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帕慕克小说中的文明冲突与对话

作 者: 李蒙
导 师: 张曙光
学 校: 黑龙江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文明冲突论 “对话” 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 和谐与共融
分类号: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62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奥尔罕·帕慕克的作品所呈现的是大部分中国读者不为熟知的伊斯兰世界。因为宗教和相对封闭等一些原因而产生的隔阂使我们对这个世界不甚了解。幸运的是,帕慕克及其作品的出现为我们敲开了“冰山的一角”。国内对帕慕克及其作品的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而国外已经日渐成熟。基于这些基础,本文初步探讨了作家帕慕克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土耳其这个群体的一员在文明转型期所呈现出的新特征。而且,本文对帕慕克的代表作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进行了有力地分析。从而证明了他作品中所蕴含的文明的冲突与差异、和谐与共融。作家以这种文明混杂性的形式探索着不同文明间“对话”的新途径。本文力求从这个角度,系统地展示作家帕慕克和他的作品中的多元文明世界。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绪论  7-13
第一章 帕慕克概述  13-24
  第一节 帕慕克的生平  13-14
  第二节 帕慕克与诺贝尔文学奖  14-15
  第三节 帕慕克的意识形态立场  15-18
  第四节 帕慕克代表作品  18-22
  本章小结  22-24
第二章 帕慕克的创作背景  24-32
  第一节文明冲突下的土耳其  24-26
  第二节 文明冲突下的帕慕克  26-28
  第三节 帕慕克的伊斯坦布尔情节与视角  28-31
  本章小结  31-32
第三章 帕慕克作品中的文明冲突与对话  32-54
  第一节《新人生》:寻梦之旅的幻灭  32-39
    一、《新人生》的“三世说”  32-34
    二、《新人生》与西方经典  34-39
      1、《新人生》与《福音书》  34-36
      2、帕慕克与但丁  36-39
  第二节《我的名字叫红》:细密画的“谋杀”与“复兴”  39-45
    一、《红》中的绘画隐喻  39-42
    二、《红》的独特叙事艺术  42-45
      1、多角度的第一人称视角叙事  42-43
      2、《红》和《追忆似水年华》的多声部叙事比较  43-45
  第三节 《雪》:“舞台”冲突的高潮  45-53
    一、《雪》中的土耳其  45-47
    二、《雪》中的“舞台”  47-53
      1、“舞台”的“艺术效果”  47-49
      2、卡的中间人特征  49-51
      3、小说的影响  51-53
  本章小结  53-54
结论  54-57
参考文献  57-61
致谢  61

相似论文

  1. 对话教学理论在中等职业学校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应用研究,G633.41
  2. 当代公共行政的形态与挑战,D035
  3.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的小说对话翻译研究—,H059
  4. 全球化与文明对话,D81
  5. 对中国医患对话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研究,H030
  6. 藏传佛教不分宗派运动的特点及影响研究,B948
  7. 婚姻对话中的指令性言语行为研究,H030
  8. 《所罗门之歌》的对话式解读,I712
  9. 皮墨垦区枣园昆虫多样性和土耳其斯坦叶螨精氨酸激酶基因的初步研究,S476
  10. 土耳其斯坦叶螨对棉花不同品种(系)的寄主选择性及其机理研究,S435.622
  11. 建构主义视角下社会文化的重要性,B978
  12. 从《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看奥尔罕·帕慕克的“呼愁”,I374
  13. 我国司法裁判方法研究,D926
  14. 土耳其斯坦叶螨抗阿维菌素和哒螨灵品系的适合度及代谢抗性机理研究,S433
  15. 在日常交际和机构性谈话中的评价策略,H019
  16. 表层文本与潜藏文本的对话,I712.074
  17. 关于小学科学课堂中追问目的的研究,G623.6
  18. 论合作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违背现象,H030
  19. 冷战后土耳其与中亚国家的关系,D837.4
  20. 伊斯兰革命后的伊朗与土耳其关系研究,K37
  21. 评价理论视角下博客时评的对话潜势研究,H0

中图分类: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