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品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作 者: 何凤丽
导 师: 田纪春
学 校: 山东农业大学
专 业: 农业推广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淀粉含量 糊化特性 蛋白质含量 沉降值 AMMI模型
分类号: S51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7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是制粉和食品加工业的重要原料。淀粉和蛋白质是小麦面粉中最重要的两类组成成分,小麦的淀粉糊化特性是反映淀粉品质的重要指标,面粉的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沉降值等是判别小麦品种类别及其用途的重要指标,这些品质特征对面条、面包等食品的食用品质有重要影响。小麦品质的稳定性,在衡量小麦品质等级、定价收购、工厂化生产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评价小麦品质特点时应考虑其品质的稳定性特点。本研究针对生产上小麦淀粉品质、蛋白质品质变化较大的问题,选用山东省的11个优质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2006-2007年度,种植于9个试点,进行淀粉和蛋白质的品质分析试验,并利用主效可加互作可乘模型(AMMI)对各项指标进行稳定性分析,以探讨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品质稳定性的影响。获得结果如下:基因型和环境对小麦淀粉含量、糊化指标、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的影响不同。对于淀粉品质、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特性,每个品种(系)对试点都有其特殊的适应性。(1)各个样品的粗淀粉含量变化显著,在76.58-82.63%之间,品种和试点的(G×E)互作起最大影响,不同类型品种的试点效应起着较大的作用,基因型最小;(2)在糊化特性的各项指标中,最终粘度在124.92-261.33RVU之间,峰值粘度在109.83-216.92 RVU之间,对这两项指标,品种和试点的(G×E)互作起最大影响,基因型起着较大的作用,不同类型品种的试点效应最小;(3)稀懈值在31.33-80.75 RVU之间,其中基因型起最大影响,品种和试点的(G×E)互作起着较大的作用,不同类型品种的试点效应最小。(4)不同品种、不同地点间蛋白质含量在10.36-13.18%,变异系数为2.85-5.78;蛋白质含量中,地点导致的变异最大,品种和地点互作次之,品种效应较小。(5)沉降值的变幅在15.0-46.0ml之间,变异系数为12.85-25.80,存在显著的品种和地点间的互作效应,品种与地点的互作导致的变异最大,品种次之,地点效应最小。对于淀粉和蛋白质品质,小麦不同品种与不同试点的交互作用有明显差异,即小麦品种对栽培地点有选择适应性。因此,在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生产时,要达到淀粉或蛋白质的优质水平,既要选准适宜的小麦品种,又要注意适宜的种植区域。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1
1 引言  11-30
  1.1 小麦品质研究概况  11
  1.2 小麦淀粉品质特性和影响因素  11-20
    1.2.1 小麦淀粉品质特性  12-18
      1.2.1.1 小麦淀粉理化特性  12-14
      1.2.1.2 小麦淀粉的糊化特性  14-15
      1.2.1.3 小麦淀粉的遗传特性  15-16
      1.2.1.4 小麦淀粉与食品品质的关系  16-18
    1.2.2 小麦淀粉特性的影响因素  18-20
      1.2.2.1 小麦淀粉糊化特征的影响因素  18-19
      1.2.2.2 我国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研究近况  19-20
  1.3 小麦蛋白质特性和影响因素  20-28
    1.3.1 小麦蛋白质特性  20-25
      1.3.1.1 小麦蛋白质含量  20
      1.3.1.2 小麦蛋白质组成  20-22
      1.3.1.3 小麦面粉的沉降值  22
      1.3.1.4 小麦面粉的面团流变学特性  22-23
      1.3.1.5 小麦蛋白质与食品品质的关系  23-25
    1.3.2 小麦蛋白质品质的影响因素  25-28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8-30
2 材料与方法  30-33
  2.1 试验材料  30
  2.2 试验安排  30-31
  2.3 试验方法  31-32
    2.3.1 磨粉  31
    2.3.2 淀粉含量测定  31
    2.3.3 糊化特性的测定  31
    2.3.4 蛋白质含量测定  31
    2.3.5 沉降值的测定  31-32
  2.4 统计方法  32-33
3 结果与分析  33-55
