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免疫抑制剂Tacrolimus对肝癌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

作 者: 周少来
导 师: 樊嘉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肝癌 他克莫司 肝移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转移
分类号: R735.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原发性肝癌(HCC)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占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为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随着肝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概念的提出,肝癌病人的5年生存率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手术切除仍是肝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肝癌患者往往伴有肝硬化及肝功能减退,待到明确诊断时往往仅有20%的患者符合肝切除手术指征因此,在此情况下,肝癌肝移植作为既能同时切除肝癌及硬化肝脏,又能改善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治疗手段,开始被逐步接受。但是,移植后仍然无法避免肝肿瘤的复发转移,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广泛认可的肝移植术后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为Tacrolimus(FK506)/CsA加用骁悉及激素的三联用药,亦有部分移植中心尝试用雷帕霉素替代FK506或CsA。FK506与CsA同属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神经钙调素磷酸酶的活性,进一步抑制IL-2的合成释放,抑制T、B细胞的增殖活化,达到临床的免疫抑制作用。部分细胞实验的结果显示CsA与FK506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是更多的动物实验报道及临床回顾性调查研究提示,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确实是导致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率增高的危险因素。因此,钙调磷酸酶类免疫抑制剂是否确实促进了术后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仍然小有争议。本研究立足于此,旨在探讨FK506对肝癌生长和侵袭转移的影响。在本研究的体外实验中,我们观察到FK506对肝癌细胞的增值没有显著影响,但增强了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在体内研究中, FK506对大鼠肝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促进了肝癌的淋巴结转移。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发现FK506的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表达肝癌细胞的VEGF-C发挥作用的。最后,我们使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发现在肝移植的HCC病人的肝癌组织的中VEGF-C是一个独立预后因素。从而为进一步提高肝癌肝移植的疗效提供了新的思路。第一部分FK506对肝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和大鼠体内实验研究免疫抑制剂FK506对肝癌的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在不同药物浓度(0ng/ml;10ng/ml;100ng/ml)和不同作用时间(24h,48,72h,96h)下对肝癌细胞MH3924A, Hep3B, MHCC97H,的增值的影响;应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FK506在不同药物浓度(Ong/ml;10ng/ml;100ng/ml)下对肝癌细胞MH3924A, Hep3B, MHCC97H,的侵袭能力的影响。体内试验探讨不同药物剂量(0.15mg/kg;0.3mg/kg)对大鼠肝癌生长及转移的影响。结果:FK506对肝癌细胞MH3924A, Hep3B, MHCC97H的增值无显著影响,且和药物的浓度和时间无关。但FK506显著增强了肝癌细胞MH3924A, Hep3B, MHCC97H的侵袭能力,且高浓度的FK506对肝癌细胞的促进作用强于低浓度的FK506。体内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FK506对大鼠肝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可以促进肝癌的淋巴结转移,且这种作用呈剂量相关性。结论:免疫抑制剂FK506增强了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促进了肝癌的淋巴转移。第二部分FK506促进肝癌淋巴转移的机制研究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FK506促进肝癌淋巴转移的机制方法:体外实验应用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癌细胞MH3924A,Hep3B, MHCC97H在不同浓度的FK506 (Ong/ml;10ng/ml;100ng/ml)作用下VEGF-C的表达情况。体内试验应用免疫组化,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癌组织的VEGF-C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染色VEGFR-3检测大鼠肝癌及癌旁组织的淋巴管数目。