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微生物酶法生产茶氨酸的研究

作 者: 傅锦坚
导 师: 胡立勇
学 校: 广东药学院
专 业: 病原生物学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γ-谷氨酰基转肽酶 茶氨酸 酶法 ATP再生技术
分类号: TQ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25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茶氨酸是茶叶中的特征氨基酸,也是茶叶的呈味物质之一。它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效应的特殊氨基酸,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已有广泛应用,在功能食品方面崭露头角,在医药方面有待开发,市场潜力巨大。已报道的茶氨酸制备方法中,微生物转化法是一种发展前景较好的茶氨酸制备方法。开展茶氨酸的微生物酶法合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选择地衣芽孢杆菌作为合成茶氨酸的产酶菌株,并结合种间耦联ATP再生技术系统用于酶法合成茶氨酸等进行研究,为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工业化生产茶氨酸打下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产酶菌种:本实验采用γ-谷氨酰基转肽酶工业生产菌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为生成茶氨酸的产酶菌种。产酶发酵研究表明,此菌株经产酶发酵后的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可达6.33U/ml。2.茶氨酸转化试验结果:地衣芽孢杆菌的γ-谷氨酰基转肽酶具有较好的催化L-谷氨酰胺和盐酸乙胺合成茶氨酸的能力。酶法合成茶氨酸的产量为21g/L。谷氨酰胺转化生成茶氨酸的转化率达35.2%。3.产酶促进剂研究结果:在常规产酶发酵研究基础上,研究了一些产酶促进剂对产酶发酵和茶氨酸转化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在产酶发酵培养基中添加磷酸吡哆醛、金属离子Mg2+、Mn2+和表面活性剂Tween-80可有效地提高地衣芽孢杆菌的产酶能力。γ-谷氨酰基转肽酶的活性可达7.42U/ml,酶法合成茶氨酸的产量为26g/L。谷氨酰胺转化生成茶氨酸的转化率达43.6%。4.种间耦联ATP再生技术研究结果:本研究将地衣芽孢杆菌的产酶系统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TP供能系统相耦联建立了一种种间藕联ATP再生技术生产茶氨酸。采用该技术进行茶氨酸转化生产,茶氨酸产量达到35g/L,谷氨酰胺转化为茶氨酸的转化率为59%。5.固定化细胞技术生产茶氨酸研究结果:高活性的γ-谷氨酰基转肽酶产酶菌株地衣芽孢杆菌经产酶发酵后,用3%卡拉胶于45℃包埋,制备成γ-谷氨酰基转肽酶固定化细胞。将固定化细胞产γ-谷氨酰基转肽酶系统与ATP供能系统耦联后,在催化底物转化生成茶氨酸的同时实现被消耗的ATP再生,使茶氨酸合成反应高效率地进行。种间耦联固定化细胞合成茶氨酸的产量为30 g/L,谷氨酰胺转化生成茶氨酸的转化率为50.3%。本实验所选用的地衣芽孢杆菌为γ-谷氨酰基转肽酶的工业化生产菌株,具有较高的酶活性,该酶用于茶氨酸转化生产具有实用价值。本实验研究所建立的种间耦联ATP再生技术方法,不仅可用于茶氨酸的生产,还可以为其它酶工程发酵产品的生产提供技术支持。本实验还采用了固定化细胞技术生产茶氨酸,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的操作和提高茶氨酸产品质量。本实验的所有研究为工业化生产茶氨酸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技术路线。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第一章 前言  9-18
  1.1 茶氨酸概述  9-14
  1.2 谷氨酰胺转肽酶概述  14-15
  1.3 ATP 再生系统及其应用  15-18
第二章 实验设计方案  18-23
  2.1 立题依据  18
  2.2 主要研究内容  18-20
  2.3 技术路线  20-23
第三章 地衣芽孢杆菌发酵产酶条件的研究  23-42
  3.1 前言  23
  3.2 实验材料  23-25
  3.3 实验方法  25-28
  3.4 结果与讨论  28-40
  3.5 本章小结  40-42
第四章 茶氨酸转化生产的研究  42-50
  4.1 前言  42
  4.2 实验材料  42
  4.3 实验方法  42-44
  4.4 结果与讨论  44-49
  4.5 本章小结  49-50
第五章 产酶促进剂的研究  50-57
  5.1 前言  50
  5.2 实验材料  50
  5.3 实验方法  50
  5.4 结果与讨论  50-56
  5.5 本章小结  56-57
第六章 种间耦联 ATP 再生技术在茶氨酸生产中的应用  57-69
  6.1 前言  57
  6.2 实验材料  57-59
  6.3 实验方法  59-61
  6.4 结果与讨论  61-68
  6.5 本章小结  68-69
第七章 固定化细胞转化生产茶氨酸的研究  69-77
  7.1 前言  69
  7.2 实验材料  69-70
  7.3 实验方法  70
  7.4 结果与讨论  70-75
  7.5 本章小结  75-77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77-80
  8.1 结论  77-78
  8.2 展望  78-80
附录I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80-81
参考文献  81-86
致谢  86

相似论文

  1. 脂肪酶催化猪油合成Vc脂肪酸酯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TS202.3
  2.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脱毒条件研究,TS201.3
  3. 含铬革屑的脱铬水解及回收,X794
  4. 菜籽蛋白及其酶水解物的制取方法改进研究,TS201.21
  5. 卢旺达茶叶及其提取物中化学组成的研究,TS272
  6. 大米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功能特性的研究,TS201.2
  7. 苹果渣膳食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TS201.2
  8. 共表达SHMT和TPase载体的构建以及双酶法合成L-色氨酸的研究,TQ922
  9. 棉籽粕蛋白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TQ936.2
  10. 大米蛋白的提取与改性研究,TS210.1
  11. 杏渣中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TS202.3
  12. 米渣中蛋白质的有效提取及其改性的研究,TS201.21
  13. 拮抗菌地衣芽孢杆菌L_1的分离、培养及应用初探,TS255.1
  14. 高茶氨酸茶树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研究,S571.1
  15. 生物转化法制备薏苡仁抗高血压活性肽的研究,R285
  16. 双低油菜籽水酶法制油工艺的研究,TS225.14
  17. 母乳脂肪类似物的制备及其功能性研究,TS252.1
  18. 油茶籽油水酶法制取工艺研究,TS225.16
  19. 灵芝漆酶的发酵优化及其应用的初步研究,S567.31
  20. 大米淀粉酶法制备低聚异麦芽糖的研究,TS231
  21. 变铅青链霉菌LH001产孢条件优化及其发酵产物PLA_2在米糠油脱胶中的应用,TQ92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其他化学工业 > 发酵工业 > 发酵法制有机酸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