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沈约诗歌发展历程述论

作 者: 张庆宁
导 师: 徐艳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沈约 发展历程 多样化 同题唱和 咏物诗 山水诗 乐府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30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沈约作为一代文坛领袖,是“永明体”的领军人物,历仕刘宋、齐、梁三朝,其诗歌创作跨度也长达五十余年。在如此长的创作周期中,沈约诗歌也经过了发轫、鼎盛、延展、渐变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而成就其诗歌的整体风貌。本文以沈约诗歌发展历程作为考察对象,针对前人研究中的缺失与不足进行弥补,揭示沈约诗歌在不同的阶段呈现的诗歌特色,以及前阶段诗歌理论与实践对于后阶段诗歌的影响作用,并对其各阶段占主体的诗歌作品展开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全文将从以下方面来讨论沈约诗歌的发展历程:第一章简要介绍在发轫期中沈约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诗歌风格特色。概言之,沈约诗歌发轫期中主要受鲍照诗风影响,但尚未形成鲜明的个人特色,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第二章分析研究在永明创作鼎盛期中沈约文学思想的形成、与永明诗人的同题唱和诗作以及此间创作主体咏物诗。沈约的声律论此时已形成,且期间与其他文人的同题唱和诗对于“永明体”诗风的形成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沈约此间大量咏物诗的创作,不仅成就其诗歌鼎盛期,还对他此后的诗歌创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第三章通过与谢灵运山水诗的比较,深入分析沈约诗歌经永明鼎盛期而延展的态势。并就沈约山水诗中诗人主体的现身方式及其前期咏物诗创作对此间山水诗创作的影响,从诗歌文本出发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第四章以入梁后沈约文学思想的变化“三易说”为切入点,论述沈约诗歌在渐变期的风格特征。一方面以沈约在入梁前、后的乐府诗歌与萧衍乐府诗进行比较研究,探究沈约乐府诗风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则通过对沈约女性题材诗歌具体作品的比对研究,探究其与宫体诗的关系。第五章则是总论沈约诗歌的艺术成就。分别从沈约诗歌中结构的呈现方式、意象的运用和语词的选择方面,对其总体诗歌艺术成就作了梳理概括。

全文目录


摘要  4-5
英文摘要  5-6
绪论  6-17
  一、研究综述  6-13
  二、本文研究宗旨、思路和方法  13-17
第一章 创作发轫期——大明五年到永明五年前  17-23
  第一节 创作时代背景  17-19
  第二节 诗歌创作特色  19-23
第二章 创作鼎盛期——永明五年到永明十一年  23-35
  第一节 文学思想的形成期  23-26
  第二节 与永明诗人问题唱和诗歌研究  26-31
  第三节 咏物诗  31-35
第三章 创作延展期——隆昌元年到永元二年  35-45
  第一节 清戾的山水诗  35-38
  第二节 "我"于山水中现身方式的改变——兼与谢灵运山水诗比较  38-41
  第三节 来源于咏物诗的影响  41-45
第四章 创作渐变期——入梁后  45-56
  第一节 文学思想的变化——"三易说"  45-47
  第二节 与萧衍乐府诗的比较  47-51
  第三节 女性题材诗歌创作与宫体诗的关系  51-56
第五章 沈约诗歌艺术成就  56-80
  第一节 结构  56-62
  第二节 意象  62-69
  第三节 语词  69-80
参考文献及引用书目  80-86
后记  86-87

相似论文

  1. 盐城蚕桑业发展研究,F326.3
  2. 中国微博客的发展困境和策略研究,G206
  3. 普通高中特色发展研究,G639.2
  4. 基于协同过滤的用户兴趣发现,TP391.3
  5. 产业集聚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研究,F224;F299.2
  6. 郭象玄学观对魏晋文论及审美文化的影响,I206.09
  7. 唐代山水诗与山水画关系研究,I207.22
  8. 生态美学视野中的谢灵运山水诗研究,I207.22
  9. 盛唐山水诗与文人漫游,I207.22
  10. 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D925.3
  11. 上海国际网球赛事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挑战,G845
  12. 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研究,F091.3
  13. 安徽省地矿局发展战略研究,F426.1
  14. 增城市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研究,TU984.2
  15. 中、日与西方园林造景艺术的比较及应用实例的分析,TU986.1
  16. 福安水牛生产性能测定及肝片吸虫调查,S823.83
  17. 湖南烤烟生产及其品质的发展历程和影响因素分析,S572
  18. 久大精盐公司研究,K25
  19. 欧美水彩画发展分析,J215
  20.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反馈方式的实证研究,H319
  21. 庄子对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的影响,I207.2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