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坡耕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的影响研究

作 者: 李登航
导 师: 王立
学 校: 甘肃农业大学
专 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水土流失 坡耕地 土壤物理性状 径流量 侵蚀量
分类号: S1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1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有效防治坡耕地水土流失,达到坡耕地持续利用的目的,在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坡耕地上,以甘草、板蓝根、苜蓿、春小麦等为供试作物,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定位研究,旨在保护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本试验分两个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在6°~7°的坡耕地上,设小麦与甘草间作条件下的传统耕作(TWL)、免耕耕作(NTWL)、免耕秸秆覆盖(NTSWL),以及板蓝根与甘草间作条件下的传统耕作(TIL)、免耕耕作(NTIL)、免耕秸秆覆盖(NTSIL)六个处理;第二部分,在6°~7°的坡耕地上,设传统耕作下春小麦与苜蓿间作(TWL)、马铃薯与苜蓿间作(TPL)、鹰嘴豆与苜蓿间作(TCL)、免耕秸秆覆盖下春小麦与苜蓿间作(NTSWL)、马铃薯与苜蓿间作(NTSPL)、鹰嘴豆与苜蓿间作(NTSCL)6个处理,并分别探讨坡耕地保护性耕作每种间作方式及区内轮作对水土流失及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传统耕作(T)相比,免耕秸秆覆盖(NTS)减小了表层土壤(0~5cm)容重,增大了土壤的总孔隙度,对深度5~10cm、10~30cm土壤容重及总孔隙度影响不大;NTS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②免耕秸秆覆盖可以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各处理的水土流失总量为TWL>NTWL>NTSWL,TIL>NTIL>NTSIL;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各处理为TWL>NTSWL,TCL>NTSCL,TPL>NTSPL,且差异显著。③比较2007年和2008年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可以看出,区内轮作可减小粮草豆隔带种植方式的容重,增大孔隙度,并使其表层饱和导水率提高;而对于道地药材种植方式,容重有所减小,对总孔隙度和饱和导水率影响不大。区内轮作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需做进一步研究。保护性耕作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减少地表径流,起到旱区保水保土的作用。因此,保护性耕作是控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保护性耕作可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SUMMARY  5-9
前言  9-10
1 文献综述  10-25
  1.1 水土流失概况及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10-16
    1.1.1 水土流失概况  10-12
    1.1.2 水土保持概况  12-15
    1.1.3 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15-16
  1.2 保护性耕作的概况  16-20
  1.3 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  20-24
    1.3.1 国外研究进展  20-22
    1.3.2 国内研究进展  22-24
  1.4 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24
  1.5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前景  24-25
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5-28
  2.1 试区概况  25-26
  2.2 试验设计  26-27
    2.2.1 试验的目的意义  26
    2.2.2 试验设计方案  26-27
  2.3 试验测定项目及方法  27-28
3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的影响  28-34
  3.1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28-30
    3.1.1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28-29
    3.1.2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  29
    3.1.3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29-30
  3.2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30-34
    3.2.1 不同处理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比较  31-32
    3.2.2 不同处理水土流失总量比较  32-33
    3.2.3 相关性分析  33-34
4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影响  34-37
  4.1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4-35
    4.1.1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4
    4.1.2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总孔隙度的影响  34-35
    4.1.3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35
  4.2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35-37
    4.2.1 不同处理径流量及土壤侵蚀量比较  35-36
    4.2.2 不同处理水土流失总量比较  36-37
    4.2.3 相关性分析  37
5 结论  37-39
  5.1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的影响  37-38
  5.2 粮草豆隔带种植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的影响  38-39
  5.3 区内轮作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水土流失的影响  39
6 讨论  39-42
  6.1 保护性耕作提高了土壤物理性状  40
  6.2 保护性耕作的生态效益  40-42
致谢  42-43
参考文献  43-50
作者简介  50-51
导师简介  51

相似论文

  1. 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土壤学,S157.1
  2.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及机制研究,S157
  3. 稻麦两熟制秸秆沟埋还田作用特点研究,S141.4
  4. 闽北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S157
  5.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的应用研究,S157
  6. GIS技术支持下的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研究,S157
  7. 黄河调水影响下河口区盐度分布的观测与模拟研究,TV68
  8.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内陆河灌区冬小麦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S512.11
  9. 农户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行为选择及效果评价,S345
  10. 山东省土壤侵蚀敏感性分区评价及措施配置研究,S157
  11. 阜新孙家湾矸石山水土流失和沟蚀演变研究,S157.1
  12. 抚仙湖流域烤烟坡地壤中流氮磷浓度的动态特征研究,S157
  13. 基于“3S”技术的安溪县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S157
  14. 滇中坡耕地农田生态系统氮磷平衡特征,S181
  15. 抚仙湖典型小流域烤烟坡地施肥与N、P输出特征研究,S572
  16. 基于GIS/RS的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研究,S157
  17.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坡面径流侵蚀研究,S157.1
  18. 三种小麦免耕播种机性能试验及其效果对比研究,S223.2
  19. 珠海地区咸潮影响因子统计与分析,X55
  20. 人为干预对人工林群落特征及水土保持作用的影响,S718.5
  21. 湖南坡耕地抗旱耐瘠苎麻种质筛选及水土保持效应研究,S563.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水土保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