献整理研究,R242
  18. 各种辨证方法的历史、理论和实践意义,R242
  19. 温热类温病辨治法则研究——附:抗瘟合剂治疗家兔温病营血分证的实验研究,R242
  20. 滋阴补肾、养心安神法对老年阴虚大鼠模型学习记忆的影响,R24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中医治疗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