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汉语重动结构的最简方案研究

作 者: 肖蓉
导 师: 李白清
学 校: 中南大学
专 业: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关键词: 重动结构 分类 轻动词 源动词 生成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1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重动结构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句法结构。重动结构里动词被复制:第一个动词后接宾语,第二个动词后接补语,且两个动词拥有相同的主语。我们将“他看书看累了”,“我们等你等了一个小时”这样的结构称为重动结构。对这一语言现象的最早论述始于王力(1944)的《中国语法理论》。此后,不少学者对这一句式从句法、语义、语用的角度进行了研究,而且取得了不少成果。不过,在如下几个方面,学者们的意见还未统一。第一个争议涉及汉语重动结构的由来。有些学者以格理论为依据,认为使用重动结构的原因是为了满足格过滤条件:凡是句中具有语音形态的名词都需被指派格位。在现代汉语中,补语不能与动词分开,需直接放在动词之后,那么充当宾语的名词就无法被直接指派格位,所以将动词重复以便带上此名词,从而给名词指派格位。这样就可以解决“宾补争动”的矛盾。可是也有学者不赞同这种说法,因为汉语里宾语和补语有时也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动词后,如:他写字很快。我们认为重动句的出现与语言本身的发展演变过程有关,此种结构的出现是为了起强调作用。第二个争议是关于重动句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重动句有不同的分类。我们首先将重动句分为致使性和非致使性两种。再根据补语的语义指向,将以上两种细分为了七种不同的重动句。第三个争议与重动结构的句法特点相关。重动结构是单焦点结构还是双焦点结构?源动词是第一个动词还是第二个动词?“了”、“得”的句法地位如何?我们认为重动结构是一种单焦点的结构。第一个动词是复制的,第二个动词是源动词,因为它具有动词的所有特点。此外,我们还谈论了重动句的具体特征,并运用乔姆斯基提出的最简方案理论对重动结构的生成过程作了进一步论述。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8
Abbreviation  8-12
Introduction  12-14
Chapter 1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s:An Overview  14-42
  1.1 Definition of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  14-15
  1.2 Origin of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  15-17
  1.3 Classification of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s  17-23
  1.4 Specific Features of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s  23-42
    1.4.1 Verbs in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s  23-29
    1.4.2 Objects in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s  29-31
    1.4.3 Complements in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s  31-33
    1.4.4 Nominalized Verb+Object  33-37
    1.4.5 Positions of Adverbials  37
    1.4.6 Comparison with Ba-construction  37-42
Chapter 2 Previous Research on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s  42-56
  2.1 Huang Yueyuan  42-46
  2.2 Cheng Gong  46-48
  2.3 Yang Shouxun  48-51
  2.4 Shen Yang,He Yuanjian and Gu Yang  51
  2.5 Ji Fang and Peter Sells  51-56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56-66
  3.1 D-structure and S-structure  57-58
  3.2 VP-shell  58-60
  3.3 Checking Theory  60-63
  3.4 Principle of Economy  63-66
Chapter 4 Derivation of Different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s  66-80
  4.1 Derivation of V+O+V+A  66-72
  4.2 Derivation of V_1+O+V_2+time and V_1+O+V_2+De  72-74
  4.3 Derivation of V+O_1+V+A(complex)  74-76
  4.4 Derivation of V+C+V+De  76-77
  4.5 Derivation of Complex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  77-79
  4.6 Summary  79-80
Conclusion  80-82
Notes  82-83
Bibliography  83-91
Acknowledgements  91-92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92

相似论文

  1. K公司计划及预测改进对于合理库存配置的研究,F224
  2. 心肌细胞电生理仿真计算引擎自动生成的研究与实现,R319
  3. 空间目标ISAR成像仿真及基于ISAR像的目标识别,TN957.52
  4. 基于串核的蛋白质分类算法的研究与实现,TP301.6
  5.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的文本分类技术研究,TP391.1
  6. 基于图像的路面破损识别,TP391.41
  7. 多样性密度学习算法的研究与应用,TP181
  8. 基于MDA的界面自动生成方法的研究,TP311.5
  9. 基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类型和界线确定研究,S155
  10. 基于视觉的番木瓜外观品质检测技术研究,S667.9
  11.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对性成熟前小鼠卵泡及其血管发育的影响,S865.13
  12. 事件观视阈下初中音乐生成性教学研究,G633.951
  13. 基于土壤系统分类的土壤调查方法研究,S155
  14. 西藏生防芽孢杆菌鉴定及其脂肽化合物分析,S476.1
  15.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16. 基于HJ卫星混合像元分解的水稻生长监测技术研究,S511
  17. 基于连锁图的QTL综合分析方法研究,S562
  18. 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对性成熟小鼠卵泡及其血管发育的影响,S852.2
  19.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R651.3
  20. 道家元气生成思想探微,B223.1
  21. 青砖茶中的真菌及其散囊菌黄色素的研究,TS272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