  3.1 基因型和环境对淀粉特性的效应  33-47
    3.1.1 基因型和环境对粗淀粉含量的效应  33-36
      3.1.1.1 粗淀粉含量的表现  33
      3.1.1.2 粗淀粉含量的差异显著性分析  33-36
      3.1.1.3 粗淀粉含量的方差分析和AMMI 模型稳定性分析  36
    3.1.2 基因型和环境对糊化特性的效应  36-47
      3.1.2.1 最终粘度的表现及稳定性分析  37-40
      3.1.2.2 峰值粘度的表现及稳定性分析  40-44
      3.1.2.3 稀懈值的表现及稳定性分析  44-47
  3.2 基因型和环境对蛋白质特性的效应  47-55
    3.2.1 基因型和环境对蛋白质含量的效应  47-51
      3.2.1.1 蛋白质含量的表现  47-48
      3.2.1.2 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性分析  48-50
      3.2.1.3 蛋白质含量的方差分析和AMMI 模型初步分析  50-51
    3.2.2 基因型和环境对沉降值的效应  51-55
      3.2.2.1 沉降值的表现  51-53
      3.2.2.2 沉降值差异显著性分析  53-54
      3.2.2.3 沉降值的方差分析和AMMI 模型分析  54-55
4 讨论  55-60
  4.1 小麦淀粉品质特性、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  55-57
    4.1.1 粗淀粉含量和糊化特性研究的重要性  55
    4.1.2 粗淀粉含量和糊化特性的影响因素  55-56
    4.1.3 淀粉含量和糊化特性的研究方法  56-57
  4.2 小麦蛋白品质特性、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  57-60
    4.2.1 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研究的重要性  57
    4.2.2 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的影响因素  57-58
    4.2.3 蛋白质和沉降值的研究方法  58-59
    4.2.4 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稳定性分析方法  59-60
5 结论  60-61
6 参考文献  61-68
致谢  68-6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9

相似论文

  1. 基于小麦群体指标及氮营养状况的籽粒产量和品质预测研究,S512.1
  2. 小麦籽粒硬度相关基因分子鉴定及PINA蛋白缺失分子机制研究,S512.1
  3. 小麦抗性淀粉含量的差异及其与面粉品质的关系,S512.1
  4. 小麦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和优化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Ta-APX)转化小麦研究,S512.1
  5. 普通小麦抗白粉病新基因的发掘和分子标记定位,S512.1
  6. 小麦新抗源抗条锈性遗传、HMW-GS组成及分子检测,S512.1
  7. 上海市进口乳制品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R155.5
  8. 毛竹及龙竹淀粉含量季节性变化规律与虫害关系的研究,S763.7
  9. 甘蓝型油菜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与含油量及其相关性状QTL的定位,S565.4
  10. 不同品种荞麦淀粉特性的研究及面制品开发,TS235.1
  11. 春化、光周期、矮秆、粒重及慢锈相关基因在不同地区小麦品种中的分布,S512.1
  12. 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BNS的育性研究,S512.1
  13. 播期、播量和氮肥运筹对小麦品种西农2000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S512.1
  14. 毛竹浸渍处理后的霉变特性研究,TS652
  15. 菱角淀粉理化性质及粉丝加工工艺研究,TS236.5
  16. 大米淀粉转化生产葡萄糖的研究,TS231
  17. 小麦戊聚糖含量的QTL定位及迟熟α-淀粉酶鉴定,S512.1
  18.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精米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QTL,S511
  19. 利用Wx和fgr基因功能性标记改良稻米重要品质性状,S511
  20. 不同抗性品种混合种植对小麦白粉病的影响,S435.121
  21. 生产密度下5+10亚基在小麦品种中的遗传效应及Mx醇溶蛋白块对小麦品质的影响,S512.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 小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