结果:肝癌细胞(MH3924A, Hep3B, MHCC97H)在FK506的作用下,随着FK506浓度的增加,VEGF-C的表达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都有显著的增高;大鼠肝癌组织的VEGF-C的表达也随着FK506剂量的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VEGFR-3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癌旁淋巴管的数量随着FK506注射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多。结论:免疫抑制剂FK506促进肝癌淋巴转移可能是通过上调表达肝癌细胞的VEGF-C的表达,增加癌旁淋巴管的数目起作用。第三部分VEGF-C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目的:研究VEGF-C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利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23例HCC病人肝切除肝癌组织及159例肝移植的HCC病人的肝癌组织的中VEGF-C的表达情况,比较分析VEGF-C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率的关系,统计分析比较肝癌组织VEGF-C表达与术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性,评价VEGF-C作为肝癌切除和肝移植术后预后判断指标的意义。结果:利用高通量的组织芯片技术来评价VEGF-C与323例肝癌根治性切除病人及159例肝癌肝移植病人预后的关系。生存分析显示在323例肝癌根治性切除标本中VEGF-C阴性的病人预后和VEGF-C阳性病人无显著性差异(DFS, P=0.51; OS, P=0.43). VEGF-C阴性病人的1年、3年、5年的DFS和OS分别为78%和86%,50%和64%,41%和52%。而VEGF-C阳性病人的1年、3年、5年的DFS和OS则分别为70%和85%、50%和61%、39%和50%。在159例肝癌肝移植标本中VEGF-C阴性的病人预后和VEGF-C阳性病人有显著性差异(DFS, P=0.009; OS, P=0.005)。VEGF-C阴性病人的1年、3年、5年的DFS和OS分别为86%和93%,68%和78%,58%和68%。而VEGF-C阳性病人的1年、3年、5年的DFS和OS则分别为75%和86%、47%和60%、36%和48%。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血管侵犯、肿瘤大小、GGT、细胞分化、肿瘤包膜与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相关。Cox回归多因素分析了三个在单因素中有统计学意义且没有相关性的指标(VEGF-C表达、血.管侵犯、肿瘤大小、GGT、细胞分化、肿瘤包膜)。VEGF-C的表达是无瘤生存和总体生存独立的预后指标。结论:肝癌组织中存在VEGF-C表达的上调,但在行肝癌根治性切除的患者中VEGF-C不能预测预后。而对于行肝癌肝移植的患者中,VEGF-C的表达决定了肝癌肝移植患者的预后。VEGF-C是肝癌肝移植病人预后的独立的预测指标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塞来昔布与β-榄香烯联合给药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96
  2. 榄香烯体内外抑制小鼠肝癌H22细胞增殖与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R735.7
  3. 新城疫病毒治疗中晚期肝恶性肿瘤临床观察,R735.7
  4. BMP2和VEGF165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R329
  5. 硅油填充继发青光眼患者前房液中生长因子含量变化的相关分析,R779.6
  6. 依达拉奉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R657.3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地塞米松对肺泡Ⅱ细胞表达表面活性蛋白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及意义,R363
  8. 冬凌草甲素预处理对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R657.3
  9. 17例隐源性肝硬化伴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特点分析,R575.2
  10. 服用他克莫司前后对移植肾阻力指数的影响,R699.2
  11. 肝脏不同的冷缺血时间对肝移植受体预后的影响,R657.3
  12. 中医药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的Meta分析及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中医证候学分析,R735.7
  13. 平调饮对原发性肝癌患者AFPmRNA、MAGE-1mRNA表达影响的研究,R735.7
  14. 健脾疏肝活血方对H_(22)肝癌小鼠PTEN基因表达的影响,R735.7
  15. IL12A、IL12B基因多态性及HBV感染与肝细胞肝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R735.7
  16. ABCG2在肝细胞肝癌组织和细胞株中表达的意义,R735.7
  17. SPP-1、GDF-15和CXCL-1在人小肝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R735.7
  18.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针对端粒酶的RNA干扰技术治疗肝癌的体内外研究,R735.7
  19. CD133作为肝细胞性肝癌肿瘤干细胞表面标记的初步研究,R735.7
  20. Avastin滴眼对角膜新生血管抑制作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R772.21
  21. G蛋白信号转导调节子5参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可能的机制,R773.4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消化系肿瘤 > 肝肿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