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肌酸激酶是具有凝集素活性的抑菌因子

作 者: 安艳
导 师: 张士璀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海洋生物学
关键词: 文昌鱼 头索动物 肌酸激酶 急性时相反应
分类号: Q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又称为肌酸磷酸激酶或磷酸肌酸激酶,属于ATP呱基磷酸转移酶家族的一员,可逆地催化ATP与ADP之间的转磷酰基反应,反应中消耗磷酸肌酸生成肌酸。从低等的海绵动物到高等的脊椎动物,众多物种中都证实有CK的存在。CK在组织能量代谢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细胞中CK浓度和活性的变化可用于多种疾病的诊断。最近的研究表明文昌鱼体液中的CK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但对其免疫功能知之甚少。本文对青岛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CK基因(BbCK)的表达和功能进行了研究。首先,我们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细菌外毒素LPS对BbCK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LPS处理文昌鱼能影响BbCK基因的表达,并且呈现浓度依赖性。用0.1μg/ml的LPS处理时, BbCK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甚微;用1、5和10μg/ml的LPS处理时,BbCK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并分别于16小时、8小时和4小时达到峰值,这表明BbCK可能参与宿主免疫防御,与之前认为CK是文昌鱼体内一种急性时相蛋白的观点一致。其次,为了从蛋白水平上验证文昌鱼BbCK是否参与宿主免疫防御,我们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并复性重组蛋白BbCK。通过抑菌活性检测实验,发现重组蛋白BbCK对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CK能识别入侵病原体,影响病原体的生长繁殖,从而参与宿主免疫,保护机体。再次,为了了解BbCK是如何参与宿主免疫的,我们对重组蛋白BbCK的抑菌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碳水化合物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重组蛋白BbCK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能被多种碳水化合物所抑制,包括:N-乙酰甘露糖胺(N-acetyl-D-mannosamine)、N-乙酰葡萄糖胺(N-acetyl-D-glucosamine)、L-岩藻糖(L-fucose)、D-甘露糖(D-mannose)、D-果糖(D-fructose)、D-葡糖糖(D-glucose)。证明CK能特异性识别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是通过与其细胞表面的糖结合从而抑制其生长参与到宿主免疫防御,表现出凝集素的活性。本实验是首次证明CK是具有凝集素活性的抑菌因子。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0-29
  1. 研究脊椎动物起源与进化的珍贵模式动物---文昌鱼  10-18
    1.1 文昌鱼的命名和分类  10-11
    1.2 文昌鱼的形态结构  11-16
    1.3 文昌鱼的生活习性  16
    1.4 文昌鱼的胚胎发育  16-17
    1.5 文昌鱼免疫方面的研究进展  17-18
  2. 免疫系统概述  18-20
    2.1 无脊椎动物免疫系统  19-20
    2.2 脊椎动物免疫系统  20
  3. 凝集素的概述  20-23
    3.1 无脊椎动物凝集素  21-22
    3.2 文昌鱼凝集素  22-23
    3.3 脊椎动物凝集素  23
  4. 肌酸激酶的研究进展  23-27
    4.1 肌酸激酶的功能  23-25
    4.2 肌酸激酶的分布  25-26
    4.3 肌酸激酶的结构  26
    4.4 肌酸激酶的复性  26-27
  5. 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27-29
    5.1 研究目的  27-28
    5.2 技术路线  28-29
第二章 青岛文昌鱼肌酸激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分析  29-59
  1 前言  29
  2 材料与方法  29-46
    2.1 Real-time PCR 分析LPS 对BbCK 基因表达的影响  29-35
    2.2 重组蛋白pET32a/BbCK 的原核表达  35-44
    2.3 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ET32a(TRX-His-tag)的表达  44
    2.4 重组蛋白BbCK 复性后的酶活力测定  44-45
    2.5 重组蛋白BbCK 复性后的抑菌活性检测  45
    2.6 碳水化合物对重组蛋白BbCK 复性后抑菌活性的影响  45-46
  3 结果  46-55
    3.1 Real-time PCR 分析LPS 对BbCK 基因表达的影响  46-48
    3.2 重组蛋白pET32a/BbCK 原核表达  48-52
    3.3 TRX-His-tag 的表达  52-53
    3.4 重组蛋白BbCK 复性后的酶活力测定  53
    3.5 重组蛋白BbCK 复性后的抑菌活性检测  53-54
    3.6 碳水化合物对重组蛋白BbCK 复性后抑菌活性的影响  54-55
  4 讨论  55-57
    4.1 文昌鱼BbCK 基因的调控表达  55-56
    4.2 文昌鱼BbCK 基因的功能研究  56-57
  5 总结与展望  57-59
参考文献  59-64
附录  64-65
  缩略语  64-65
致谢  65-66
个人简历  66
发表的学术论文  66

相似论文

  1. 高敏肌钙蛋白T检测在心肌梗死中应用价值的研究,R542.22
  2. 常用肿胀液中利多卡因及肾上腺素对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R622
  3. 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心肌损伤分析,R511.7
  4. 二种文昌鱼的同工酶与性腺发育比较及白氏文昌鱼的染色体研究,S917.4
  5.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快速诊断试纸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R542.22
  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损伤的临床分析,R541.4
  7. 青岛文昌鱼谷丙转氨酶基因克隆、表达和功能研究,Q78
  8. 江西省男子皮划艇队备战11运会期间部分生化指标监控,R87
  9. 湛江文昌鱼VLDLR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的初步研究,Q78
  10. 青岛文昌鱼AmphiHSP 90基因克隆、组织表达及其免疫作用初步研究,Q78
  11. 文昌鱼α_2M和fndc3a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初探,Q78
  12. 文昌鱼胰蛋白酶基因的鉴定、表达和功能研究,Q78
  13. 运动诱发试验在低钾型周期性麻痹中应用的探讨,R746.3
  14.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1400W)对大鼠心脏骤停复苏后脑组织作用,R541.78
  15. 赛艇项目高原训练适应的特点难点研究,G861.4
  16.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心肌损伤指标关系的初步研究,R587.1
  17. 瘦素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R363
  18. 组织多普勒显像评价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左右心室功能,R595.4
  19.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R542.22
  20. 椎间盘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估,R687.3
  21. 肌酸激酶在腘动脉损伤修复中的意义及与疗效相关因素分析,R654.3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化学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