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稻田主要害虫生态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作 者: 吴降星
导 师: 曹林奎;吕仲贤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稻田 害虫 生态控制 性信息素 群集诱捕 稻鸭共作
分类号: S435.1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0年
下 载: 18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稻飞虱(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 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和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是我国水稻的主要害虫,多年来化学防治是主要的防治手段,由于农药使用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稻田生物多样性已接近崩溃的边缘,同时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一系列的社会、生态问题。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进行了稻田主要害虫的安全高效的防控技术的探索和研究,以生态控制技术为主(包括:水稻螟虫性诱剂的应用、稻鸭共作系统),辅以农药的减量使用技术研究,并进行了不同防治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防治效果的比较。主要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进行了添加表面活性剂有机硅(GE)对减少农药用量的研究,探明有机硅(GE)的使用可显著减低农药用量而不影响对害虫的防治效果;(2)进行稻纵卷叶螟和水稻二化螟的性诱剂诱捕技术研究,探明利用性诱剂可有效地监测和控制水稻螟虫的危害。物理诱杀技术在防控稻纵卷叶螟和水稻二化螟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3)研究了稻鸭共作对超级稻田稻飞虱的控制作用和天敌的影响,探明稻鸭共作后不仅显著减少了稻飞虱的数量,还增加了稻田害虫天敌蜘蛛的数量和稻田经济效益;(4)就“生物防治”(基于稻鸭共作模式)、“标准防治”、“农民自防”和“不用农药”4种防治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效和效益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不用农药的情况下,水稻害虫的发生为害严重,产量和经济效益均较低。“标准防治”模式和“农民自防”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稻谷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接近,但“农民自防”模式中4代二化螟虫伤株率高且用药量大、频次高,对生态环境和农药残留产生不利影响,以稻鸭共作和使用生物农药为基础的“生物防治”模式对水稻害虫有较好的防效,但显著低于“标准防治”模式和“农民自防”模式,但其经济效益比“标准防治”模式和“农民自防”模式高。以农药减量应用技术、性诱剂的使用和稻鸭共作技术相结合的生态防治模式在水稻生产中有推广和应用的潜力。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3-23
  1.1 稻田主要害虫种类及受害症状  13-17
    1.1.1 水稻二化螟  13-14
    1.1.2 水稻三化螟  14
    1.1.3 稻纵卷叶螟  14-15
    1.1.4 水稻褐飞虱  15-16
    1.1.5 水稻白背稻飞虱  16-17
  1.2 稻田主要害虫的常见化学防治方法及其缺点  17-18
  1.3 现代水稻害虫防治模式  18-21
    1.3.1 农业防治措施  18-19
    1.3.2 物理防治措施  19-20
    1.3.3 生物防治措施  20-21
  1.4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标和思路  21-23
第二章 有机硅(GE)在稻纵卷叶螟、稻飞虱防治中的增效作用研究  23-29
  2.1 材料与方法  23-25
    2.1.1 药剂  23-24
    2.1.2 试验处理设计  24-25
    2.1.3 试验调查方法  25
  2.2 结果与分析  25-28
    2.2.1 安全性  25-26
    2.2.2 防治效果  26-28
  2.3 小结  28-29
第三章 稻纵卷叶螟性诱剂的诱捕效率  29-34
  3.1 材料和方法  29-30
    3.1.1 诱芯配制  30
    3.1.2 诱捕器  30
    3.1.3 试验方法  30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0
  3.2 结果和分析  30-33
    3.2.1 诱捕器诱捕效果的比较  30-32
    3.2.2 不同诱芯的比较  32-33
  3.3 小结  33-34
第四章 二化螟性诱剂对水稻二化螟的控制效果  34-37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34-35
    4.1.1 试验材料  34
    4.1.2 试验条件  34-35
    4.1.3 试验设计  35
    4.1.4 调查方法  35
  4.2 结果和分析  35-36
  4.3 小结  36-37
第五章 稻鸭共育对超级稻上稻飞虱的控制和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  37-42
  5.1 材料与方法  37-38
  5.2 结果与分析  38-40
    5.2.1 稻鸭共作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  38-39
    5.2.2 稻鸭共育对蜘蛛的影响  39-40
    5.2.3 稻鸭共作效益分析  40
  5.3 讨论  40-42
第六章 不同防治模式对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42-49
  6.1 材料与方法  42-44
    6.1.1 试验材料  42-43
    6.1.2 试验设计  43
    6.1.3 试验方法  43-44
    6.1.4 稻田害虫的田间调查  44
    6.1.5 数据统计分析  44
  6.2 结果与分析  44-47
    6.2.1 不同防治模式对稻田主要害虫防治效果  44-46
    6.2.2 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  46
    6.2.3 经济效益分析  46-47
  6.3 讨论  47-49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49-51
  7.1 结论  49-50
  7.2 展望  50-51
参考文献  51-55
致谢  55-5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6

相似论文

  1. 不同类型稻田非作物生境的节肢动物多样性,S435.112
  2. 长期不同施肥下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比较分析,S511.42
  3. 连作烟田烟草青枯病的生态控制技术及其微生态机制,S435.72
  4. 樟巢螟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相关研究,S763.3
  5. 上海市青浦区稻田杂草群落演替及其防除技术研究,S451
  6. 淮北地区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危害及化除技术研究,S451.1
  7. 长期绿肥还田对江西双季稻田系统生产力与抗逆性的影响研究,S511.42
  8.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S511
  9. 南京市溧水县稻田土壤全氮的遥感估测,S153
  10. 明光地区茄果类蔬菜害虫的发生及防治研究,S436.41
  11. 农村储粮有害生物防治方法探讨,S379
  12. 白僵菌产品开发及防治2种主要害虫的研究,S476.1
  13. 沈阳市绿地害虫专家咨询系统的建立,S436.8
  14. 线虫对土壤CO2、CH4、N2O排放/吸收的影响,X174
  15. “蜂、蛙”技术对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研究,S435.11
  16. 长沙市郊稻田土壤肥力调查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研究,S147.2
  17. 西安市行道树国槐主要害虫种群调查及可持续防治初探,S763.7
  18. 桃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害虫防控技术研究,S436.621
  19. 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性状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S572
  20. 西湖龙井茶区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S435.711
  21. 细菌A168菌株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测定,S435.111.42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 稻病虫害 > 虫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