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闽北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

作 者: 朱秀端
导 师: 黄炎和
学 校: 福建农林大学
专 业: 林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GIS 动态变化 驱动机制
分类号: S1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作者以闽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应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和径流小区试验,全面分析闽北水土流失的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深入地探讨了影响闽北水土流失的驱动机制,为实施闽北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保障闽江上游的生态安全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闽北地处闽、浙、赣三省交界的福建省北部,介于东经117°02′—119°17′,北纬26°14′~28°20′之间,共辖延平、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浦城、顺昌、光泽、松溪、政和共10个县(市、区),全区总面积26299.42km2,总人口304.08万(2000年),是福建省面积最大、纬度最北、海拔最高的区域。该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从西北、东北向东南倾斜,串珠状河谷密布,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是福建省的主要林区,但是多人工林和次生林,红壤占绝对优势。应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对1985年、1995年和2000年三期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①水土流失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空间分布图式,相对集中在南浦溪、崇阳溪、富屯溪和松溪上游的两岸居民点所在地;②流失强度以轻度为主;③从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中,流失面积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后5年降幅大于前10年;④流失强度总体上增加,先升后降,前10年强度加剧而后5年强度下降:⑤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存在区域内差异,10个县(市)中,有3个(政和县、顺昌县和建阳市)流失面积增加,而其余7个减少,建瓯市流失面积减少最多,光泽县流失率降幅最大,129个乡(镇)中,有82个流失面积下降,共减少了48779.60 hm2,降了1.85%,而另外47个共增加了19281.60hm2,升了0.73%。应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和径流小区实测方法,探讨闽北水土流失的驱动机制的结果表明:山高坡陡的地形地貌因子使闽北易发生水土流失,变率大且强度大的降水和格子状冲刷力强的径流进一步加强了引发水土流失的潜在动力。作为福建省的主要林区之一,覆盖度高的植被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在各流失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的流失率是最低的,其中又以阔叶林最轻而经济林最重。另一方面,闽北的森林植被存在着退化的趋势,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其保水保土的功能大大低于地带性阔叶林,使水土流失面积随植被系统的退化而不断扩大。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会引发新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山地农业开发和开发建设项目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所产生的工程侵蚀,而与此同时,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理措施,则可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8
Abstract  8-10
1. 引言  10-12
2. 研究区概况  12-16
  2.1 自然概况  13-16
    2.1.1 地形地貌  13-14
    2.1.2 气候  14
    2.1.3 河流水系  14-15
    2.1.4 母质和土壤  15
    2.1.5 植被  15-16
  2.2 社会经济状况  16
3 研究方法  16-19
  3.1 GIS的空间分析方法  16-18
    3.1.1 空间分析理论简介  16-17
    3.1.2 空间分析的工作流程  17-18
  3.2 径流小区研究方法  18-19
    3.2.1 研究区概况  18
    3.2.2 径流小区设计  18-19
    3.2.3 观测方法  19
4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  19-36
  4.1 不同时期水土流失状况  19-31
    4.1.1 1985年水土流失状况  19-20
    4.1.2 1995年水土流失状况  20-26
    4.1.3 2000年水土流失状况  26-31
  4.2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  31-36
    4.2.1 流失面积缓慢下降,后5年降幅大于前10年  31-32
    4.2.2 流失强度总体增加,先升后降,前10年强度加剧后5年强度下降  32-33
    4.2.3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存在区域差异  33-35
    4.2.4 小结  35-36
5 驱动机制研究  36-52
  5.1 山高坡陡的地貌地形因子  36-40
    5.1.1 海拔和坡度分布状况  36-38
    5.1.2 海拔、坡度与水土流失  38-40
  5.2 侵蚀力强的降水因子  40-44
    5.2.1 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40-42
    5.2.2 降水侵蚀力R值  42-44
    5.2.3 径流冲刷力强  44
  5.3 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的植被因子  44-46
  5.4 土地利用类型因子  46-47
  5.5 山地农业开发  47-49
  5.6 开发建设项目  49-50
  5.7 科学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  50-52
  5.8 小结  52
6. 结论  52-55
  6.1 闽北水土流失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空间分布图式,以轻度流失为主  52
  6.2 流失面积呈缓慢下降的总体趋势,后5年降幅大于前10年  52
  6.3 流失强度总体上增加,先升后降,前10年强度加剧后5年强度下降  52-53
  6.4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存在区域内差异  53
  6.5 地形地貌、降水等自然因子使闽北发生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大  53-54
  6.6 植被因子对于水土流失是否发生起着关键的作用  54
  6.7 人为因素在闽北水土流失的驱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54-55
参考文献  55-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基于GIS的高校学生社区管理研究,G647
  2. 基于RS与GIS的漓江上游土壤侵蚀研究,S157
  3. 基于GIS的植烟土壤养分分区及推荐施肥研究,S158
  4. 近五年世界优秀女排接发球进攻战术打法的动态研究,G842
  5. 添加乳酸菌和米糠对水稻秸青贮品质动态变化的影响,S816.53
  6. 基于GIS和模型的区域生态农业评价研究,S-0
  7.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8. 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益及机制研究,S157
  9. 江淮地区近30年农业气候资源与稻麦生产潜力的演变特征,S162
  10. 基于GIS的温州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S126
  11. 基于元数据的农田信息存储、管理和共享研究,S126
  12. GIS和地统计学应用于泸州植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分区管理技术研究,S158
  13. 浙江省金衢盆地典型土系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S159.2
  14. 英语语音意识,句法意识与工作记忆对英语阅读理解之预测力的动态变化,G633.41
  15. 基于模型与GIS的棉铃品质地域分异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S562
  16. 典型石油开采区生态风险评估与预警管理系统研究与构建,X826
  17. 脑外伤病人外周血CD34~+细胞及白细胞含量的动态变化,R651.1
  18. 基于GIS和GPS的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P208;P228.4
  19. 基于3S技术的现代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研究,X826
  20. 基于“空间定位”的GIS教学软件开发及应用策略研究,G633.55
  21. 新一代青岛市数字城建档案馆的设计与实现,G270.7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水土保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