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受贿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作 者: 陈渊
导 师: 李健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刑法学
关键词: 受贿罪 主体 对象 性贿赂 刑罚设置
分类号: D924.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0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简称《修正案(七)》)的通过,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对受贿罪的规定比以往有了很大进步。但同有关国际公约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刑事立法相比仍显许多不足,如“国家工作人员”概念的模糊性、财物外延的滞后性、死刑配置的不合理性和资格刑的不完善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机关对受贿犯罪的追诉活动,同时也不利于受贿犯罪的预防工作。我国已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应该比照《公约》关于受贿罪的相关规定来完善我国的刑法规定,承担起大国应承担的国际义务。正是基于此,笔者将《受贿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作为硕士毕业论文。以期通过历史和现实的对比、国内和国外的对比,对我国受贿罪的规定提供一些新的看法和观点,为受贿立法的完善提供些许帮助。全文共分为4个部分,约3万6千字。第一部分,受贿罪主体之研究。该部分主要对以“公职人员”取代“国家工作人员”作为受贿罪主体的理论探讨进行阐述。首先,笔者选择从1952年《惩治贪污条例》到2009年刚通过的《修正案(七)》中有关受贿罪主体的相关规定,得出我国刑事法律将受贿罪主体范围扩大至包含“国家工作人员;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和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其次,笔者通过对“公职人员”的概念和特征进行细致的分析,认为使用“公职人员”这个概念作为受贿罪主体,能够非常准确的反映受贿罪的本质,符合立法准确性和简洁性的要求。第二部分,受贿罪之犯罪对象研究。该部分主要对以“利益”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应当以“不正当利益”取代“财物”作为受贿罪犯罪对象的理论探讨进行阐述。首先,笔者对我国学者关于受贿对象的各种理论进行整理,以期反映出我国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现状。其次,笔者从社会发展、国外立法和《公约》的规定为出发点,深刻分析“不正当利益”的内涵和外延,认为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加有效的打击受贿犯罪,承担起我国的国际义务,我国有条件而且有必要将受贿罪的对象规定为“不正当利益”。第三部分,“性贿赂”应否入罪。该部分主要对“性贿赂”的概念和“性贿赂”应当入罪的理论探讨进行阐述。首先,由于“性贿赂”应否入罪的问题在我国的理论界和实务界引起了非常广泛而深刻的探讨和争鸣,笔者将各种理论学说进行整理。其次,笔者从“性贿赂”的本质、国外相关立法和《公约》的规定等几方面入手,运用概念解析、立法对比、实例分析的方法,认为“性贿赂”应该纳入刑法规制,而不能放之认之。第四部分,完善受贿罪的刑罚设置。该部分主要对受贿罪死刑的废除和完善受贿罪资格刑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首先,鉴于我国有着“重刑主义”和“从严治吏”的传统,对受贿犯罪一直予以重刑打击,以至于在受贿罪这种未严重侵害人身安全的非暴力犯罪中配置了死刑。笔者从国际轻刑化趋势和国内的具体情况为基础,认为应当废除受贿罪的死刑。其次,笔者通过对资格刑的概念剖解和国内外立法的比较,认为应当根据受贿罪的本质,建立相对完善的资格刑,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受贿犯罪像无源之水慢慢枯萎。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1
引言  11-12
第一章 受贿罪主体之研究  12-30
  一、我国刑事立法的规定  12-23
    (一) 受贿罪主体的立法沿革  12-13
    (二) 现行刑事立法中的受贿罪主体  13-23
  二、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参照,解读"公职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关系  23-30
    (一) "公职人员"的定义及特征  24-27
    (二) "公职人员"取代"国家工作人员"的理论探讨  27-30
第二章 受贿罪之犯罪对象研究  30-40
  一、贿赂范围的理论争议  30-34
    (一) 财物说  30-32
    (二) 物质性利益说  32
    (三) 利益说  32-33
    (四) 观点评析  33-34
  二、受贿罪对象范围之我见  34-40
    (一) "不正当利益"的涵义  35-36
    (二) 将"不正当利益"作为受贿罪对象的理由  36-40
第三章 "性贿赂"应否入罪  40-45
  一、理论争议  40-41
  二、"性贿赂"入罪的理论探讨  41-45
    (一) "性贿赂"有其历史和现实渊源  41-42
    (二) 法律须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改变  42-43
    (三) 符合受贿罪本质  43
    (四) 属于法律调整的范围  43-45
第四章 完善受贿罪的刑罚设置  45-53
  一、废除死刑  45-49
    (一) 死刑存废的理论争议  45-46
    (二) 废除受贿罪死刑的理论分析  46-49
  二、应当完善和加强资格刑的适用  49-53
    (一) 我国受贿罪资格刑的现状  49-50
    (二) 完善资格刑的内容  50-53
结语  53-54
致谢  54-55
参考文献  55-56

相似论文

  1.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2. SOA高校迎新系统中的SDO模型的研究与实现,G647
  3. 动态环境下移动对象导航系统相关技术的研究,TP301.6
  4. 面向嵌入式超声检测系统的图形接口设计与应用,TP274.53
  5. 三亚俄罗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研究,C912
  6. 武器装备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7. 儒家教育思想中的主体间性思想研究,G40-09
  8.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9. 面向服务的多主体协作机制的研究与实现,TP393.09
  10. 面向对象分层测试的方法研究,TP311.53
  11.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植物根系模拟仿真基础类库研究,TP391.41
  12. 建设工程事故致因相互影响关系研究,TU714
  13. 工程主体的伦理责任研究,B82-057
  14.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阻滞问题研究,D630
  15. 军用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6. 预测任务下过度自信的影响因素研究,B841
  17. 党员主体性视域下的党内民主建设研究,D262.11
  18.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构建的探索,G641
  19. 基于Web技术军车驾驶员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20. 陕甘宁边区政府行政伦理建设研究,D630
  21. 即时通讯时代人的主体性反思,N0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刑法 > 分则 > 贪污贿赂罪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